地球最熱一天記錄被刷新
最近的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人體在過高環境溫度作用下,體溫調節機制暫時發生障礙,而發生體內熱蓄積,導致中暑。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地球最熱一天記錄被刷新,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地球上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天”出爐
當地時間7月4日《國會山報》報道,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7月3日是地球上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
報道稱,根據緬因大學的分析數據,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氣溫在7月3日達到62.62華氏度或17.01攝氏度。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學家羅伯特·羅德表示,極端高溫是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氣候模式的結果,厄爾尼諾氣候模式可能導致美國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區變得比平常更溫暖和干燥。羅德警告,預計在接下來的一個半月里將會出現更加炎熱的天氣。
導致氣候變暖的原因是什么
1.人口劇增因素 近年來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著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大氣環境污染因素 目前,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在,關于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蝕、沙化等破壞因素 造成土壤侵蝕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適當的農業生產。眾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為 止,人類活動如為獲取木材而過度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用于農業生產以及過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對植被進行著嚴重的破壞。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鐘有20公頃森林被破壞,10公頃土地沙化,4.7萬噸土壤被侵蝕。土壤侵蝕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從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產力及其保持生產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圍洪澇災害和沙塵暴,給社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并惡化生態環境。
5.森林資源銳減因素 在世界范圍內,由于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酸雨能毀壞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多數酸雨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酸雨也在迅速發生、發展。
7.物種加速滅絕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紀以來,人類的用水量正在急劇地增加,同時水污染規模也正在不斷地擴大,這就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由此可見,水污染的處理將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廢料污染因素 不斷增長的有毒化學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且對地球表面的生態環境也將帶來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的變動 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由橢圓形變為圓形軌跡,距離太陽更近。根據某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溫度曾經出現過高溫和低溫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
出現高溫中暑時也不必驚慌,可以做好以下幾點
1、在高溫環境中出現頭暈,心慌等不適癥狀時,需要及時停止工作,在陰涼處進行休息,補充體內水分避免發生脫水。
2、有高熱的情況時,要及時更換衣服,保持皮膚的清潔,給予漱口或者棉球擦洗口腔,保持口腔清潔。
天氣炎熱時,要做好預防措施:
1、保持涼爽
選擇輕便、淺色寬松的衣服,室內保持涼爽,盡可能在有空調的地方。
2、仔細安排戶外活動
天氣炎熱時,盡量將戶外活動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較為涼爽,或者在活動一段時間后注意在陰涼的地方進行休息,調整戶外運動的強度,在熱天建議減少鍛煉。
3、合理飲食,保持身體的水分
及時喝水,補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遠離含糖或者含酒精的飲料,這些飲料不但不解渴,反而會使身體丟失更多液體,喝冷飲還會引起胃痙攣。補充鹽和礦物質,大量出汗會流失鹽和礦物質,運動飲料可以幫助補充汗水中流失的鹽和礦物質。高溫天氣,飲食要清淡,不適合吃高熱量、油膩辛辣的食物,可以準備一些防暑降溫的食物,比如綠豆湯等。
高溫作業的人體防護推薦
(1)合理供給清涼飲料,及時補充水分、鹽分和營養。
(2)個人防護。穿著導熱系數小、透氣性能好的.工作服,工作服宜寬大而又不妨礙操作。適當佩戴防熱面罩、防護眼鏡、工作帽、手套、鞋蓋、護腿等防護用品。特殊的高溫環境,須特制的隔熱服、冷風衣、冰背心、隔熱面罩等。
(3)避免烈日曝曬;進行耐熱鍛煉,增強耐熱能力;合理補充水鹽;保證充足睡眠。
(4)建議婦女孕期應暫時調離高溫作業環境。婦女孕期應避免各種原因導致的體溫升高,如避免感冒、感染、限制進行熱水盆浴、蒸汽浴等。
預防高溫天氣的一些補水小貼士
①飲水莫待口渴時,口渴時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②大渴忌過飲,這樣喝水會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前和進餐時喝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期如此對身體不利; ④早晨起床時先喝一些水,可以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維持體液的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