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排濕氣寒氣養身知識有哪些
中伏天氣炎熱,室外勞動者要注意采取降溫散熱措施。關于中伏排濕氣寒氣養身知識有哪些該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伏排濕氣寒氣養身知識有哪些,如果喜歡請收藏分享!
中伏排濕氣寒氣養身知識有哪些
1、穴位貼敷:是一種外治療法,可以選擇溫經散寒、除濕的中藥打成粉,做成穴位貼,通過穴位的透皮吸收來去除寒濕。一般貼敷的穴位以后背膀胱經、脾經以及胃經的穴位為主,如果患者的寒濕之邪導致關節疼痛、不適,也可以貼敷在關節周圍的穴位及阿是穴上;
2、艾灸:也是一種外治療法,艾的強滲透力,又加上火的溫熱效應,通過艾灸關元、豐隆、三陰交、足三里、陰陵泉等穴位,溫補體內的陽氣以去除寒濕之邪。三伏天適合做督灸,也就是火龍灸,在后背整個督脈和膀胱經區域鋪上姜渣和艾絨,點燃以后溫暖督脈和膀胱經,扶助機體的陽氣;
3、拔罐:通過罐內形成的負壓吸附在穴位或者是皮膚表面上,可以將體內的寒濕之氣拔出來,但是做一次效果不明顯,需要按療程堅持做;
4、蒸桑拿:是在較熱的環境中,通過熱讓身體出汗,使體內的寒濕之邪隨著汗液排出,但是蒸完要注意保暖并且及時補充水分。
中伏天氣最熱么
中伏最熱。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屬“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熱。
夏至后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是第三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因為有閏月的關系,夏至到立秋之間有的年份出現4個庚日,有的年份出現5個庚日,所以,中伏的天數不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中伏天數是20天。
一般來說在三伏天里,中伏的是最熱的時候。中伏最突出的特點是“熱”,而且是“濕熱”,“桑拿”天氣讓人難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個大蒸籠。
中伏為什么有10有20天
因為每年三伏天都是不一樣的。 事實上三伏天沒有準確的日期,天數也是在30天和40天之間確立,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天的建立是以夏至日后的第三個庚日為準的,中伏的日期也是以此為根據的。
濕氣重三伏天吃什么水果
1、西瓜
我國民間早有一句諺語:“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藥抓。”西瓜性寒,味甘,歸心、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熱。
西瓜冰沙
西瓜1000g,綿白糖1湯匙。西瓜去皮、去籽,取果肉,切成小塊。綿白糖和150ml清水放入小鍋中,以小火熬制成淡黃色的糖水。將切好的西瓜塊和糖水放入攪拌機中,一起攪打成果泥。將攪打好的果泥倒入一個淺底容器中。將容器移入冰箱冷凍室冷凍,每隔1小時將容器上層已經凝結的冰沙用勺子劃到一邊,直到全部制成冰沙為止。
2、西紅柿
西紅柿可以清熱解毒、平肝去火。
西紅柿汁
西紅柿1個,蜂蜜少許。把西紅柿洗干凈,用熱水燙后去皮。再用紗布包好用手擠壓出汁倒入杯中,再加入少許的蜂蜜調勻,即可食用。番茄是富含維生素的蔬果之一,蜂蜜則是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兩者都有美容養顏的功效,愛美女士可以多多嘗試。
3、梨
夏季天熱,易缺水,梨因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是最佳的補水護膚品。
冰糖梨水
大雪梨、清水、冰糖。雪梨用鹽擦洗一遍外皮,用清水沖洗干凈;把清洗干凈的雪梨連皮帶核切成小塊。把切塊的雪梨放進小鍋里,加入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20分鐘;放進適量的冰糖,煮至糖融化即可。
4、草莓
中醫認為草莓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熱、除煩,適合夏季多食。草莓性味甘、涼,入脾、胃、肺經,有潤肺生津、健脾和胃、利尿消腫、解熱祛暑之功。
牛奶草莓西米露
小西米、草莓 、牛奶、清水、蜂蜜。小西米放入沸水中煮到中間剩下個小白點;關火燜10分鐘;燜好的小西米加入牛奶一起冷藏半小時。冷藏好的西米應該飽滿膨大,吸足了牛奶的奶香味兒。把草莓切塊和牛奶小西米一起拌勻,加入蜂蜜,就得到美味可口的牛奶草莓西米露了。
5、山竹
號稱“果中皇后”,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并且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類,對身體有很好的補養作用。
6、李子
味酸,能促進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進胃腸蠕動,因而有改善食欲,促進消化的作用。
三伏天調理身體的好處
三伏烈日高溫、暴雨濕氣,常常會讓人感覺潮濕悶熱,若離開了冷飲、風扇、空調,是相當難過。三伏天注定熱,夏天就是要熱著過,如果太過貪涼,會讓陽氣受損;過多沾惹雨水濕氣,就會水濕困脾,導致身體不適。所以說三伏是我們身體最容易生病的時節。
但三伏天氣炎熱高溫,其實這個時候也是我們陽氣最足的的時候,如果趁陽氣最足的時段進行養生保健,可以把我們積攢的寒氣逐漸的排出,到了冬天就免受手腳冰冷或者很怕冷的現象。所以說三伏天也是最適合養生保健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