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精神宣講的意義
科學家精神宣講的意義是什么?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科學家精神宣講的意義,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科學家精神宣講的意義
科學家精神為青少年教育導向護航
教育是國之命脈。青少年正處于價值取向形成的特殊時期,在這個階段形成的堅定信念和遠大理想,將激勵人為之奮斗終身。1978年1月,《人民文學》刊登了一篇名為《哥德巴赫猜想》的報告文學,迅速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讓數學家陳景潤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激發了無數青少年的科學熱情。當年孩子們在被問到“長大后做什么時”,都會響亮地回答:“我要當科學家!”
科學家精神之于青少年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鼓勵青少年學習科學、勇于探索,更重要的是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科學觀,培養愛國情懷,涵養堅持不懈、求真務實、敢于創新的科學品格。
科學家精神為科技創新凝聚力量
愛國是科學家精神的第一要義。新中國成立之初,一大批科學家放棄國外的名譽地位和優厚待遇,沖破重重阻礙回到祖國,為新中國科技事業打下了堅實基礎,做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
科技工作者應如何理解愛國與科技創新的關系?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大中堅定地認為:“科技創新就是我們最主要的愛國方式?!?/p>
科學家精神讓人才發展薪火相傳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茖W家精神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偉大時代精神同頻共振。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將堅持弘揚科學家精神作為我國人才事業發展規律性認識的8條寶貴經驗之一,強調要始終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
科學家精神蘊含著豐富的育人價值,既凝聚了老一輩科學家的信念與追求,也為激勵廣大青年人才開拓創新提供了力量源泉。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屠呦呦,再到鐘揚、黃大年,他們身上彰顯的科學家精神感人至深。學習感悟科學家精神,能夠激發愛國情感、培養高尚道德情操,不斷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對新時代人才發展具有強大的引領作用。
如何弘揚科學家精神
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科研作風和學風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需要全社會立即行動起來,查錯糾偏,厚植基礎,形成合力。
在科研領域,要倡導學術民主,堅守誠信底線,反對浮夸浮躁、投機取巧,反對“圈子文化”,著力構建健康的科研生態。
在政府層面,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正確發揮評價引導作用,大力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切實為科研人員提供有力保障,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
在社會層面,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講好科學家故事,隆重表彰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和國家脊梁,在全社會營造尊崇科學和科學家的輿論氛圍,以大眾尤其是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引導更多青少年從小熱愛科學,志存高遠,長大投身祖國科技事業,真正肩負起未來建設者的重任。
科學家精神的核心內容
1. 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勵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
2.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創新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不斷發展的永恒動力??茖W發展的生命力在于創新,世界上每一次科學技術的進步都需要科學家們勇開先河的堅定信心??茖W技術深刻地影響著國家綜合實力??茖W家必須及時回應時代賦予的高難問題,既要敢于提出新的概念、理論、方法,開辟新的領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學派,又要攻堅克難、集體攻關,瞄準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帶領團隊做出重大突破,不斷拓展科學技術的廣度和深度。
3.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茖W家具有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執著精神。真理是客觀世界存在的事物以及事物的一般性規律在人的意識層面的正確反映。對真理的不懈追求離不開對科學的熱愛,更離不開對科學研究的細致分析和考量。
4. 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奉獻精神主要表現為科學家們為了自己一生熱愛的科技事業做出巨大犧牲,不考慮薪資待遇,舍小家為大家,淡泊名利,無私付出的行為作風。
5. 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茖W研究非一日之功,而是眾多科學家團結協作為一個目標共同奮斗的結果。團結協作能激發出團隊成員無窮的潛力,讓每個人都能發揮出最強的力量。在科研團隊中,科技工作者必須具備與其他人協調合作的基本能力和素養,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團結精神。
6.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育人精神是指為了國家科技事業長足發展,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意識。在這個過程中,老一輩科學家們甘為人梯、獎掖后學。他們竭盡全力去培養青年科學家,心甘情愿做提攜后學的引導者,讓年輕一代搭著自己的肩膀攀登上更高的科學山峰。任何研究成果都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持續攻關??茖W先輩們發揮提攜后學、甘當人梯的“傳幫帶”作用,為國家和民族未來發展培養了濟濟人才。
大力開展科學家精神宣講
教育部、中國科協聯合印發《“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共同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
《方案》指出,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旨在構建開放協同工作模式。教育部門要協同科協系統,用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鑄魂育人,將科學家精神從抽象符號轉化為生動的科學家故事,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家精神,增強科學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立志為黨成才、為國奉獻。
《方案》強調,大力開展科學家精神宣講教育。各地教育部門要主動對接科協,邀請院士專家走進校園開展科學家精神宣講活動。組織科技輔導員、少先隊員、共青團員講述科學家故事。鼓勵各地分層次建立科學家精神宣講團。在“翱翔之翼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行動”中,組織大學生走進中小學校開展科學家精神演講報告。
《方案》要求,精心打造“科學家故事眾創空間”。各地教育部門要聯合科協及所屬科技館,依托中小學建立一批“科學家故事眾創空間”。依托現代科技館體系,指導當地中小學校組織開展“科技館里的思政課”“科學家故事戲劇社”“Z世代天團秀”“逐夢采風團”等品牌活動,定期開展業務研討、交流培訓。組織幫助中小學師生參與“科學也偶像”短視頻創作傳播活動。
《方案》強調,深入開展科學家故事閱讀推廣。各地教育部門要整合科協資源優勢,充分利用中小學現有讀書角、圖書架、書報亭,充實科學家故事圖書。以班級為單位舉辦故事分享會、主題班會,以學校或地區為單位組織開展讀書征文、演講朗誦等多種活動,支持科學家、科技輔導員深度參與學生故事分享,指導演講朗誦等,推動形成閱讀交流科學家故事濃厚氛圍。各地科協督促提升科學家精神出版物質量,推動出版社、科技館等機構向中小學生推薦優秀書目并定期更新補充。
《方案》要求,加強科學家精神資源共建共享。教育部門要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等平臺,建設“科學家精神專欄”,提供優質數字資源。協同科協依托“共和國的脊梁——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讓科學大師劇走進中小學校。
科學精神之于青少年教育的意義
科學精神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所必須具備的一種精神力量、價值追求和意志品質,它的核心是理性與實證性,是一種實事求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合作開放的理性精神。
科學精神之于青少年教育的意義在于鼓勵青少年勇于探索、求真、實踐、創新,把科學精神融入青少年教育全過程,才能引領更多青少年投身科學事業。因此,新時代青少年教育不僅要傳授科學知識、技術、方法,更要傳播科學精神,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科學觀,推動青少年形成堅持不懈追求客觀真理、探索求真、研學實踐、執著求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