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主要事跡和成就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女皇帝;關于武則天的主要事跡和成就你了解多少?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武則天的主要事跡和成就介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武則天的主要事跡和成就
1、政治較清明
這主要表現在武則天提倡科學,能夠破格用人。在她統治時期進一步發展了科學制,創立了殿試和武舉。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舉。武則天通過科舉、自舉和別人推薦,選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為武周政權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來成為開元時期的賢相。唐中期的宰相陸贊揚武則天善于用人,賞罰分明。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亦認為,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因而那種認為武則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寵,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觀點,是值得商榷。
2、經濟有發展
武則天重視農業生產。認為“建國之本,必在于農”,“家足人足,則國自安”。命人撰成農書《兆人本業記》,頒行天下。她繼續推行均田制。在邊遠地區實行軍事性屯田、營田,成效顯著。重視和提倡興修水利,在獨掌政權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項。還以境內農田好壞作為獎懲地主官吏的標準。武則天的這些措施,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其一,國家倉庫里儲滿了糧食;其二,地方儲糧亦很豐富;其三,戶口顯著增加。
3、國力很強盛
中國自秦漢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統一是歷史的主流,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因此,衡量和評價任何一個帝王的好壞、是非功過,都要看其如何處理各民族的關系,能否維護國家的版圖和主權。武則天執政的時代,繼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懷柔政策和“降則撫之,叛則討之”的策略,對吐蕃、契丹、突劂等族貴族的侵擾和叛亂,采取了堅決抵抗、討伐的態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武則天的故事作文素材
傳說武則天施展手段取得皇后地位以后,原來的王皇后和蕭妃被囚于冷宮中。這冷宮全部密封了起來,只在墻壁上留有一個孔,用來傳送飯食。高宗雖然廢了王皇后和蕭妃,對她們仍然念念不忘,有一次他偷偷地跑去看望她們兩人,王皇后對高宗說:“若是皇上還念舊情,使我們兩人能重見天日,那就求皇上把這座院子取名為回院。”
誰知高宗皇帝的這次會見不但沒有讓王皇后、蕭淑妃重見天日,反使她們惹下殺身之禍。已經權柄在握的武則天怎能容忍王,蕭復出,危及自己的地位呢?因此,當武后知道高宗皇帝探望冷宮后,大為震怒。她瞞著皇帝傳令將王、蕭二人杖責一百,并殘酷地砍去手足,扔入酒甕中。沒幾天,王、蕭二人就命赴黃泉了。蕭淑妃死前一直咒罵武則天,說道:“阿武妖狐,這樣兇殘地置我們于死地。愿我以后轉世為貓,阿武轉世為鼠,我世世代代。咬斷她的喉嚨。”蕭淑妃的詛咒,使武則天心驚肉跳。從此以后,她總是在夢中看見王、蕭的鬼魂出來作祟,她們就像死時那樣恐怖。武則天受不了這樣的折磨,就勸高宗皇上移居東都洛陽,終生不歸長安。
從此,武后一見到貓就擔驚受怕,她在洛陽期間,嚴禁宮中養貓。
武則天基本介紹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后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后為皇后,尊號“天后”,與高宗并稱“二圣”。唐高宗駕崩后,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宣布國號改唐為周,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后,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是“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退位。中宗復辟唐朝后,上尊號“則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于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謚為“則天順圣皇后”。
武則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有《垂拱集》、《金輪集》,今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四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