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中國學術史上的偉人事跡
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你是否在尋找“梁啟超中國學術史上的偉人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資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梁啟超中國學術史上的偉人事跡【篇1】
【梁啟超簡介】
梁啟超(1873年~1929年),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漢族,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青年時期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事敗后出逃,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凱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對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嚴詞抨擊,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
【關于梁啟超的學術貢獻】
新史學
梁啟超是近代資產階級史學的奠基人,是20世紀前期創(chuàng)建我國近代史學理論的代表人物。他前期發(fā)表的《中國史敘論》,《新史學》對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史學進行了較為系統和猛烈的批判,并且大呼“史學革命”。繼此,他又撰寫了一系列論著,構建其資產階級的新史學理論體系,如《中國歷史研究法》和《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等,集中反映了梁啟超的史學觀及其突出貢獻,并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戊戌變法失敗后,他接連發(fā)表震動一時的《中國史敘論》和《新史學》,猛烈抨擊封建史學,倡導“史學革命”,較系統地闡述了有關史學功用、歷史哲學、治史態(tài)度和方法等一系列資產階級史學主張。
目錄學
梁啟超一生于目錄學貢獻卓越,代表著作有《西學書目表》在分類、著錄上有創(chuàng)新,類分學、政、教,實有“西學”、“政學”兩類,這個分類體系,突破了被訂為“永制”的四部分類體系,為近代西方圖書分類法的'輸入和我國新分類法的產生開辟了道路。該目著錄西學書籍400種,西政書籍168種,光緒二十二年(18)成書。其他目錄學著作有《西書提要》、《東籍月旦》、《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讀書分月課程》、《東原著書纂校書目考》、《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佛經目錄在中國目錄學之位置》、《漢書·藝文志渚子略考釋》等10余種。
圖書館學
梁啟超對圖書館學有獨到見識。他認為應建設“中國的圖書館學”,以現代西方的圖書館學理論施之于中國傳統目錄學的改造,即是目錄學的科學化。積極倡導圖書館事業(yè),民國十一年(1922年),發(fā)起建立“松坡圖書館”,出任館長。民國十四年(1925年)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任董事部部長,并發(fā)表《中華圖書館協會成立會演說辭》,提出了他對中國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方向的見解。后任京師圖書館館長、北京圖書館館長。欲編纂《中國圖書大辭典》,相當于中國圖書古今總志,“作古今典冊總匯之簿錄”,惜未完成而逝。其藏書頗豐,“海棠書屋”、“飲冰室”有書44470余冊,2830余種,還有未刊稿本、私人信札、筆記等。梁廷燦等人編有《飲冰室藏書目初編》,著錄古籍13000余種。民國十八年(1929年)全部移交給北京圖書館。北京圖書館特辟“梁啟超紀念室”以志紀念。
文學成就
梁啟超積極參與、鼓動的“詩界革命”和“小說革命”,也不僅僅是文學史上關于文學體裁和作品風格的爭論,他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一文中明確指出:“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說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說始”。 可見其在文學領域所進行的“革命”,是與他的政治改良相輔相成的。
梁啟超的文章風格,世稱“新文體”。這種帶有“策士文學”風格的“新文體”,成為五四以前最受歡迎、模仿者最多的文體,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學習和研究。梁啟超寫于光緒三十一年(19)的《俄羅斯革命之影響》,文章以簡短急促的文字開篇,如山石崩裂。
在書法藝術方面,梁啟超早年研習歐陽詢,后從學于康有為,宗漢魏六朝碑刻。
梁啟超中國學術史上的偉人事跡【篇2】
最近在《開學第一課》里,歌手張杰演唱的《少年中國說》轟動校園,所有人都記住了“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這幾句話,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作者梁啟超先生呢?
梁啟超是廣東新會人,祖父和父親都飽讀詩書,母親又出生于書香門第,所以童年時的梁啟超就受了祖父、父親和母親三人的影響,在這個書香家庭里成長。
梁啟超家附近有一座塔叫凌云塔,小伙伴們都喜歡在凌云塔里捉迷藏,別的孩子玩玩就算了,梁啟超可不,古代的曹植不是七步寫詩嗎?我能不能繞塔七圈寫首對聯呢,他一邊繞塔一邊冥思苦想,果然,七圈以后,當時只有六歲的梁啟超作出了一副對聯“凌云塔下凌云想,海闊天空,迢迢路長;天竺國里天竺望,云蒸霞蔚,須臾好相”這幅對聯,他的祖父本要賞他一吊錢,可是好學的梁啟超只是向祖父討了他書房里的那本《古文觀止》。看,小時候的梁啟超這么聰明好學,這給他之后那顆愛國、救國的心埋下了伏筆。
今年的十一長假,爸爸媽媽專程帶我去天津參觀了梁啟超故居,我有幸得以在實地親身體驗梁啟超先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先生的飲冰室,我看見了他親筆寫的那篇《少年中國說》,筆跡鏗鏘有力,不是寥寥幾筆“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句子,而是很大一篇,什么“鷹隼試翼,風塵翕張”還有不少我從沒見過的成語,但我理解他的意思是——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梁啟超不僅是曾經的好少年,而且是當時國家的棟梁,還是位好父親,他的九個子女個個都成才,有建筑巨匠、考古學家、火箭專家等,“一門三院士”在全中國的家庭里找不出第二家了。當人們問他的兒女時,兒女們總是回答:“父親教導我們三點:一是要好好讀書,讀好書,二是要趣讀書,活讀書,三是要愛國,要救國。”
《少年中國說》深深刻在我心里,時時激勵著我。希望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不是讓少年停留在嘴上,而是牢記在心中,刻骨銘心!
梁啟超中國學術史上的偉人事跡【篇3】
上個星期,作文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的作文上的水平,帶我們去梁啟超故居參觀。
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梁啟超先生的銅像,他身材高大,一手叉腰,一手握書卷,穿著一身西裝,一副彬彬有禮的模樣,讓我對梁啟超先生產生敬佩之情。
順著小路走,我們來到了梁啟超紀念館,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白色的墻壁、拱門、還有蜿蜒的樓梯。進入大堂內,可以看到梁啟超先生的硅膠像。他右手握著毛筆,左手緊握著拳頭托著左臉頰,似乎在深思熟慮。這個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梁啟超先生,仿佛帶著我們穿越回清光緒年間。
向外眺望,看見一面人工湖,像一面鏡子,湖水清澈見底,還能看見金魚在水中嬉戲。同學看見金魚,就紛紛觀望,駐足癡望地圍在湖邊,向金魚們投食。金魚們見有食物到來,就成群結隊地奔向魚料,像獵人們追捕獵物。它們用珍珠似的眼睛望著我,嘴里時不時吐出幾個泡泡,嘴巴一張一合,好像在哀求我們:“小朋友們,再給我們一些食物吧,我們的肚子在唱”空城計“。看著小金魚們那副可愛的樣子,我有向魚群中投了幾粒魚料。它們爭奪食物的時候尾巴像牡丹花的花瓣。金魚們聚在一起,變成了一朵盛開的牡丹花,真漂亮啊!
他們搖著白紗般尾巴向我們游來,還時不時把頭探出水面。仿佛在跟我們致謝:”謝謝你們賞賜的食物。“同學們看著金魚在水中嬉戲的模樣,忍不住哄堂大笑,歡笑聲中充滿湖邊,蕩漾在我們的耳邊。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梁啟超故居。
梁啟超中國學術史上的偉人事跡【篇4】
屬于清末____派的梁啟超,提倡一夫一妻制。這個觀點,在當時就是____派。但是梁啟超自己卻偷偷納了丫環(huán)當妾,并為他生了6個子女,他不公開妾的身份,讓孩們管自己的親生母親叫娘,給正房的叫媽。不及如此,梁在____還想再拿個小妾,被正房拒絕了。這就是當時主張一夫一妻制的____派嗎?他們對女人是如此的尊重?這點,足以說明__知識分子的自私性和他們的____弱點。
可是,梁啟超卻在另一個問題上,顯得確是大無畏的英雄氣概。1926年。西醫(yī)剛傳入__不久,弱不禁風。梁啟超不幸被當時一群《大馬虎》的醫(yī)護人員,割錯了腎。梁啟超,他卻為了不影響西醫(yī)在__的推廣和發(fā)展,自己默默地做了這次醫(yī)療事故的______。他否認了這次醫(yī)療事故。他是個高級的知識分子,深深懂滴,即使醫(yī)生個人的過失,但是一旦張揚出來,整個西醫(yī)就會被傳統的觀念所打到。他是革新派,他很自然的選擇了力挺西醫(yī),到死都沒有給別人計較這次醫(yī)療事故。
今天,我們倍受西醫(yī)的好處,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那些傳播西醫(yī)和推廣西醫(yī)的先輩們。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祖國的中醫(yī),中西有效的.結合才是我們的目的。
梁啟超中國學術史上的偉人事跡【篇5】
1899年底,26歲的梁啟超受康有為指派,去檀香山開展保皇會的一些工作。檀香山屬于東____交匯之地,要跟洋人溝通交流,沒有翻譯不行,翻譯水__低了也不行。梁啟超不懂英文,這就成了開展工作的一個很大障礙。何蕙珍____,就是此時與梁啟超結識的,成為梁生命中一個“發(fā)乎情而止乎禮”的紅粉佳人。
何蕙珍是華僑商人的子女,芳齡二十,精通英文,口語尤佳,那些本地男子都比不上她。而且何____有學問有見識,喜歡暢談國事,多有見地,其16歲就為學校教師,巾幗不讓須眉。那天晚上,何蕙珍父親宴請梁啟超,請他演講,何蕙珍翻譯。席間作陪的除了當地華商外,還有幾十名當地西人名流,大家都仰慕梁啟超之才,以能親耳聽到他的演說為榮幸。梁啟超本來心存顧慮,唯恐譯者詞不達意,誰知何蕙珍出色地完成了翻譯。第二天整個檀香山的報紙,都刊登了梁啟超的演說內容,一時間聲名鵲起,____增加了他的影響力。
那天晚上,何蕙珍粗頭亂服猶如村姑,梁啟超根本沒有將她打上眼。等到何蕙珍出場口譯時,其目光炯炯,大放異彩,讓梁啟超驚為天人。梁啟超演說完畢,何蕙珍跟他握手,含情脈脈地說道:“我萬分敬愛梁先生,可惜僅僅是愛而已。今生也許不能在一起,但愿來生能夠跟先生相廝守。希望先生送我照片,了卻我的心愿。”一個女子初次跟梁啟超見面,就說出這樣讓人臉紅心跳的話來,這不擺明了是求愛嗎?梁啟超何等聰明之人,豈能不知?可惜他的表現卻大煞風景,唯唯諾諾,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到最后居然落荒而逃。
那時在檀香山,華人因為入鄉(xiāng)隨俗,早已經接受了西人戀______的觀念,因此何蕙珍這樣的表白,根本不值一提。其實梁啟超對何蕙珍也是心有所屬,特別是知道何蕙珍在報紙上用英文與污__他的造謠者論戰(zhàn)時,更是非常感動,當即送去了照片,何蕙珍回贈了他兩把扇子。
后來何蕙珍又托人前來提親,表明愿與梁啟超長相廝守的心愿,可惜梁啟超以自己____之身,隨時有生命危險,怕拖累別人又拒絕了,其后見面時更以兄妹相稱,算是斷了何蕙珍的念想,也給自己的檀島之戀畫____句號。這可苦了何蕙珍,其他的男子都不能讓她動心,她早就發(fā)誓此生非梁啟超不嫁,從此抱定獨身____,終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