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革命偉人事跡
無數的革命英雄用他們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生命的意義在于對信念的堅持,在于對信仰的追求;著名革命偉人事跡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著名革命偉人事跡(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著名革命偉人事跡(精選篇1)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為敵區的家鄉奔往來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這時,她尚未滿15周歲。
她是多么地勇敢,當進攻解放區,她主動留下來,我想你們一定是討厭戰爭的,更不用說參加戰爭。而她主動要求留下來戰斗,這要有多大的勇氣!在戰場上有可能會吃不飽,有可能穿不暖,有可能要好幾天都不能睡覺,甚至會死!要知道每次戰場上都會傷亡慘重,難保自己不出意外,而她舍棄休閑的生活,為了革命,她勇敢地參加了!要知道,沒有人逼她,但她卻依然主動要求留下,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我知道我剛才語言有點重復,但我覺得就一句話還不夠,要更多的話才能表達我對她的佩服。
當我讀到“閻軍襲擊云周西村時,因叛徒告密而被捕”時,我又覺得劉胡蘭這次總該用完了她的勇氣吧,自己人都背叛了自己,心情肯定會很復雜,腦子很容易亂,可能就會告訴敵人國家機密,而且面對生與死的時候,無數人都會不顧一切地選擇生。但是我錯了,因為后面說“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這讓我震驚了,她不僅在生與死中選擇了死,而且這生還附加了很多好處,這真令我完全地感到她的偉大,這簡直可以說是視死若歸,你們設想一下,換做是自己,能做到嗎?
我又讀到“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這時,她尚未滿15周歲。”我又流下了眼淚,這么偉大的人就這么死了太可惜了,但是這是事實,我不能讓她死而復生,這讓又感到了老天的不公——為什么許多好人最終都不是自然死亡,而許多壞人卻能逍遙法外這是為什么?但我悲傷的同時又震驚了——她竟然未滿15周歲!也就是說只比我們大兩歲!這么小竟然有這么大的勇氣!
她,為了革命視死若歸,她就是我們中華的英雄!
著名革命偉人事跡(精選篇2)
黃繼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一個山村。他自幼家境極為貧寒,六七歲時父親因受地主欺壓,病恨交加而死。黃繼光從小就給地主扛長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鄉解放,村里組織起農會,黃繼光不但成為農會第一批會員,積極斗爭地主,還當上了村里的民兵。
___戰爭開始后,國內停止復員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縣征集志愿軍新兵時,黃繼光在村里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他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來征兵的營長卻被黃繼光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到朝鮮前線后,黃繼光被分配到第十五軍第一三五團二營六連任通訊員。
1952年4月,部隊到五圣山前沿陣地接防,本想殺敵立功的黃繼光卻被分配到了連隊后勤。經過副指導員細致的思想工作,黃繼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樣樣工作都干得很出色。經上級批準,他榮立三等功一次,還加入了共青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著名革命偉人事跡(精選篇3)
江竹筠在她8歲的時候,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11歲的時候,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后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新民主主義論》和《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
著名革命偉人事跡(精選篇4)
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原名馬尚德。他十四歲時,在河南省確山第二高等小學讀書,那時,正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第二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影響下,楊靖宇很快成長為反帝、反封建斗爭的積極分子。他以滿腔熱情同進步同學一起參加了罷課斗爭,走上街頭貼標語,散發傳單,到火車站查燒日貨。
學生們的罷課斗爭使軍閥官僚們膽戰心驚,他們慌忙采取卑鄙手段阻止學生的愛國活動。一天,教育局派了幾個“學監”,到確山第二高等小學進行“視察”、“監督”,并以“欽差大臣”的姿態命令學生復課。這些“學 監”不僅仇視學生,對教員、工人也是指手劃腳,神氣十足。
有一天,一個學監的衣服丟了。他無根無據地猜疑是在學校的李老頭作的案,不問青紅皂白,就叫來幾個兵差,把李老頭捆綁起來,吊在樹上,硬要他“招認”。李老頭是位老實人,無端地受此冤屈,氣得嗚嗚直哭。
正在這時,楊靖宇來到了現場。他壓根兒不相信李老頭會偷衣服,拳頭一攥,就沖到兵差面前:“你們誣賴好人,再不把人放下來,就揍你們!” 話音未落,幾十名學生也都圍了上來,包圍圈越來越小。幾個兵差見學生來 勢洶洶,龜縮在一起,沒有一個敢說話的。
校長聞訊趕來,怕惹出亂子,就對同學們說:“快散開!快散開!你們要少管閑事!這非同小可!”這時,楊靖宇又挺身而出,沖著校長說:“我們反對陷害好人,這怎么叫管閑事?”校長指著他說:“馬尚德,你還 想不想讀書!”楊靖宇毫不示弱,理直氣壯地說:“不讀就不讀,你們開除吧, 這里不是教育人的學校,是衙門!”校長感到自己無能為力,連搖頭帶跺腳地走了。幾個兵差見學生人多勢眾,就無可奈何地把李老頭從樹上放了下來。
這件事發生不久,楊靖宇就離開了確山第二高等小學。
著名革命偉人事跡(精選篇5)
犧牲時間:1940年5月16日。
生平簡介:1891年生,山東臨清人。
擔任職務:第五戰區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主要事跡:
1938年3月,臨沂戰役中,五十九軍與敵鏖戰七晝夜,粉碎日軍向臺兒莊前線增援的戰略企圖。
1939年5月10日,殲滅日軍輜重部隊,取得勝利,日軍被迫撤退。
1939年12月12日,正面進攻日軍,重創日軍103旅團,于1月初配合第八十四軍穩定戰線,2月14日發起反攻。
1940年5月15日,率領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激戰一天一夜,全軍覆沒,戰死殉國。
主要貢獻:抗戰初期多次血戰,抱定一死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