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愛國事跡簡介
詹天佑是中國首位杰出的鐵路工程師;你是否在尋找“詹天佑的愛國事跡簡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詹天佑的愛國事跡簡介(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詹天佑的愛國事跡簡介篇1
愛國工程師詹天佑于1861年4月26日(農歷3月17日)出生在廣東南海縣,他的父親詹洪原是一個茶商,因英、法帝國主義的侵略而破產,只能靠種田維持一家生活。
詹天佑從小就從大人那里聽到許多關于反抗英法侵略的故事,也看到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愛國的種子。
詹天佑七、八歲的時候,被送到私塾里讀書,但是,他對那些《四書》、《五經》不感興趣,而喜歡擺弄一些機械。他經常用一些撿來的小螺絲釘、小齒輪、舊發條做玩具,還用泥巴捏輪船、起重機,許多小伙伴都成天追著他一塊玩。在上學的路上,他經常站在工廠外面,觀看里面的機器,運貨車,琢磨來,琢磨去,常常忘記了上學。有一天,他看著家中墻上的掛鐘出了神。那掛鐘為什么會嘀嗒嘀嗒走個不停呀?為什么會打點呀?想著想著,他就動手把掛鐘拆開,想看個究竟。可是,再想按原樣裝起來的時候,怎么擺弄也裝不好了,急得他滿頭大汗。父親看見,雖然有些生氣,還是領著他到縣里的鐘表店,讓他仔細看工匠怎么拆裝鐘表。
1871年底,詹天佑11歲了,已經在私塾讀了4年多了。父親正在琢磨在他念完私塾以后,讓他去做工掙錢。這時,同鄉譚伯村匆匆從香港來到南海,說那里正在選拔幼童出洋留學。譚伯村也是一位商人,從小看到詹天佑聰明好學,非常喜歡他,也經常用錢財接濟他們家。
譚伯村極力勸詹興洪夫婦送孩子去參加留美考試,認為這關系孩子的前途。詹興洪卻擔心兒子年小,出這樣的遠門很不放心,而且,家里的經濟狀況也不大好。譚伯村表示,經濟上愿意資助,而且把自己的四女兒許配給天佑。這樣才決定送詹天佑去香港參加留學考試。
1872年,詹天佑順利通過了考試,父親也在清政府的出洋“甘結”上簽了字。所謂“甘結”就是一種合同,可以說跟賣身契差不多。比如,“甘結”中規定,必須聽從清政府差遣,如有疾病甚至生死之險,概不負責等。
12歲的詹天佑經過半年的出國培訓,于1872年7月登上了赴美的洋輪,開始了留學生活。一開始,他進了美國的一個“諾索布寄宿學校”上小學,學英語。1876年進入紐海文希爾豪斯中學(丘屋中學),兩年后畢業又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
在美國留學期間,詹天佑學習非常刻苦,也很注意鍛煉身體,立志為早日富強祖國而學習科學。在120名留美官費生中,只有兩人順利完成大學的學業獲得學位,詹天佑是其中的一個,他的畢業論文《碼頭起重機的研究》獲得很高的評價。
詹天佑的愛國事跡簡介篇2
1888年,詹天佑應鄺孫謀之邀北上天津,擔任了鐵路工程師,他非常興奮。從此,他決心獻身鐵路事業,為國效力,為國爭光。他的一個心愿就是,中國的鐵路要中國人自己修。
當時,中國已經開始修建鐵路,但都是由外國人出錢雇人修的。詹天佑眼看著中國人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修建自己的鐵路,而洋人修的鐵路都用來推銷洋貨,掠奪中的物產,詹天佑感嘆不已! 詹天佑在北上之前,特地回家鄉看望了父母。親人們都為他北上有了新的工作而高興。
在路過上海時,詹天佑專門到吳淞憑吊了淞滬鐵路的遺跡。這是英國在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十四年前,在通車時震驚了愚昧頑固的西太后,她認為這龐然大物的火車頭,噴煙吐霧,拖著長龍轟隆隆的奔跑,“破壞了大清的風水”,因而下令用18萬兩白銀從英國人手中買回來,拆毀所有的機車和鐵軌,用輪船運到臺灣,沉入了打狗湖之中。多么愚蠢,多么可憎!
詹天佑到中國鐵路公司以后,看到這個公司名義上是“官督商辦”,是中國的公司,但實際上是受英帝國主義控制。中國商人提出中國鐵路“與其修自洋人,不如修自中國人;修自官府,不如修自百姓”,但不被采納。由于清朝的腐敗和國家的貧窮,當時的中國鐵路都是由外國人修建,向外國帝國主義貸款,由外國工程師領導。詹天佑心中憤憤不平,他堅信,中國的鐵路早晚要由中國人自己修建。
詹天佑的愛國事跡簡介篇3
1881年,我國第一批留美學生奉召回國。當時,在清政府中洋務派與頑固派斗爭很激烈。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科學,改良中國社會,而頑固派卻因循守舊,千方百計維護封建統治。由于頑固派吳子登等人多次向清政府密
報稱,留美學生不好好讀書,成天沉溺于游玩交際,甚至信奉洋教,加入美國秘密政治社團,離經叛道。清政府擔心這些留學生成為逆端,危害朝廷,而下令將留美學生全部押送回國,交地方政府管束。
留美學生回國后,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北京接見。按當時清朝的規定,學子們必須身穿長袍馬褂,頭結長辮。詹天佑出于無奈,脫下了西裝,罩上了長袍,但說什么也不肯戴假辮子。
在接見時,李鴻章正襟危坐,看到這些留學生直挺挺的叉腿而立,既不屈身,也不作揖,特別是看到詹天佑頭上沒有長辮,大發脾氣,大聲嚷道:
“離經叛道,無父無君!”說完拂袖而去,下令讓這些留學生等候分發。 有些留學生,為了前途,想謀個好差事,就想方設法托人找門路,送錢送禮,而詹天佑都不肯去叩拜權貴。最后,他被派往福州水師學堂學習海船駕駛,真是學非所用,風馬牛不相及。詹天佑的一顆報國心涼了半截,心想不如回家算了。在好友嚴復的勸說下,詹天佑才忍氣去了福州。自此,詹天佑在回國后的七年時間里,先后在福建水師當駕駛官,在廣州博學館和廣州水陸師學堂教英文。
1887年,詹天佑與譚伯村的四女兒菊珍結婚,但心中非常苦悶,學非所用,前途何在?何日能報效國家? 正在詹天佑報國無門,十分苦悶的時候,他的老同學鄺孫謀從天津來信,問他愿不愿意北上擔任中國鐵路公司的工程師。他求之不得,就高興的答應了下來。
詹天佑的愛國事跡簡介篇4
2、1881年畢業,獲學士學位,于同年回國,回國后,他曾在福州船政局后學堂、廣東博學館(1886年改廣東水陸師學堂)任教。
3、1888年應聘擔任唐山至天津鐵路的筑路工程師,開始從事鐵路建設,后來先后在關內外、萍醴、新易、潮汕、道清、京張、洛潼、津浦、滬杭甬、滬寧、川漢、粵漢、漢粵川等十余條鐵路上任職。1903年春,中國人民第一條自行設計建造的新易鐵路竣工,清政府賞詹天佑以道臺銜。
4、1905年到1909年他設計和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條工程艱巨的干線鐵路――京張鐵路。京張鐵路的修筑,全部由中國自理,它比原定計劃提前兩年通車,而筑路費用僅及外國人估價的七之二。
5、詹天佑一生忠于職守,熱愛祖國。他反對清政府對外出賣路權。反對外國侵略者岐視中國工程師。他熱情支持保路運動。他既積極引進國外科學技術,又堅信我國人民的創造力。他號召我國工程師“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6、在家鄉,他對廣東人民多所建樹。他曾測繪廣東沿海形勢圖,這是我國第一張海圖;他認真勘查了潮州到汕頭的鐵路;他積極領導修建廣州到韶關的粵漢鐵路;1914年他被推選為粵東水災漢口救災會會長,對粵東水災、旅漢廣東醫院、廣東公學多所捐助。
7、1919年1月,他作為我國政府代表參加國際聯合監管遠東鐵路會議,在會上竭辦維護我國主權,挫敗了美、日企圖攫取中東路北段的陰謀。由于勞累過度,腹疾復發,回漢口就醫不治。
詹天佑的愛國事跡簡介篇5
這篇課文主要介紹了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主持修筑第一條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京張鐵路的事跡。說明了詹天佑是一位愛國工程師,也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這篇課文內容十分感人。我捧著書,津津有味地讀著,文中的“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馬上開始勘測線路。”深深吸引了我,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詹天佑而自豪!我繼續讀著,當我讀到“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時我頓時感慨萬分,詹天佑對工作的一絲不茍,令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我十分慚愧:我對學習總是馬馬虎虎,老師布置的任務,我也總是愛草率了事。以后,我一定要像詹天佑那樣做任何事都一絲不茍。
我繼續往下讀著,“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還會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這句話令我感慨萬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否則,不但考不出理想成績,還會令父母顏面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