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科學家錢三強事跡
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學家;你是否在尋找“愛國科學家錢三強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愛國科學家錢三強事跡(五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愛國科學家錢三強事跡篇1
1992年6月28日,杰出核物理學家、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先生因病去世,終年79歲。
國慶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錢三強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表彰了這位科學泰斗的巨大貢獻。
1936年,錢三強從清華大學畢業后,赴法國留學,在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從事原子能核物理研究,師從約里奧·居里夫婦。
1937年到1948年,錢三強在法國居里實驗室由一個青年大學生成長為知名科學家。同時,旅居法國的這段時光也奠定了他成為共產主義戰士的基礎。
錢三強的導師約里奧是一名法國共產黨黨員,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擔任法國地下抵抗運動委員會副主席。在導師的影響下,錢三強在1940年就讀了《西行漫記》。通過這本書,他對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產生了由衷的敬仰和向往。
隨著錢三強在原子研究中作出非凡成果,他在法國科技界的聲譽不斷提高。僅在11年后,他就被提升為法國國家科學院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導師。當年在留法的中國學者中只有錢三強一人得到這樣高級學術職位。
1948年春天,錢三強與中國共產黨駐歐洲的負責人結識,并向他們表達了盼望回歸祖國的愿望。
當錢三強夫婦將回國的決定和歸期告知他們的導師后,居里夫婦對他們的決定表示充分理解和支持,約里奧·居里先生說:“你們的決定是對的。我倘若是你,也會做出同樣的決定。”
為了表達他對紅色中國的熱愛和對錢三強夫婦的友誼,約里奧·居里先生將若干機密數據研究資料,告知了錢三強夫婦,還將一包放射源贈給了他們,鼓勵錢三強回國后要大力發展中國核工業。
臨別時,伊蕾娜·居里夫人還送給了他們一句贈言:“要為科學服務,科學要為人民服務。”
實際上,錢三強夫婦對巴黎,尤其是對居里實驗室是非常喜歡的。在這里他們共同度過了他們攀登科學高峰的青春。然而祖國在召喚,1948年夏季錢三強與妻子何澤慧一起抱著剛滿6個月的女兒堅定地登上東歸的客輪,踏上了回國之旅。
錢三強回國后擔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在新中國成立以后,錢三強成為新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奠基人和領頭人,組建中國原子能研究所,建成共和國第一個原子能反應堆核裝置。并且,他大膽起用年僅26歲的鄧稼先出任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總設計師。
誠如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所言:“錢三強獨具慧眼的睿智和超凡的組織才能,促成了中國原子彈的爆炸成功。”
晚年的錢三強身體日衰,仍擔任了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一直關心中國核事業的發展。1992年6月28日,他因病去世,終年79歲。國慶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錢三強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表彰了這位科學泰斗的巨大貢獻。
愛國科學家錢三強事跡篇2
1937年,剛剛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的錢三強通過公費留學考試遠赴歐洲,進入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做研究生。1946年,錢三強在研究鈾核裂變中取得重大成果,發現并證明了鈾核三分裂、四分裂的現象,他和夫人何澤慧被國外媒體盛贊為“中國的居里夫婦”。然而就在此時,錢三強選擇回到祖國。
錢三強:科學家們發現,在任何一種物質里面,就是它的所謂原子核里面,是包含著非常巨大的能力,從原子核里面取出大量的能,這將幫助人類大大的提高生產,改變生活的面貌,這將把人類社會帶進一個新的時代……
您現在聽到的,是錢三強先生1955年時的一段講話錄音。新中國成立后,錢三強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子能事業的開創工作中。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長、中科院院士胡仁宇回憶,在錢三強的謀劃和組織下,一大批科學家從國內外聚集起來。短短幾年,近代物理研究所就從建所初期的十幾個人增加到了150多人。
胡仁宇:我是覺得,他是我們新中國在核科學跟技術的創業者和奠基者,當時的研究所分了五個大組,這五個方面實際上把核科學技術所需要的基本條件都創造起來了。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試驗后場區集體照,前排左起王汝芝、張蘊鈺、程開甲、郭永懷、彭桓武、王淦昌、朱光亞、張愛萍、劉西堯、李覺、吳際霖、陳能寬、鄧稼先
1955年,黨中央決定發展原子能事業,錢三強被委以重任,負責制定原子能發展規劃。1960年,中央決定自力更生發展原子彈,錢三強擔任了技術上的總負責人、總設計師。四年后,錢三強和新中國的科學家們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彈。
愛國科學家錢三強事跡篇3
錢三強:原子彈爆炸以后產生高速度的沖擊波,能夠形成每小時800公里到1000公里的大風,它們的破壞力量相當于2000噸到3000噸的黃色火藥的威力。原子武器是大規模毀壞的武器,我們必須禁止使用,但是原子彈的威力并不是一個大得不可想象,而且是有可靠的防御的方法。
錢三強30多歲時已經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實驗物理學家,如果繼續從事科學研究,必定會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回國后,他無條件地服從黨和國家的需要,專心從事科學組織工作。“學以致用,報效祖國”,這是錢三強在異國他鄉時的座右銘,也是他畢生的追求。當年曾有人問他,為什么一定要回到中國?錢三強說,雖然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
愛國科學家錢三強事跡篇4
回國任教
1948年,回國后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秘書長,二機部(核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等。
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他在中國科學院擔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并于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后,他又成為規劃的制定人,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56年,錢三強帶領40多名科學工作者在蘇聯實習考察。剛從美國回國的錢學森,也來到蘇聯和錢三強一同考察。
1956年11月16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成立主管原子能工業的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2月11日改為二機部),宋任窮任部長,錢三強與劉杰、袁成隆、劉偉、雷榮天等被任命為副部長。他是副部長之中唯一的科學家。聶帥曾經對錢三強說過:“搞原子能,你是行家,就請你提建議,我們大家商討決定。”
1958年,他參加了蘇聯援助的原子反應堆的建設,并匯聚了一大批核科學家(包括他的夫人何澤慧),他還將鄧稼先等優秀人才推薦到研制核武器的隊伍中。
1959年6月26日,蘇聯共產黨中央來信,拒絕提供原子彈的有關資料及教學模型。8月23日,蘇聯又單方面終止了兩國簽定的新技術協定,撤走了全部專家,在蘇聯專家撤走后,周光召在國外召集數十名海外專家、學子,聯名請求回國參戰。他們歸國后先后參與主持了理論的研究與實驗研究工作。
1964年,在他51歲生日之際,所研制出的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氫彈又爆炸成功。西方媒體推測,法國國家博士錢三強是中國的核彈之父。
1980年7月24日,錢三強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學技術發展的簡況》為題講課。
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愛國科學家錢三強事跡篇5
鄧稼先和錢三強
兩彈元勛之父鄧稼先,這是小學語文課文里的吧,之所以這樣重視鄧稼先這個人物,就是因為他對于中國科學是尤為的重要的。那鄧稼先和錢三強他們兩個人又是什么關系呢,他們的關系就是都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都為了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錢三強這個人物也是很重要的,身為國人是一定要知道他的。錢三強這個名字,一定會讓人感到是充滿趣味的。那是因為錢三強他在家里排行老三,從小就愛鍛煉身體,就是那樣地身強力壯的,就被別人稱為“錢三強”了。
鄧稼先和錢三強他們兩個人的貢獻對于中國的科學發展都是起了尤為重要的作用的。鄧稼先他研制了中國原子彈跟氫彈,為中國核武器方面貢獻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他是一個偉大的核物理學家,也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
錢三強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更是兩彈一星元勛,中國原子彈之父,中國原子能科學之父。他用他自己的能力給自己的祖國帶去了最厲害的貢獻。他說過一句話,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可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無論他在國外待了多久,他還是會回到他自己的祖國的,把他一生的本事都獻給了自己的國家。
如果沒有鄧稼先和錢三強對于中國所做出的貢獻,就沒有今天這樣強盛的中國了。就是因為有了原子能跟原子彈的存在,別的國家才不敢欺負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