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偉人事跡
錢三強,出生于浙江紹興,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偉人事跡7篇,歡迎大家分享。
“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偉人事跡【篇1】
錢三強是個很厲害的人物,他是一個科學家,一個很偉大的科學家。錢三強為了中國核武器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貢獻不是任何一個科學家都可以取代的。
錢三強,他是兩彈一星元勛,他是中國原子彈之父,他更是中國原子能科學之父。所以說,錢三強這個人對于中國來說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核武器事業的這個方面。
他的名字三強就是來源于,他是家里的老三,又是個身強力壯的人,所以從小的時候開始,就有人叫他三強了。所以說,錢三強就是這樣來的。
錢三強曾經到國外留學過,可是,后來他還是回國了。因為在他的心里,祖國是很重要的。他的心里,滿滿的都是他的祖國。他想把自己的一身本領跟知識獻給他的祖國,讓自己的祖國更加強大跟富有。
后來,他通過自己的不斷地努力,終于成功了。錢三強被譽為兩彈一星元勛,也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還是中國原子能科學之父。他對于祖國的貢獻是巨大的,他熱愛祖國的心是日月可鑒的。
關于錢三強簡介,就是上文這些了。他是個科學家,一個對于自己的祖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他說的一句話就代表著他的心,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是有自己的祖國的。錢三強,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為了中國的核武器事業做出了貢獻。
“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偉人事跡【篇2】
錢三強出身于浙江湖州一個書香世家,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早年赴日留學,曾任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錢三強本名秉穹,意為“秉性純良,志存天穹”。他少年時代即隨父在北京生活,就讀于蔡元培任校長的孔德中學,這所學校非常開明,是一所與私塾完全不同的新式學校,學校除了抓德、智、體“三育”外,還重視美育、勞動、音樂。剛進入初中錢三強就成了班上籃球隊的隊員,他在籃球隊中年齡排行第三且成績出色,隊員便送給他一個綽號“三強”。父親錢玄同無意中得知,覺得“三強”兩字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寓意“品德強、身體強、學識強”。1926年后,“三強”兩字便替代了“秉穹”。
1930年,17歲的錢三強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32年,又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師從留美歸來的葉企孫、吳有訓、趙忠堯和薩本棟等著名教授。錢玄同于1933年手書“從牛到愛”,希望錢三強能發揚屬牛的那股“牛勁”,像牛一般勤勉,向著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方向前進。“從牛到愛”這四字箴言成為錢三強的座右銘,時時刻刻鞭策著他。“從牛到愛”成為他終生行事的準則,也預示著他的人生發展軌跡:“鉚足牛勁”刻苦鉆研,“勇執牛耳”舍我其誰,甘當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為原子能事業奠基的“拓荒牛”、樸實無華的“老黃牛”。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本就患有高血壓的錢玄同因憂憤國事而病情加重。家國罹難,錢三強準備放棄已經考取的赴法學習鐳學的名額。父親卻教導他:一個男子漢近憂是應該的,但必須有遠慮,中國現在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你就要去法國學習最先進的技術。他鼓勵錢三強抓住機遇,在當時物理學研究最尖端的鐳學領域取得成績,方能報效祖國。
“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偉人事跡【篇3】
錢三強登上了開往法國的輪船,也開啟了自己探索裂變之光的旅程。在法國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里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在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約里奧·居里夫婦的指導下,錢三強很快完成了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獲得了博士學位。1946年春,錢三強與夫人何澤慧合作發現了鈾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并因此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這一發現被認為是二戰后核物理研究的重要成果,西方媒體用《中國的居里夫婦發現了原子核新分裂法》這樣的標題予以報道。除了自己的論文研究工作以外,錢三強在實驗室里總是主動承擔各種額外工作,他的勤奮好學、善于鉆研、樂于助人等優秀品質受到老師和同事的充分肯定。
由于在學習和科研工作中表現出突出的科研能力和杰出的組織能力,約里奧·居里夫婦在對錢三強的評語中寫道:他對科學事業滿腔熱忱,并且聰慧有創見。錢先生還是一位優秀的組織工作者,在精神、科學與技術方面,他具備研究機構的領導者所擁有的各種品德。
那時,所有人都認定錢三強夫婦將會留在歐洲從事科學研究,但強烈的科學救國信念促使他們毅然放棄了國外優越的條件決定回國,為祖國的強盛貢獻自己的力量。1948年,錢三強找到了中共駐歐洲的負責人,提出回國的心愿。錢三強后來解釋了回國的動因:雖然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都是有祖國的。正因為祖國貧窮落后,才更需要科學工作者努力去改變她的面貌。1948年5月,錢三強夫婦抱著剛半歲的女兒,回到戰亂中的祖國,開始了他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奮斗的歷程。
“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偉人事跡【篇4】
錢三強為中國科學院的建立和新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奠基性貢獻,他的組織工作對中國科學院而言猶如“制禮作樂”。他主張以蘇聯、法國科學院為雛形,設立中國自己的“國家科學院”。他參與起草的《建立人民科學院草案》,勾畫了科學院的基本框架,為科學院的籌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竺可楨評價錢三強:錢實為科學院最初組織時之靈魂也。
從新中國成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子能事業的開創工作。錢三強于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轉正報告中寫道:我要求黨給我努力的機會,允許我轉正,我保證今后向達到黨員的標準努力奮斗。1955年,黨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錢三強負責制定原子能發展規劃。
錢三強以一個戰略科學家的深邃眼光和洞察力很早就認識到原子能科學研究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性,并積極投入創建和發展中國原子能的科學事業中。他的科學預見性在氫彈研制過程中體現得更為充分。早在1960年6月,他就提出:氫彈是要以原子彈做引爆器,但它與原子彈有不同的原理和規律,與輕核聚變反應有關的理論問題,需要有人先作探索,宜早不宜遲。在研究原子彈的同時,他就組織了一批理論物理學家對熱核反應機理進行了探索性研究,為氫彈研制作了理論準備,促成了中國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后僅兩年零八個月,就研制成功了氫彈。“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彭桓武認為:錢三強重視“預為謀”,即事先的計劃和準備。
“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偉人事跡【篇5】
錢三強和何澤慧被認為是中國的居里夫婦。他們曾發現鈾核裂變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兩位老人,經歷了兩個不同的時代,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后的今天,他們的原子核事業伴隨著中國的一步步強大,也見證著他們清淡如水卻又矢志不渝的愛情。
錢三強和何澤慧早在清華大學被認為是金童玉女,但是兩個人唯一的來往就是理論和論文,再無其他。1943年,何澤慧的一封未封口的信件打開了兩個人愛情的天堂,或許也打開了原子核的新開口。從那以后,兩個人的書信往來也變得頻繁起來,雖然只是學術的研究,雖然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但是這種心靈和事業的撞擊,這種千里傳書的惦念,也讓兩個人的感情層層遞進。
經過長達兩年的通信,錢三強向何澤慧求婚了,文字簡單質樸,一針見血,卻又心有靈犀,正值非常時期的他們在期盼中迎來了自己質樸又隆重的婚禮,給這場婚禮添彩的無疑就是居里夫婦。
1992年,錢三強早早的離開了他心愛的女人和他熱愛的事業。在何澤慧的心中,錢三強是她放不下的思念,他是她最珍貴的回憶。相戀半個世紀的他們,是事業上最完美的合作拍檔,也是生活中最和諧美滿的夫婦。在他們的世界里,對方已經不分彼此。在他們的原子核事業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終其一生。
“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偉人事跡【篇6】
錢三強為核聚才,有愛才之心、識才之眼、聚才之能、選才之法、用才之魄。他領導的原子能所有“滿門忠烈”之譽。數百名科技精英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聚集,包括實驗物理學家趙忠堯、楊澄中、戴傳曾等;理論物理學家鄧稼先、朱洪元、王承書等;放射理論化學家楊承宗、肖倫等;計算機和真空器件專家夏培肅、范新弼等。據統計,從1959年起的6年中,原子能所共向全國輸送科技人員914人,在被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中,有15人由錢三強動員回國,其中7人由他直接推薦到核武器研制一線。
1993年,二機部原部長宋任窮對錢三強給予中肯評價:錢三強在我國原子能事業的創建與發展中,有獨特的貢獻。在普及原子能知識,培養、推薦科技人才,建立綜合性科技基地,引進和吸收外來技術,組織領導重大科技攻關和科技協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別人起不到的作用。
“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偉人事跡【篇7】
兩彈元勛之父鄧稼先,這是小學語文課文里的吧,之所以這樣重視鄧稼先這個人物,就是因為他對于中國科學是尤為的重要的。那鄧稼先和錢三強他們兩個人又是什么關系呢,他們的關系就是都是中國最偉大的科學家,都為了中國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錢三強這個人物也是很重要的,身為國人是一定要知道他的。錢三強這個名字,一定會讓人感到是充滿趣味的。那是因為錢三強他在家里排行老三,從小就愛鍛煉身體,就是那樣地身強力壯的,就被別人稱為“錢三強”了。
鄧稼先和錢三強他們兩個人的貢獻對于中國的科學發展都是起了尤為重要的作用的。鄧稼先他研制了中國原子彈跟氫彈,為中國核武器方面貢獻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他是一個偉大的核物理學家,也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
錢三強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更是兩彈一星元勛,中國原子彈之父,中國原子能科學之父。他用他自己的能力給自己的祖國帶去了最厲害的貢獻。他說過一句話,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可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無論他在國外待了多久,他還是會回到他自己的祖國的,把他一生的本事都獻給了自己的國家。
如果沒有鄧稼先和錢三強對于中國所做出的貢獻,就沒有今天這樣強盛的中國了。就是因為有了原子能跟原子彈的存在,別的國家才不敢欺負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