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功勛先進人物事跡
事跡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那么你知道國家功勛先進人物事跡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家功勛先進人物事跡(五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家功勛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1)
向英雄致敬,學習英雄不忘初心,至誠報國的政治品質。檢驗一名軍人是否對黨和國家忠誠,關鍵就是檢驗是否時刻準備著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奉獻出自我,能否及時的挺身而出,為黨和國家排憂解難。
杜富國本能夠選擇退后,度過一劫,過上幸福美滿的“小家生活”,但他最終選擇了身先士卒、選擇了保護戰友,這種堅定的信念來源于他們的信仰——中國共產黨,他不僅僅是優秀的軍人,更是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從杜富國身上我們能夠學習到一名軍人在危急時刻選擇了犧牲自我,他用失去的雙眼和雙手踐行一名軍人身上應當背負的重任和歷史使命,所付出的一切無愧于自我的身份,他用自我的行動使軍旗更加的鮮紅,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時代的英雄,是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國家功勛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2)
肖杰同志現任泊里鎮經濟發展與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正科實職),擔任過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聯席會議辦公室團委書記、新區接待處會務辦公室主任等職務,先后獲評“青島董家口經濟區先進工作個人”、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融合先鋒”、“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服務保障工作先進個人”和“新區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高效辦文,文以輔政。制定完善10項規章制度,嚴格規范文件收發和印章使用審批等流程;全面做好保密、政務公開工作,公開政府信息335條,同比增長88.2%;檔案管理規范有序,助力鎮政府獲評山東省檔案工作示范單位;建立信息聯絡員制度,扎實做好上級約稿和工作信息報送,累計撰寫上報各類信息300余篇;組織起草的《打造充分就業鎮,實現共同富裕路》《堅定法治思維,推進依法治鎮》工作報告獲工委管委主要領導批示,智慧城市建設經驗在《青島改革》專題刊發。
強化服務,提質增效。主持修訂完善泊里鎮公務接待、公務用車、政府采購、公共機構節能等相關管理制度,通過制度規范提升行政服務工作。依法依規開展政務公開,做優營商環境工作,落實新區“千名干部進千企,精準服務促發展”活動要求,鞏固和拓展“泊長里短”政務服務品牌內容。同時,做好人大政協工作,順利完成區鎮兩級人大代表換屆選舉,2021年設立3處基層立法聯系點,泊里鎮被區人大確定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基層立法聯系點立法聯系單位。
從嚴管理,精細提升。在精細化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后勤服務水平。政府采購、公章管理、公務接待全部按照“有審批、有臺賬、有記錄、有專人”的標準精細管理,從嚴控制費用支出,車輛維護費用同比下降35.5%。完善餐廳管理制度,加強機關食堂日常管理,嚴把食材采購關,倡導“光盤行動”,不定期督導檢查,狠抓用餐浪費行為。推動節能型機關建設,提倡節約用電用水,助推鎮政府獲評青島市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榮譽稱號。
國家功勛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3)
【頒獎辭】
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身患絕癥與新冠周旋,顧不上親人已經淪陷。這一戰,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間;那一晚,歌聲飄蕩在城市上空,我們用血肉筑成新的長城。
【人物事跡】
1997年11月,張定宇同志曾響應國家號召,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張定宇同志就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于重災區什邡市,全力搶救傷員。
2011年除夕,張定宇同志作為湖北省第一位“無國界醫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醫院,度過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中國年。那天凌晨,他被一陣電話鈴聲喚醒。一名產婦子宮破裂出血,需緊急搶救。張定宇匆匆趕到手術室,做麻醉,穩定病人血液循環。不到30分鐘,一個男嬰呱呱墜地。緊接著,第二臺剖腹產病人轉到手術臺,張定宇緊急給產婦側臥位做腰麻。麻醉完成,快速輸液,20多分鐘,又一個新生命誕生。
2017年,張定宇同志隨武漢市衛健委赴外地出差,被專家發現腿有異樣。
2018年10月,張定宇被確診患有漸凍癥、雙腿日漸萎縮。
2019年11月,武漢市發生比較嚴重的流感,感染科病床已滿,在做好消殺工作后,結核科等其他科室馬上接收流感住院病人。這為疫情中的跨科室作戰打了“前站。"
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患者的定點醫院,收治病人全部為重癥和危重癥患者。院長張定宇隱瞞自己患漸凍癥的病情,顧不上已感染新冠疫情的妻子,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他說:“雖然有愧疚,但當時不需要做取舍,能幫助到別人,覺得很幸福!”
國家功勛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4)
用愛澆灌,讓山里娃更加自信
望謨縣地處麻山腹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等原因,當地部分學生性格比較內向,甚至自卑。
20__年,劉秀祥大學畢業,毅然選擇回鄉教書育人。除了在學校做好教育工作外,他還在社會上開展公益性演講,目前已演講1000多場,聽眾多達上百萬人次。
“開展勵志演講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們更加自信。”這就是劉秀祥四處演講的初衷。
“劉老師的課太受歡迎了,今年我才得聽了4次。”剛聽完主題思政課的吳銀雨不禁“抱怨”。
在吳銀雨看來,聽演講最大的收獲在于,現在自己每天都會定一個小目標,或是背下50個英語單詞,或是完成兩套數學試卷……
過去,高三(3)班的簡合意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和同學接觸。“劉老師告訴我們,要陽光地面對生活,要對生活時刻保持思考!”上過多次“祥哥”的課后,簡合意變得越來越開朗。
不僅如此,看著長期患病的家人,簡合意還樹立了自己的目標,“我的夢想是考上遵義醫科大學,回鄉當一名醫生,去幫助像我家人一樣的病患。”
能夠贏得學生的信任,是因為劉秀祥把大量時間都放在了他們身上,用心教學、用愛澆灌。
凌晨5點半鐘左右,他就會站在宿舍窗邊,看著學生們走進教室。他清楚地知道,哪些學生起得早,哪些學生愛吃什么口味的早餐,哪些學生喜歡成群結隊去上早課……對此,劉秀祥很得意,“他們肯定不知道我起得那么早。”
在劉秀祥的幫助下,實驗高中的孩子們越來越自信,朝氣蓬勃、樂觀向上。
國家功勛先進人物事跡(精選篇5)
丹心報祖國,赤誠為民富。
杜富國——又一個英雄的故事在云嶺大地、軍營內外被人們爭相傳頌。
面對險象環生、突如其來的險情,是把危險留給自己,還是考慮自身安全。杜富國,這名90后戰士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者,為了保護戰友,不幸英勇負傷,失去了雙手、雙眼。杜富國的選擇,令人感概,發人深思,催人奮進。
人生總是面臨諸多選擇。選擇需要志向。“一個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這是人們各種具體志向的底盤,也是人生的脊梁”。
入伍以來,杜富國始終把忠誠和信仰鐫刻在靈魂深處,把使命和責任矗立在南陲邊疆,把青春和熱血揮灑在掃雷戰場,不怕艱難困苦,不畏傷殘犧牲,不計個人得失,任務面前、關鍵時刻、危急關頭,用一次次“讓我來”的鐵血擔當,詮釋了當代革命戰士堅決聽黨指揮、勇于獻身使命的錚錚誓言,青年官兵投身強軍、建功時代的自信自覺,展示了新一代革命軍人為祖國為人民敢于犧牲、樂于奉獻的時代風采。
杜富國同志在參與文山邊境掃雷作業中,始終牢記使命、沖鋒在前,不怕吃苦、不畏犧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的使命擔當,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的優良作風,是“老山精神”在新時代的具體體現,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杜富國面對這犧牲的危險,挺身而出、英勇無懼,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忠誠、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優秀品格,用寶貴生命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