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功勛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跡
張定宇同志長期從事醫療一線工作,面對肺炎疫情,在身患重疾的情況下沖鋒在前,身先士卒;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國家功勛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家功勛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跡精選篇1
近日,湖北省委發出《關于授予張定宇同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通過央視和眾多新聞媒體的報道,讓我們了解張定宇同志是一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主動作為,迎難而上、共克時艱的優秀黨員,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和骨干帶頭作用。認真閱讀他的事跡報告后,讓我感慨萬千,作為一名白衣天使,他從不張揚,舍生忘死、品質動人。深入了解了他的事跡后,我更加懂得,作為一名不怕困難、救死扶傷的醫生,一名一心為民的黨的兒子,他傳承著一名共產黨員無畏無私的品質,他已經成為全體黨員,特別是年輕黨員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榜樣。
學習張定宇堅守一線,舍生忘死的精神。
他不顧個人安危、出生入死,一心為黨,兌現的是對組織,對人民的承諾。為了病毒感染的重癥病人得到及時救助,他完全忘卻自己是一名漸凍癥患者,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拖著病殘的傷腿,他堅守在抗擊病毒一線,這體現了他的擔當和責任,詮釋了他為黨為民的犧牲精神,他踐行自己的承諾,不講條件,沖鋒在前,不顧及家人,堅決服從黨的安排,把對組織的承諾,時刻銘記在心,并用行動去踐行。
學習張定宇沖鋒在前,默默奉獻的品質。
作為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傳染病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阻擊戰中,他沖鋒在前、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他兢兢業業,默默付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默默奉獻,不怕吃苦,勤于實干,體現了一名共產黨人的犧牲精神。有像他這樣的一群共產黨員地默默付出,我們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學習張定宇恪盡職守,勇于擔當的情懷。
面對疫情,他沖鋒在前,挺身而出,勇于擔當,恪盡職守,以舍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詮釋了他的使命和擔當。他讓我們看到了一位黨員大公無私、甘為基石的人生境界,對事業,他毫無保留,傾其所能;他不搞特別,舍己忘我,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貴品格和崇高境界,他的行動值得所有人尊敬和學習。他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勇于擔當,默默奉獻,不計得失,甘做公仆,才能譜寫出全新的人生篇章。
國家功勛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跡精選篇2
8月11日,為了隆重表彰在抗擊新冠疫情斗爭中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弘揚他們忠誠、擔當、奉獻的崇高品質,這幾位群眾敬仰的“抗疫英雄”被授予下列人士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鐘南山“共和國勛章”。張伯禮、張定宇、陳薇(女)“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網民沸騰了:“鐘南山是專家組的代表,張伯禮是中醫的代表,張定宇是一線醫護人員代表,陳薇是科研組代表”“就是要有這種環境,做了對人民有益的事,就該被尊重被愛戴”“李蘭娟院士,她是提名國家最高科技獎了,大家不用再問了”“方方哭暈在廁所,無法要求張伯禮道歉了吧”“實至名歸,希望張院長早日戰勝病魔,愿奇跡能降臨在張院長身上,這么好的人應該得到福報!”這里網民們提到了幾件事,方方要求張伯禮道歉、張院長戰勝病魔都是怎么回事?小編馬上解析!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是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勛章”授予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勛,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杰出人士。國家榮譽稱號授予在各領域各行業作出重大貢獻、享有崇高聲譽,道德品質高尚、群眾公認的杰出人士。國家榮譽稱號的名稱冠以“人民”,如“人民科學家”“人民教育家”“人民藝術家”“人民英雄”等,也可以使用其他名稱,具體名稱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決定授予時確定。
人們關注的“張院長的病情”是指張定宇,他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去年底,首批七名新冠疫情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后,張定宇身先士卒,帶領醫院的600多名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奮戰了30多天,每天休息不到3個小時。在此期間,張定宇隱瞞了自己身患漸凍癥的病情,也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2月4日凌晨,張定宇前往方艙醫院,他說:“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不能因為你是個病人就退縮。”
2020年2月13日,張定宇向全國發出呼吁:“患者康復后體內含有大量綜合抗體,能夠對抗病毒,懇請康復后的患者積極來到金銀潭醫院,伸出你的胳膊,捐獻你寶貴的血漿,共同救治還在與病魔作斗爭的病人。”次日,在與白巖松連線時,張定宇對捐獻血漿作了較詳細的解釋。張定宇說,“考慮到捐獻者是剛剛康復的病人,根據他們的身體狀況,可捐贈200至400毫升。捐獻者年齡遵循無償獻血年齡規定,無償獻血年齡是18到55歲,可以適當放寬到60歲。”幾天之后,張定宇的妻子程琳女士來到醫院,捐獻了400毫升血漿。她的捐獻量,正是張定宇所說的捐獻上限。
2020年5月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抗疫第一課”主題報告會上,痛批方方、梁艷萍、許可馨等人。張院士說:“我們發現有一些人背道而馳,這些人,大家也看到了,以方方日記為代表,特別有些高校的教師、教授、學生們,在疫情之下暴露出了他們扭曲的價值觀、被歪曲的靈魂。”方方怒了,立刻在社交賬號發文:“我記錄在此。等著張先生的道歉。或許近期他不會,但我相信總有一天他會,如果他尚有基本的常識、判斷以及良知的話。我不知道張先生有什么偉業,但是這張圖將會是他一生的污點,唯有道歉可以洗去這個污點。”
國家功勛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跡精選篇3
“這是給金銀潭醫院,給基層的醫生、基層黨員干部的褒獎。”8月11日,張定宇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消息傳來,張定宇對上級領導和女兒說了同樣一句話。
去年12月29日,金銀潭醫院從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接回6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張定宇迅速組織醫院相關科室開展了尋找病原的工作。
從金銀潭醫院送來的采樣中,中科院_所發現了導致此次疫情的病原——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這不僅為中國抗疫提供了病原學方向,還為臨床救治和疫苗研究爭取了時間。
隨著病人的增加,張定宇敏銳地意識到這種傳染病不同尋常,他提前謀劃和決策,在21天時間里,將全院21個病區騰退,用來收治新冠疫情病人,并緊急組建了4個臨時ICU病房。在抗擊疫情的初期,金銀潭醫院是惟一收治危重癥和極危重癥新冠疫情的定點醫院。
“黨員先上,干部先上”。今年1月4日,敏銳意識到疫情非同尋常,張定宇召開全院黨員干部大會,帶領大家宣誓并嚴明紀律,喊出了“保衛武漢保衛武漢人民”的口號。
從臨危受命金銀潭醫院院長一職,到如今帶領全院干部職工堅守抗擊新冠疫情的前沿陣地,張定宇說,傳染病醫院要像軍隊一樣做好兩件事:“戰疫和準備戰疫。”
身患“漸凍癥”的消息,張定宇幾乎瞞過了所有人,直到疫情期間被媒體披露。張定宇說,“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要為這個初心使命____。對于我來說,可能時間是有限的,我會加倍地去努力工作,決不辜負黨和人民對我的關心幫助和愛護。”
國家功勛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跡精選篇4
1月14日,張定宇在武漢第四醫院工作的妻子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一向鎮定的張定宇,突然慌了神。晚上,在開車去探望妻子的路上,張定宇哭了。
相伴28年,那是最令張定宇感到害怕的一個晚上。坐在隔離病房里,張定宇陪妻子聊了會天。看著她呼吸窘迫,虛弱不堪的樣子,張定宇十分痛苦。
之后的3、4天,金銀潭醫院接診的病人越來越多,張定宇分身乏術,實在顧不上再去探望妻子,他非常內疚,在后來的采訪中說:“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
不久后,好消息傳來,妻子在使用抗病毒藥物后,病情有所好轉。1月29日,她正式痊愈出院,回家休養。
2月3日,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通告,為表彰張定宇同志的先進事跡,決定給予張定宇同志記功獎勵。
2月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給予張定宇記大功獎勵。
2月9日,農歷十五。在中央電視臺的元宵特別節目上,主持人水均益連線了正在前線的張定宇醫生。在白大褂的左胸上,張定宇別了一枚黨徽。他說,感謝全國人民的馳援,我之前每天睡3小時,現在我可以睡6個小時了,“非常感謝大家,我的睡眠是全國人民給的。”
截至10日晚,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以及馳援武漢的各地醫護人員的努力下,醫院累計收治病人1500余人,部分病患已順利出院。金銀潭醫院共有9名醫護人員院內感染,一些已出院,沒有重癥案例。這同張定宇早期的敏銳、雷厲風行的舉措不無關系。
2月4日凌晨1點,張定宇到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查看這里的籌備狀況。在網友上傳的視頻中,他一路蹣跚跛行,留給人們一個急匆匆的背影。
國家功勛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跡精選篇5
幾年前,冰桶挑戰讓公眾認識了“漸凍癥”,也讓每種只有幾萬例、幾千例,甚至全球也僅有幾例的罕見病從原本塵封的角落被揭開。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阻擊戰,我們認識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也知曉了他埋藏多年的“漸凍癥”患者身份。
2月29日,是第十三個國際罕見病日,罹患“漸凍癥”仍堅守在戰“疫”一線的張定宇獲得了一個新標簽:中國罕見病聯盟授予的“非凡醫者”稱號。
中國罕見病聯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抒揚表示,張定宇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守護著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不愧“非凡醫者”的稱號,是醫務工作者的榜樣!中國罕見病聯盟永遠是他的家!
對此張定宇回應,今后將與聯盟一道,為中國罕見病防治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小在武漢硚口長大的張定宇,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性子急、嗓門大,抗疫當中始終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
張定宇解釋,因為生命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我是一個‘漸凍癥’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病人。”一直沖鋒在抗疫烽火線的張定宇于前不久向媒體公布了自己從健步如飛到步履蹣跚的真相,他用漸凍的生命在疫魔中托起信心與希望的故事讓人潸然淚下。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不能因為你是個病人就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