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鐵人王進喜的事跡
要學習發揚鐵人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把業務做好、做好;關于鐵人王進喜的事跡有哪些?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鐵人王進喜的事跡(精選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鐵人王進喜的事跡【篇1】
石油,相當于現代工業化社會的血液。在舊中國,外國人給中國扣上貧油的帽子。全國解放后,雖然李四光等地質學家從理論上認定中國有較多的石油資源,但在物質條件極差的情況下要進行鉆探和開采仍是難而又難。50年代前期美國石油年產量達3億噸,中國的石油年產量不過10O萬噸。身為石油工人,王進喜等英雄的中國工人,正是在這種為國爭氣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軍事斗爭一般的石油大會戰。為改變我國石油工業落后面貌,在大慶油田創業初期,王進喜率領1205鉆井隊,到大慶參加石油會戰。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間,共完成鉆井進尺71000米,等于舊中國1907年到1949年42年鉆井進尺的總和。那時,在茫茫大草原上,沒有房住,沒有菜吃,糧食不夠。他們就在野外露營,喝鹽水,吃野菜。缺少拖拉機、吊車,就用繩子、撬杠把60噸的鉆機一寸一寸地運到井場;沒有水罐車,他帶領工人硬是用臉盆端來了幾十噸水開
了鉆保證了大慶會戰的第一口井提前開鉆,打出了原油。王進喜為大慶油田的建設,為發展我國的石油工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帶領大家艱苦創業,群眾稱頌他為鐵人。
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風是電扇,大雪當炒面,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好大油田。干!干!干!這些擲地有聲的錚錚誓言,表現出了鐵人王進喜是一個有血有肉、生龍活虎、全身充滿精氣神的民族英雄。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許許多多像鐵人這樣奮斗的工作崗位上的人和事。在去年二月會戰中,由于暴雪封路,訂單驟增,大胎班組數天工作到三更天。領導緊急開會制定措施方案,員工放棄公休齊上陣,各部門主管積極配合將人力充分調配到大胎班組。在倉庫現場,可以看到全體員工無論領導還是員工熱火朝天的奮斗在第一線的場面。大家拿出鐵人的干勁,拿出鐵人的堅韌不屈、艱苦奮斗、不肯服輸、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與企業同舟共濟、共渡難關。鐵人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有著不朽的價值和永恒的生命力。鐵人精神是一面旗幟,凝聚著工人階級的樸素情感。鐵人精神是一種力量,凸顯了一種堅忍不拔創業的勇氣。鐵人精神是一種標志,凝縮著一個民族不畏困難的民族氣概,鐵人精神永流傳。
關于鐵人王進喜的事跡【篇2】
很小的時候,就對60年代的石油工人王進喜的事跡有所耳聞。在我的心目中,鐵人王進喜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英雄,是我們工人階級的標兵與楷模。在觀看了影片《鐵人》后,我對鐵人王進喜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影片《鐵人》中,導演用“老電影”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上個世紀60年代以王進喜為代表的中國石油工人在環境極端簡陋的條件下展開的“大會戰”。舊時的火車站,高聳入云的石油井架,身穿棉衣、頭戴翻毛棉帽的石油工人,歷史通過銀幕在我們眼前再現。昏暗簡陋四處透風的工棚,冰天雪地的自然環境,超負荷的體力勞動,每日只有半斤定量的口糧,就是在這樣及其惡劣的條件下,鐵人王進喜和他的工友們,用人拉肩扛的方式豎起了石油井架。打井缺水,他帶領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地方砸冰取水,沒有吊車,拿自己的脊梁當吊車。關鍵時刻,他能大吼一聲,跳進泥漿池里充當“人肉攪拌機”??吹竭@里,我被這種忘我拼搏、無私奉獻,不惜以犧牲個人生命來保衛國家油田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鐵人》中的王進喜形象豐滿、生動。展現給大家的并非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大英雄,它還原了一個更加生活化的王進喜,影片中的王進喜是個普普通通的出大力、流大汗的基層“師傅”,他愛罵人,急了還打人,腳砸傷了會疼,肚子餓了也會腿酸胳膊軟,影片塑造了一個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工人師傅王進喜。
影片中還有另外一位主人翁,他就是劉斯成。做為一名新時代的大慶石油工人的后代,同是楷模的他,在物欲橫流的新時期,對著茫茫無際的戈壁,干著每日重復枯燥的工作,他困惑過,彷徨過,甚至懷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但是,就在工友失蹤的突發事件中,他毅然踏上了尋找工友的征程。這樣一段故事的穿插,暗示我們鐵人精神并未泯滅,他在新時期的石油工人身上得到傳承和延續。
在那食不飽穿不暖的歲月里,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工人們,他們的理想和目標就是振興國家的石油事業,為此可以不惜犧牲個人生命??赐暧捌?,回過頭來看我們,在經濟危機時刻,在企業舉步艱難之際,這種鐵人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嗎?讓我們大家向鐵人王進喜學習,拿出鐵人的干勁,拿出鐵人的堅韌不屈、艱苦奮斗、不肯服輸、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與企業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關于鐵人王進喜的事跡【篇3】
鐵人,在現在不但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有鐵人稱號的王進喜,是我們的榜樣,鐵人這個稱號也可不是隨便得來的。想當年,王進喜在工作的時候,一根鉆桿突然掉了下來,正好砸傷王進喜的大腳,當工人們趕過來的時候,王進喜已經陷入了昏迷,王進喜醒了,見工人為了救他,竟然放下手中的工作。王喜怒吼道:“我又不是泥涅的!”說完他立馬拖著正在流血的腿去工作,工作結束完后,王進喜被送進了醫院,經過簡單包扎后,他就柱著拐杖回到了工作崗位。因為他心中有一件急事,一個井位正處于高壓區,十分危險,很容易發生井噴,王進喜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井噴發生了,如果不堵住缺口,后果不堪設想,在這時候,王進喜跳進了泥漿里攪拌泥漿制止井噴,最后井噴竟然被制服了。
王進喜是我們中國人,是我們祖國的鐵人!我要學習鐵人精神,以后為祖國出一份力量。
關于鐵人王進喜的事跡【篇4】
這個周末,我看了一部叫做《鐵人王進喜》的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王進喜身上發生的各種故事。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總聽大人們說起鐵人王進喜。那時,我就想問,為什么要叫鐵人王進喜呢?難道他真的是用鐵做的嗎?后來,我慢慢了解了一些關于王進喜的知識,才知道王進喜并不是用鐵做的,而是因為人們覺得他像鐵人一般堅強。
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王進喜忙完工作回到家,那時他的孩子們都已經睡了。王進喜剛要吃飯,突然,外面響起轟隆隆的雷聲,王進喜二話不說就要出門。他的妻子勸他把粥喝了再走,但想到工地上工友們還在干活,他便飯也顧不得吃就飛快地跑向鉆井的地方,幫工友們干起活來??吹竭@,我被王進喜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
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向鐵人王進喜學習,學習他無私無畏的崇高思想,還有他那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以后,如果我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可不能就輕易低頭認輸,一定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想辦法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繼承和發揚王進喜的“鐵人精神”。
關于鐵人王進喜的事跡【篇5】
今天和媽媽一起看了電影《鐵人王進喜》,看電影之前,媽媽問我為什么叫“鐵人”,我有點迷茫,但是看完電影我知道了其中的含義,正是因為王進喜身上有著鋼鐵般的精神,不怕困難,勇敢無懼,所以才叫“鐵人”。
在無邊無際,渺無人煙的沙漠里,王進喜帶著一個團隊抱著“打不出油,不回家”的心開始在大慶打油。他們喝的是冷風,穿著破衣服,吃著能數出米粒的稀粥,躺冰冷的地板。面臨艱苦環境,不僅沒有后退,還帶領團隊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創造了石油勘探歷史上的奇跡。
看到這里,我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條件真是太好了,吃喝不愁,稍微遇到點困難就退縮了。記得有一次,有一道數學題不會,其實那道題簡簡單單,媽媽再三提示我,可我就是懶得動腦子動筆。后來通過媽媽的講解,我解答出了那道題?,F在回想起來,當時要是有鐵人王進喜的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的精神就好了,再難的題也會解答。所以我決心以后一定要學習王進喜那身上鋼鐵般不怕困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