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犧牲的烈士事跡
病毒無情,人間卻有情,總有人在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護,守護安寧;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防疫犧牲的烈士事跡五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疫犧牲的烈士事跡篇1
蔣金波,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師。
2020年1月28日23時50分,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戰十幾天的蔣金波醫生,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時年58歲。
據悉,在1月15日,在疾控中心工作了38年的蔣醫生就主動請纓上一線,成為了流行病學調查組的一員,因為單位只有一名專職司機,蔣醫生還自愿擔任兼職司機,和同事深入火車站、汽車站、各高速路口設卡點、大型商場等進行防疫指導。從1月15日到28日,蔣醫生沒有申請過休息,在28日下鄉完成消殺工作后,倒在家中。
朱海秀生于1997年,是河南省洛陽嵩縣紙房鎮朱王嶺村人。2019年7月畢業后就職于中山大學附屬醫院第三醫院內科ICU病房護理工作。22歲時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她堅韌、頑強、有責任、有擔當。2020年1月24日,報名參加該院馳援醫療隊,投身武漢抗疫工作中。
她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說:“救人嘛,本來我們醫護人員就有這樣的使命和責任。”在武漢工作期間,由于高強度的工作和長期間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圍顯得烏青。由于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品和接觸消毒用品,她的臉上長出了很多濕疹,并且往外滲血。從這些畫面不難看出在武漢的20多天里,她的內心經歷了什么樣的考驗的挑戰。
疫情洶涌而來,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確診,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這些數字變換的背后,是一個個家庭的悲喜劇。
防疫犧牲的烈士事跡篇2
王兵,女,漢族,1947年10月出生,湖南湘潭人,中共黨員,生前系武漢市洪山區王兵西醫內科診所主治醫生。___疫情發生以來,在醫療資源極為緊張的情況下,王兵同志不顧個人安危,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堅持開門接診救治患者,在工作中不幸感染___,于2020年2月18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2020年3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___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馮效林,男,漢族,1954年5月出生,湖北武漢人,1973年10月參加工作,生前系黃陂區人民醫院中醫科返聘的副主任醫師。___疫情發生以來,馮效林所在的盤龍城院區被黃陂區防控指揮部作為定點醫療機構收治患者,他每天堅持接診救治患者,在工作中不幸感染___,于2020年2月27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
江學慶,男,漢族,1964年3月出生,湖北洪湖人,中共黨員,1986年7月參加工作,生前系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黨支部書記、主任、主任醫師。___疫情發生以來,江學慶同志堅守崗位,在臨床一線承擔診斷及治療工作,在工作中不幸感染___,于2020年3月1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2020年3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___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劉智明,男,漢族,1969年1月出生,湖北十堰人,中共黨員,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生前系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___疫情發生以來,劉智明同志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全力救治___患者,在工作中不幸感染___,于2020年2月18日搶救無效以身殉職。2020年3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___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李文亮,男,滿族,1985年10月出生,遼寧錦州人,中共黨員,2011年7月參加工作,生前系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李文亮同志不顧個人被感染的風險,仍然堅守一線崗位,2020年1月6日在收治一名患者時不幸感染___,他在住院治療期間表示,康復后要再投入抗擊疫情戰斗中,表現出醫者仁心、不懼危險、救死扶傷的優秀品質,2月7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2020年3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___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防疫犧牲的烈士事跡篇3
張抗美,女,漢族,1952年4月出生,湖北武漢人,1968年參加工作,2002年退休,生前系武漢市硚口區寶豐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返聘全科診室臨床內科醫生。___疫情發生以來,張抗美同志主動要求到社區服務中心發熱診室負責發熱患者預檢分診工作,在工作中不幸感染___,于2020年2月14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2020年3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___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肖俊,男,漢族,1970年10月出生,湖北武漢人,1987年2月參加工作,生前系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普外科醫師。___疫情發生后,肖俊同志在工作中不幸感染___,于2020年2月8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2020年3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___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吳涌,男,漢族,1968年8月出生,遼寧沈陽人,中共黨員,1989年8月參加工作并參警,生前系武漢市硚口區公安分局漢正街利濟派出所共和社區民警,一級警長職級、二級警督警銜。___疫情發生以來,吳涌全力以赴做好社區封控、患者轉運、服務群眾等工作,在社區抗疫第一線連續奮戰61天。2020年3月22日,在抗擊疫情一線工作崗位上因公殉職。
防疫犧牲的烈士事跡篇4
柳帆,女,漢族,1960年10月出生,湖北武漢人,中共黨員,生前系武漢市武昌醫院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護師。___疫情發生后,柳帆同志一直在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注射室參與救治護理工作,不幸感染___,2020年2月14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2020年3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___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夏思思,女,漢族,1990年6月出生,湖北武漢人,生前系協和江北醫院(蔡甸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住院醫師。___疫情發生以來,夏思思同志主動請戰,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不幸感染___,于2020年2月23日搶救無效以身殉職。2020年3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___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黃文軍,男,漢族,1977年6月出生,湖北武漢人,中共黨員,醫學碩士,副主任醫師,生前系孝感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___疫情發生以來,黃文軍同志主動請戰,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不幸感染___,于2020年2月23日搶救無效以身殉職。2020年3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___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梅仲明,男,漢族,1962年11月出生,湖北武漢人,農工黨黨員,1986年7月參加工作,生前系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師。___疫情發生以來,梅仲明同志堅守武漢市中心醫院工作崗位,在臨床一線收治患者,不幸感染___,于2020年3月3日經搶救無效以身殉職。
彭銀華,男,漢族,1990年12月出生,湖北云夢人,生前系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醫生。___疫情發生以來,彭銀華同志始終堅守抗擊疫情一線,全力救治___患者,不幸感染___,于2020年2月20日搶救無效以身殉職。2020年3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追授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___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
防疫犧牲的烈士事跡篇5
3月1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門口,因道路進行緊急施工,接運患者的車輛暫時過不去。隨著車輛增多,有的人從車上下來,開始圍觀。火神山醫院安保專班負責人孟祥德(見圖。資料照片)感覺到了風險:人員聚集,有可能帶來交叉感染。“你們退后一點!”他立刻挺身而上,開始指揮各方:“大家不要急,我們一定快速打通道路!”孟祥德一邊將患者引至安全地帶,一邊帶領民警搬走門口的石塊、路障,經過緊急疏通,成功打開了一條車輛通道。
14年部隊生涯和17年警察生涯,鑄就了孟祥德頑強的硬漢性格。在火神山醫院建成之前,武漢市公安局特警六大隊大隊長孟祥德主動請戰,快速組建了火神山抗疫突擊隊,2月初率隊進駐火神山。“我們的字典里沒有‘不’字,別人去不了,我們能去;別人干不了,我們能行!”孟祥德說。
2月2日晚8點起,為保障第一批新冠疫情患者順利入院,孟祥德帶隊連續奮戰兩天兩夜,交通指揮、人員排查、巡邏值守。2月4日早上7點,他就帶領隊員在現場開展交通管控和道路指揮,連續站崗17個小時,最終護送一臺臺載著患者的救護車順利駛入醫院。
2月8日,面對300張即將進場的新增床位,在護欄數量不足的情況下,隨著他的一聲“跟我上”,40名民警在知音大道上每隔50米設一個崗,頂著寒風冷雨疏導車輛和穿越的行人,開辟了一條兩公里的綠色通道,確保了大批緊急物資的快速送達。
2月15日早上8點,孟祥德帶隊在醫院周邊開展巡控時,發現前夜的暴雪壓垮了一處醫院圍墻,他又第一個沖上去扶起近百斤的護墻板,和4名隊員一起將由近3米高的活動板組成的墻面重新拼接。醫院工作人員感謝道:“你們搶修的不僅僅是破損的圍墻,更是生命安全的屏障。”
面對大量求助運送“救命資料”的家屬,孟祥德設置了“愛心傳遞箱”,將患者的病例、CT等通過傳遞箱進行收集和登記,集中轉交醫護人員。醫護人員稱贊他是一面“戰地旗幟”。“我只是這場武漢保衛戰中千千萬萬名戰士中的一員。守衛患者、守衛白衣天使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榮幸。”孟祥德說。
孟祥德請纓上了一線,妻兒都很理解。孩子在作文中寫道:“我的爸爸是警察,雖然很久沒見他了,但是我知道他就在我身邊,一直在守護著我們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