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犧牲烈士事跡
你是否在尋找“疫情防控犧牲烈士事跡”?疫情防控犧牲烈士事跡體現怎樣偉大的精神!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疫情防控犧牲烈士事跡(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疫情防控犧牲烈士事跡(精選篇1)
(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貫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武漢大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畢業。生前為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發出防護預警,而被稱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診了一位82歲的女性患者,就診的疾病是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他說:“我們平時接觸患者也沒有做特殊防護,病人來的時候也沒發熱,我就大意了。不過,第二天也就是9號,她就發燒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懷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為CT顯示,她的癥狀是‘雙肺磨玻璃樣病變’,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現。而且,已經排除了常見病毒感染,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等情況。不過,因為醫院還沒有用于檢測確診病人的試劑盒,當時并沒有給她確診。她1月8號住院,我1月10號就出現了咳嗽癥狀。隨后他的病情也發展出現嚴重癥狀,并住進了重癥監護室。”
在住院期間他說:“疫情還在擴散,不想當逃兵。恢復以后還是要上一線。
疫情防控犧牲烈士事跡(精選篇2)
1、李文亮,男,滿族,1985年10月出生,遼寧錦州人,中共黨員,工作中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引發肺炎于2020年2月7日不幸去世,生前系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師。
2、2019年12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等陸續收治了一些不明原因肺炎病人。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張繼先向醫院報告了其接診3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情況,醫院將此情況上報武漢市江漢區疾控中心。當天,武漢市疾控中心安排給此3例病人做了流行病學調查和檢測。12月29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又報告發現4例來自于華南海鮮市場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武漢市衛健委組織專家團隊進行調查,當天晚上將相關病人轉診至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考慮到全市多家醫院發現類似病例,武漢市衛健委分別于12月30日15時10分、18時50分在系統內下發部門文件《關于報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況的緊急通知》《關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全面開展華南海鮮市場相關肺炎病例搜索和回顧性調查。該兩份通知分別于當天15時22分和19時許被人上傳到互聯網上。
3、2019年12月30日17時30分左右,李文亮醫生收到同事發給他的信息,17時43分,李文亮醫生以“李文亮武漢眼科”昵稱在微信群“武漢大學臨床04級”中轉發、發布“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在我們醫院后湖院區急診科隔離”等文字信息和1張標有“SARS冠狀病毒檢出〈高置信度〉陽性指標”等字樣的臨床病原體篩查結果圖片、1段時長11秒的肺部CT視頻。18時42分,又在該群發布“最新消息是,冠狀病毒感染確定了,正在進行病毒分型”“大家不要外傳,讓家人親人注意防范”。同時,類似信息也出現在其他微信群中。被人上傳到網上的武漢市衛健委兩份部門文件,與李文亮醫生等人轉發、發布的信息,引發關注和討論。
4、2019年12月31日13時38分,武漢市衛健委發布《關于當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說,“已發現27例病例”“上述病例系病毒性肺炎”,并稱“到目前為止調查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按照武漢市關于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武漢市公安機關依據傳染病防治、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規,以及市衛健委的情況通報,對在網上出現的轉發、發布SARS等傳染病信息情況進行了調查處置。2020年1月3日13時30分左右,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分局中南路派出所與李文亮醫生聯系后,李文亮醫生在同事陪同下來到該派出所。派出所副所長楊某安排負責內勤的民警胡某與李文亮醫生談話。經談話核實后,談話人員現場制作了筆錄。李文亮醫生表示,在微信群中發有關SARS的信息是不對的,以后會注意的,談話人員對李文亮醫生制作了訓誡書。李文亮醫生亦持有1份訓誡書,于14時30分許離開派出所。談話人員為內勤民警胡某和1名輔警,胡某在訓誡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和當天值班民警徐某的名字。實際上,徐某未參加談話。
5、此前,李文亮醫生在微信群里發的信息被人在互聯網上大量轉發之后,2019年12月31日上午,武漢市中心醫院有關領導和李文亮醫生進行了談話。李文亮醫生在談話中表示,他把未經核實的有關SARS等信息轉發到同學群中,目的是提醒群內同學注意防范。醫院讓李文亮醫生寫一份認識材料。至李文亮醫生生病住院前,其一直在醫院眼科醫師崗位照常工作。
6、2020年1月10日,李文亮醫生出現發熱,1月12日入住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病房,1月14日轉入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三病區,1月23日轉入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重癥監護室,2月7日不幸去世。
7、2019年12月9日,李文亮醫生從眼科門診輪轉到眼科病房工作。2020年1月6日,李文亮醫生收治了一名82歲的眼病患者。該患者1月7日發熱,后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于1月23日病逝。1月10日,李文亮醫生開始發熱,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8、1月12日,李文亮醫生在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二區住院,入院診斷為右眼急性結膜炎、肺部感染。1月14日,李文亮醫生雙肺感染加重,轉入呼吸三區病房。呼吸三區安排李文亮醫生住單間隔離,組織專人輪班護理,即時監測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給予呼吸支持和抗病毒、抗感染、化痰、護胃等對癥支持治療,使用激素和丙種球蛋白。1月15日至1月18日,根據李文亮醫生的病情,主診醫生適時調整有關藥物和治療方式。
9、1月19日,李文亮醫生間斷發熱。下午,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新冠疫情院內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查看李文亮醫生病情,提出治療意見。當晚,醫院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教授、武漢市新冠疫情救治專家組組長為李文亮醫生會診。
10、1月20日至22日,李文亮醫生沒有發熱,但喘氣癥狀仍然較重。1月15日、19日、20日、21日,新冠疫情院內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副組長等院內專家多次查看李文亮醫生病情并提出診療意見。
11、1月22日23時50分許,李文亮醫生如廁后出現喘氣、呼吸困難等癥狀,血氧飽和度下降至88%,經治療后癥狀稍緩解。主診醫生再次告知其病情較重,征得其同意后,于1月23日凌晨3時30分許將李文亮醫生轉入重癥監護室。
12、1月27日以前,武漢市包括市中心醫院在內的多數醫院不具備核酸檢測資質和條件。經設施改造升級后,1月27日武漢市中心醫院開始試運行核酸檢測。1月28日、1月31日,醫院先后兩次對李文亮醫生做了核酸檢測,第一次結果為陰性,第二次結果為陽性。1月31日,李文亮醫生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13、1月31日至2月3日,李文亮醫生無發熱,呼吸急促有一定緩解,但精神、食欲欠佳。2月4日中午,出現嘔吐,咳嗽頻繁,伴喘息加重,經治療后癥狀緩解。2月5日,李文亮醫生無發熱,但靜息狀態下仍有喘息、氣促,床邊胸片提示右側肺炎加重。2月6日,李文亮醫生肺部病變嚴重,且病情有進一步惡化風險。經院內專家組會診,建議轉到條件更為專業的后湖院區,經征得李文亮醫生及其家屬同意后,于18時20分許,由主診醫生和兩名護士陪護李文亮醫生轉院區。18時55分許,到達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
14、2月6日19時20分,李文亮醫生出現神志模糊,心率、血壓進行性下降,立即推注腎上腺素強心,開放血管通道積極補液擴容提升血壓。同時進行氣管插管,有創呼吸機維持呼吸,持續胸外按壓。21時30分,上體外心肺復蘇儀,輔助持續胸外心臟按壓,繼續進行心肺復蘇搶救,并給予積極的藥物復蘇。22時40分許,使用醫院從武漢亞心醫院借來的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俗稱“人工肺”)對李文亮醫生進行治療。經武漢市衛健委協調,北京協和醫院專家趕到搶救現場。2月7日凌晨2時58分,李文亮醫生心電圖呈直線反應,宣告臨床死亡。3時48分,醫院發布了李文亮醫生去世的消息。
疫情防控犧牲烈士事跡(精選篇3)
在全國上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役中,有那么一群人毅然奔赴抗疫前線,是他們的堅守和付出,筑起了一道守護人民健康的防護線。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新春伊始,一場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國大地。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沒有退縮,逆“風”而行,迎難而上,為抗擊疫情,奉獻力量,傳遞溫暖。他們義無反顧的“逆行”,是最勇敢的堅守,是最溫暖的守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點贊和致敬!
最美逆行者,肩負的是責任與擔當。責任重于泰山。面對疫情,廣大醫護工作者,寫下請戰書,按下鮮紅的手印,主動請纓,毅然奔向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公安干警、基層干部、運輸司機等,義無反顧,奮戰在防疫抗災戰場的第一線。他們手挽手、肩并肩,沖鋒陷陣,為抗擊疫情、穩定局面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他們都是最美、最帥的“逆行者”。正是這些最美“逆行者”,他們肩負起了責任,扛起身上的重擔,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最美逆行者,傳遞的是信心與力量。疫情面前,人心是最強大的力量。危險緊要關頭,最美“逆行者”迎難而上,挺身而出,這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救助,更是為社會傳遞著休戚與共、守望相助的力量與溫情,堅定廣大民眾的抗疫斗志和決心,樹立戰勝疫情的堅強信念。在這些閃閃發光的普通人身上,我們看到了愛的偉大、愛的力量,對所有人的一顆大愛之心。正是這些“最美逆行者”的實際行動,鼓舞了人們對抗疫情的信心,有了直面危險的勇氣和眾志成城的毅力。
最美逆行者,守護的是生命與希望。正是這些普通平凡的最美“逆行者”,用實際行動守護著我們的健康,守護著人民的安危,守護著城市的平安。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英雄”,病毒肆虐時,醫生、護士、警察……他們在默默奮戰,守護我們,護佑國家,他們無愧于新時代的英雄。疫情當前,是他們在危險之境中逆風而行,以自己的生命守護著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戰勝了恐懼,克服了困難,扛起了勝利希望,讓我們溫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勇敢逆行的他們,千千萬萬最美“逆行者”,譜寫了一曲感人篇章,一首首贊美詩歌。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最可敬的人,值得被所有人銘記、點贊。在這個不尋常的春節,讓我們守望相助,向最可愛的人致敬,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疫情防控犧牲烈士事跡(精選篇4)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發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今年的這個春節過得不平凡。
近日,我看到了一組醫務人員摘下口罩的照片,由于長時間佩戴醫用裝備,經歷了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很多人的臉頰都過敏紅腫了;有的為了搶時間救護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為避免交叉感染,女護士剪掉美麗的長發,剃成光頭;還有的鼻梁被口罩和護目鏡磨出了血,著實令人淚目、心疼。但深深的壓痕、疲憊的神態,擋不住醫者之美;堅毅的目光,依然透射著必勝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著防護欄探望幾天沒有回家的護士媽媽;有的還是20歲剛出頭的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便學著像前輩一樣,“以我所學,盡我全力”,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
多難興邦。無論面對洪水、地震、SARS疫情,還是遭遇金融危機、貿易摩擦,我們黨始終帶領全國人民,一往無前,不懈奮斗,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五千多年的中華民族,經歷過無數次大風大浪而不倒、瀕臨絕境而不亡,反而愈發強大,緣何?答案就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疫情發生后,北京年近八旬的老黨員、小湯山醫院設計者黃錫璆主動請纓赴鄂支援建設;湖南近300名醫務人員踏上援鄂征途,許多人在“請戰書”里寫下同一個理由:“我是共產黨員”……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有一群斗士心懷大愛,慷慨請戰,逆行而上,報名去抗疫一線:“我自愿報名參加醫療救助團隊”“我執行過抗擊非典、援非抗埃任務,經過實戰考驗,我申請加入防控疫情隊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勝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護理工作”……放棄和親人團聚的時光,無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沖鋒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計報酬,不畏生死,不講條件,這些閃爍著人性光輝、奮戰在抗疫戰場上的忙碌身影,匯聚成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中國力量!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戰場,是戰場就會有犧牲,這是常理。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披掛上陣,沖到最危險的抗擊疫情第一線;結婚剛一年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ICU年輕護士鄧甜甜,不顧家人的勸阻,義無反顧地趕赴武漢金銀潭醫院,她說:“作為黨員,必須沖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武漢“95后小護士”慷慨承諾;醫生父子隔防護玻璃彼此鼓勁打氣,是父子、更是戰友……于患者來說,“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危情時刻,白衣天使成了鋼鐵戰士;“迎著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后是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他們手挽手、肩并肩,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烏云遮不住太陽,陰霾終究將散開,唯努力不會被辜負。在這場正在博弈的戰“役”中,誰最美?誰最累?戰斗在一線的戰友同胞,拼搏在后方兄弟姐妹!我們有理由堅信:有以____的黨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上下的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迎來春暖花開、萬家祥和!
疫情防控犧牲烈士事跡(精選篇5)
17年薪火相傳,17年堅守初心,17年砥礪前行,17年頑強拼搏。17年前,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眾志成城、迎難而上,守護了2003年的春天,如今,還是不變的共產黨人,也必將迎來2020年的春暖花開……
賞浪漫櫻花、品楚遺風韻,武漢這座溫和而美好的城市在人們歡聚喜迎庚子年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疫情肆虐下,有一群人“逆向而行”,無畏出征。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擁有60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鐘南山告訴公眾“盡量不要去武漢”,自己卻義無反顧地沖到了最前端。“把所有人都換下來,共產黨員上!”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硬核”發聲,他們用親身行動詮釋著入黨誓言。“我是黨員,讓我來”,北京“小湯山”非典定點醫院設計者黃錫璆博士年過八旬,鄭重請戰赴武漢支援火神山醫院設計建設……
這些英雄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他們責任重大,他們使命光榮,哪里任務急難險重,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是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給了他們前行的勇氣和斗爭的力量。
回顧17年前,鐘南山“把重癥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在非典戰役中敢醫敢言,帶領人們走出噩夢;黃錫璆24小時完成小湯山非典醫院的設計圖,七個晝夜建成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級傳染病醫院;醫學博士劉維宇病重后要求在自己身上做試驗,誓言為抗擊非典病魔貢獻最后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盡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
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薪火相傳,17年前的那些堅毅的身影又再一次顯現,我堅信,那場偉大的勝利也必將接續而來,今日,戰“疫”必勝!
共產黨員,就是時刻準備著,當祖國召喚的時候,當人民需要的時候,全力以赴、沖鋒在前,用平凡之軀,筑防護堡壘,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國各地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們也在防控疫情斗爭中充分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聚焦我生活的重慶市璧山區,一面面旗幟正涌現出來。
“黨員多跑腿,居民少出門”,璧蘭河1號小區黨支部發動黨員身先士卒、免費提供“保姆式”生活服務,用黨旗筑起居民疫情防控的“安全墻”;“疫情不結束,每天都會走下去”,丁家街道三五村黨支部書記孫紹容每天步行10公里挨家挨戶排查疫情;身殘志堅,不失為民之心,失去右臂的殘疾黨員尚東田主動請戰,配合黨員干部在防控一線貢獻獨特的“一臂之力”……這一面面旗幟在祖國的廣闊大地上高高飄揚……
無論風雨滄桑,或是歲月斑駁,共產黨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雙手托舉起希望和美好。
我們堅信“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時刻必將到來;我們堅信“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的時刻就要到來;我們期待春暖花開時,相約櫻花樹下……
加油,武漢;必勝,武漢!
加油,中國;必勝,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