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始祖樸赫居世居西干
樸赫居世居西干(?-4年)是朝鮮半島三國時期新羅的始祖。公元4年,傳位于其子南解次次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新羅始祖樸赫居世居西干的生平,希望對你有用!
新羅古國始祖樸赫居世居西干的建國傳說
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衛氏朝鮮隕落后,大批衛氏朝鮮難民南遷到今韓國慶尚道的楊山村(양산촌)、高墟村(고허촌)、珍支村(진지촌)、大樹村(대수촌)、加利村(加利村)和高耶村(高耶村)六個村莊。前69年, 6個村莊的首領聚集在一起討論建立一個國家并推舉一名國王。這時,一束奇異的光從天空照在楊山林中的蘿井上。一匹白馬從天而降。高墟村的首領在奇光所到之處發現一個巨蛋。一個男孩從蛋中破殼而出。男孩身上發著光,樹林里的鳥兒和動物為之舞蹈。這個男孩就是后來的赫居世居西干。
高墟村的首領收養了這名男孩。在這男孩13歲大的時候,6個村莊的首領推崇該男孩為國王,定國號為徐羅伐(서라벌)。赫居世居西干后與龍女金氏完婚。
新羅古國始祖樸赫居世居西干的治世
據《三國史記》記載,前41年,赫居世居西干和閼英巡游新羅國,幫助新羅國民提高農業產量,被新羅人奉為二圣(이성)。
前37年,赫居世居西干在今韓國慶州建新羅國都金城(금성)。前32年,修建皇王宮。
前28年,樂浪入侵新羅。看到新羅人民豐衣足食,門不上鎖,樂浪人相謂曰 "此方民不相盜 可謂有道之國 吾儕潛師而襲之 無異于盜 得不愧乎" 乃引還。
前20年,馬韓首領要求新羅進貢。新羅當時派瓠公去了馬韓。由于沒有帶貢品,馬韓首領非常惱火。瓠公于是指責馬韓的無禮。馬韓首領決定將瓠公處死,但得到周圍人的阻攔。瓠公后來被允許回到新羅。
前5年,東沃沮遣使到新羅。 赫居世居西干贈送了20匹馬.
新羅古國的簡介
新羅于6世紀初制定國號,取"德業日新,網羅四方"之意。(參見《三國史記》"卷四智證麻立干四年"條)新羅是日本最早這樣稱呼斯盧的,他們當時自然不會是這樣認為的,但是1145年寫成的《三國史記》這樣詮釋也是表明了作者是深受漢族文化影響的。
朝鮮三國時期國家。初名徐羅伐,又名斯羅期盧。公元4世紀由三韓的辰韓斯盧部所建,統治地區先在朝鮮半島東南部,后擴至整個大同江以南地區。都城為金城(今慶州)。935年被高麗所滅。公元前后,斯盧部落以金城為中心,聯合六部組成部落聯盟,酋長由樸、昔、金三氏擔任。4世紀中葉起,樸、昔二姓不再擔任首領,王位由金姓世襲,王權逐漸得到加強。4世紀末新羅經常受倭軍侵擾。402年,高句麗驅逐倭軍,將新羅置于自己的庇護之下。505年,新羅實行州、郡、縣制。520年,頒布律令,始定有尊卑差別的百官服色,實施嚴格的身份制度,進一步完善國家體制。528年,朝廷許可佛教傳播,借佛法說教加強王朝的思想統治。532~562年,新羅先后統一本加耶(又稱金官加耶,今金海地區)和大加耶(今高靈地區)弁韓人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東江流域。為與高句麗爭雄,新羅與百濟結盟。于551年占領漢江上游地區。并于553年又攻占百濟的漢江下游地區。遂乘勢沿東海岸北上,將其勢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鏡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羅的擴張招致高句麗和百濟的不斷進攻。新羅處境危急,吁請唐朝出兵干預。唐朝在新羅的配合下,于660年滅百濟,再于 668年滅高句麗。百濟、高句麗滅亡后,新羅統一大同江以南地區,大同江以北直到遼東則歸唐朝管轄。至此,原三韓部落地域完全統一于新羅,并在北界略有擴展。
新羅據有西海岸的仁川灣,便于直航中國。從 4世紀末起,先后與前秦、南齊、梁、北齊、陳、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國文化。使用漢字并創造用漢字標音的"吏讀文"。682年,新羅設立國學,讀《論語》。《禮記》等書。包括僧侶在內的新羅留唐學生很多,其中學有所成者不少。慧超的《往五天竺傳》、崔志遠的《桂苑筆耕》,都是在中國流傳久遠的著作。新羅早期有債奴,"息谷米于人,償不滿,庸為奴婢。"新羅的部曲縣,是強制戰俘等集中居住和從事特種勞役之處。"部曲民"實際上是一種被征服的部落奴隸。新羅的其他奴隸史載不詳。5世紀后,鐵器廣泛使用,牛耕普及,禁止人殉。生產迅速發展。654年,新興貴族掌權,實行一系列改革,把大量土地和牧場分給新興貴族,實行采邑分封,后又曾實行祿邑制和丁田制。新羅后期,王族間因爭奪王位,戰亂頻繁,民不堪命,紛紛起義。896年,赤褲軍曾攻打到王都西部。在這一形勢下,弓裔、軍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義軍中,并攫取了領導權。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全州)建后百濟, 901年,弓裔在松岳(今開城)建后高句麗,形成后三國分立的局面。918年,弓裔部將王建取代弓裔,創建高麗王朝,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后百濟。朝鮮半島為高麗王朝所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