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哲學貢獻
在哲學界,幾伊曼努爾·康德的名聲很大,他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那么康德哲學貢獻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信息。
康德哲學上主要有什么貢獻
而康德哲學貢獻最大的就是他提出的三大批判,也就是《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本書中的體系,分別回答了哲學上不同方面的不同為題。
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回答的主要問題是:這個世界上,有哪些懂事我們是能夠知道,能夠了解,并通過自身弄清楚他的原理。關于這個問題,康德給出的解答是,我們所能了解的東西就是自然科學能夠讓我們認識的東西,當人哲學只能作為幫助我們學習知識,并使之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
《實踐理性批判》則是《純粹理性批判》所闡述的哲學的結果及目的。通常所說的“實踐理性”,也就是認為實踐主體存在的自我意識,對于其理性的“批判”,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所遵循的道德行為的“意志”的本以及所遵循的原則。這本書分為“純粹實踐理性的原理論”和“純粹實踐理性的方法論”兩個部分。其存在的最主要異議就是它突出了人的主體性問題,同時還強調了人格的尊嚴與崇高,表達出了強烈的以人為本的精神所在。
《判斷力批判》則回答了我們最想要了解的東西,也就是什么是我們可以抱有希望的?對此他給出的解釋是道德如果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就需要假定上帝的真實存在,同時認為生命結束并不是一切事物的終結。
這三個方面的提出,以及相應給出的回答,就是康德哲學的最主要貢獻。
康德的美學思想是哪些
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學家,古典哲學的開創者,是唯心主義與康德主義的開啟者,在西方思想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那么康德的美學思想又有哪些內容呢?
康德的美學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領域,一是在對美的分析方面,二是在對崇高的解析方面,三是在對藝術美的討論上。
在對美的分析上,康德認為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萬物都有其美的地方,而人的美在于心靈。美是人心的影射,而道德是人生存的工具。美是藝術瑰寶,能讓人擁有細致入微的性格,越是細致,他的世界觀就越開闊,對世界的貢獻越大。美本身沒有魔力,美的創造來自其內心高尚的道德動機,而這種動機被人道主義化了。這種人道主義化了的高尚的道德動機充滿了對人個體的尊重,所以美才能夠體現道德的純潔和人道主義的精神。
在對崇高的解析上,康德認為崇高是美的一種表現。崇高是主體與客體出現相互沖擊力的一種形態,譬如雷鳴閃電,波濤洶涌。在人的面前,這些東西很強大,但是人在這些東西面前沒有退縮,這就出現了崇高的感覺。這種感覺夾雜著恐懼與害怕,但也充滿了勝利的愉悅感。康德認為,這就是崇高。
在對藝術美的討論上,康德認為,藝術依附于美,依賴于道德。藝術的在于它的獨特性,因此藝術無法傳授,即藝術具有不可復制性。自古以來,藝術的表現只能來自于天才,這種天才不會遵循特定的法規,而是去破壞所謂的規則。這種環境創造的才是獨特的藝術品。康德認為,科學需要勤奮,而藝術需要的是天才,靈感是無法模仿的。
康德啟蒙運動的作用
在經歷了最初的文藝復興之后,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時候,歐洲再次展開了一場關于反對教會,反對封建主義的思想文化解放運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啟蒙運動,這次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之后的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為其做了相關的宣傳,同時還奠定了相應的思想基礎。那么康德在啟蒙運動中有什么作用呢?
在這次啟蒙運動中,康德率先提出了給活動的核心的,也是最本質的就是人應當通過自我的獨立思考,從而進行立項的判斷,而不是受外界的影響,被外界干預。當然他還注重強調人的中要想,認為人就是人,不是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目的達成的工具,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人非工具”。另外還有的就是他所說的主權是屬于人民的,是普通大眾的,平等、自由是人類生來就被賦予的權利,在擁有這些權利的同時,還應該要有自律,人們被賦予的平等和自由存在于一個被約束的范圍內,這個約束力就是國家的法律。
作為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康德的貢獻不僅僅是這三個層面,還有他提出的批判主義,以及自由,作為他哲學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的自由,以及道德法則對其自由的認識根據,也就是之前又提到的約束我們的力量等,對于這些思想的運用,以及對其的延伸和探討,對啟蒙運動的展開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