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歷史過程2021
法國歷史,法國發現的最早人類遺跡大約200萬年以前。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法國歷史過程。歡迎欣賞閱讀。
一、法國歷史簡介
法國歷史,法國發現的最早人類遺跡大約200萬年以前。公元前1000年,凱爾特人在法國定居。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高盧人總督愷撒占領了全部高盧,從此受羅馬統治達500年之久。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征服高盧,建立法蘭克王國。10世紀后,封建社會迅速發展。1337年英王覬覦法國王位,爆發“百年戰爭”。初期,法國大片土地被英侵占,法王被俘,后法國人民進行反侵略戰爭,于1453年結束百年戰爭。
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發展,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廢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國。1848年2月爆發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1年路易·波拿巴總統發動政變,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國。1870年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后,于1870年成立第三共和國直到1940年6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至此第三共和國覆滅。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國軍隊殘酷鎮壓。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遭德國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臨時政府,戴高樂擔任首腦,1946年通過憲法,成立第四共和國。1958年9月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
二、早期歷史/法國歷史
史前時期
遠古時期,在法國的土地上就有人類居住,盡管歐洲不能與非洲的考古記錄相比,因為非洲發現了400萬年以前的人類遺跡,而在法國發現的人類祖先的遺跡則是200萬年以前的。特別是在法國發現的直立人類的生物遺跡大約是屬于50多萬年以前的;然后發現的是穴居人,他們出現在公元前10萬年,特點是身材矮小粗壯,頭顱碩大,面部多皺紋,五官突出。直到公元前4萬年時才發生變化——其原因完全不得而知——誕生了現代意義上的人類。
在法國發現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各個時期相當系統的人類文化遺跡,包括30~40萬年前的人類頜骨化石,法國西南部拉斯科等地洞穴里約2萬年前的人物雕刻和動物壁畫,法國西部的3000~4000年前布列塔尼巨石墓碑和土墳,以及各種式樣的生產工具與藝術創造。
凱爾特人時期
公元前1000年左右凱爾特人自中歐山區遷居于法國境內。對于這一時期的歷史,第一個觀點,在地中海文明的影響下,社會發生了逐漸的變化,外來民族逐漸擴散。第二個觀點,凱爾特侵略了原住民的領土,這些原住民從前史一直到凱爾特人的來臨前,變化很小。而實際上既發生了漫長的文化擴散過程,也發生了凱爾特人的入侵(前500年至前2世紀)。
一部分凱爾特人從內陸地區越過萊茵河進入法國東北部,在塞納河以北,阿登山區以西和以南的地區定居。公元前500年以后,法國已成為凱特人主要的居住地區。之后他們曾經一度廣泛分布在歐洲大陸上,先后征服了今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區。
鼎盛時期的凱爾特人占據著大片土地,幾乎可與后來的羅馬帝國媲美。然而,他們最終沒能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
羅馬時期
古羅馬人把居住在現法國、比利時、瑞士、荷蘭、德國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凱爾特人統稱為高盧人,把高盧人居住的地區稱為高盧。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侵入高盧,征服高盧南部,建立了納爾博南西斯行省。公元前58~前51年,高盧的其余部分又為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率領的羅馬軍隊所征服。屋大維統治時,把高盧分為4個行省。公元1世紀末~2世紀,高盧經濟繁榮,農業、紡織業、冶金業均有發展。城市中點綴著羅馬式的建筑物,如神廟、凱旋門、競技場和劇場,羅馬式公路貫穿高盧全境。奴隸制莊園廣泛流行。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統治時期(公元41~54年),高盧地方貴族開始進入元老院,逐漸和羅馬統治階級合流,促進了高盧的同化。高盧人民在羅馬的重稅政策和高利貸的壓榨下,生活艱難,幾次起義。3世紀,羅馬奴隸制度危機波及高盧,引起高盧商業和手工業衰落,城市凋敝,并不斷遭到日耳曼部落的襲擊。曾經一度脫離羅馬帝國獨立。
外族入侵
5世紀初,高盧形勢急劇惡化,勃艮第人侵入萊茵河西岸。418年,西哥特人以帝國同盟者身份獲得高盧西南部阿基坦。486年法蘭克人(位于萊茵河下游的日耳曼人的部落聯盟)征服高盧北部。6世紀中葉,法蘭克人統治整個高盧后改稱法蘭克,并建立法蘭克王國,高盧之名遂廢。
法蘭克王國/法國歷史
墨洛溫王
法蘭克王國是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國,羅馬人稱之為的日耳曼人,居住在古代的中歐和東歐,自稱德意志人(Deutsche),羅馬帝國后期(公元3—5世紀)分布在萊茵河以東的日爾曼各部族,主要包括法蘭克人,倫巴德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汪達爾人等,以及遷到多瑙河下游和黑海北岸的哥特人。4世紀末,日耳曼人各部族在來自東方的匈奴人的壓力下,相繼卷入了歐洲民族大遷徙的洪流,從北方多瑙河一帶不斷進入羅馬帝國境內,從而加速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日耳曼人相繼建立起一系列王國,包括:419年,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國(714年亡于阿拉伯人);439年,汪達爾人在北非建立汪達爾王國(534年亡于拜占庭帝國);568年,倫巴德人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倫巴德王國(774年亡于法蘭克王國);盎格魯、撒克遜人進入不列顛,建立英格蘭王國。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是法蘭克王國。
法蘭克人是日耳曼人強大的一支部落,3世紀南遷進入高盧(今法國南部)東北,定居于萊茵河下游地區。481 年,克洛維繼部落酋長后開始全力擴張,消滅了法蘭克其他勢力。486年法蘭克人在克洛維一世的帶領下戰勝羅馬帝國在北部高盧的最后統治者西格里烏斯(位于今皮卡第大區的蘇瓦松王國的統治者),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并且以自己祖父的名字將王國命名為墨洛溫王朝。
這里插一句,按照一些傳說和小說《達芬奇密碼》的觀點,在當年耶穌基督受難后,他的妻子抹大拉的瑪利亞帶著他們唯一的血脈——女兒莎拉逃難,在法國南部登陸,與法蘭克部落的人聯姻,因此墨洛溫王朝實際是耶穌的直系后裔。
最初克洛維本來只不過是眾多法蘭克小國王中的一個,接受羅馬管理,而后則不斷壯大,491年,征服圖林根,496年征服阿拉曼尼人,500年,克洛維征服第戎,507年戰勝了圖盧茲的西哥德王國,將其趕往比利牛斯山以南(如今的西班牙)并趁機占領了今阿基坦的大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