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時事歷史熱點分析
2015年高考歷史的熱點你們還記得有哪些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8高考時事歷史熱點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2018高考時事歷史熱點分析
觀點:關于資本主義萌芽與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之間的關系的爭論
【分析】關于資本主義萌芽與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之間的關系,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林增平認為:“中國封建社會內部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沒有得到如同西方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歷史條件,因而發展微弱。近代資本缺乏原來的手工工場作為發展的基礎,中國新興的近代企業,絕大部分是從無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業成套地移植過來的。”
李新認為:“中國民族資本近代工業,主要不是在手工工場的基礎上產生的,而是外國資本主義侵入中國,促使中國封建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后,直接從外國輸入機器創辦起來的。由手工業工場主投資興辦近代工業或是在手工工場基礎上進一步采用機器生產的為數極少。”
吳承明認為:“中國的資本主義不是從西方移植來的,中國近代工業的建立與資本主義萌芽有一定的延續繼承關系……第一家民族資本的近代工業上海發昌機器廠,原來也是一家工場手工業。”他承認有些傳統手工業在鴉片戰爭之后,受到帝國主義商品侵略的破壞。但他強調說,這種破壞是被夸大了。其實這種破壞,主要是在沒有資本主義萌芽的農村家庭手工業方面,而不是在獨立手工業方面。在清代前期已有資本主義萌芽的十幾個手工業行業中,只有踹布和刨煙絲兩個行業在鴉片戰爭后被外國商品代替了,其余都維持下來,并有九個向機器工業過渡,它們代表資本主義萌芽的主流。
【點評】在我們通常的認知中,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與近代資本主義不是繼承的關系,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入侵阻斷了中國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歐風美雨”對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生有兩種作用:一是破壞,它在使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過程中,也毀掉了原來的資本主義萌芽;二是促進,它在客觀上為中國資本主義產生創造了有利條件,包括市場、勞動力和資金。鴉片戰爭后,西方各國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國,特別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商品輸入量激增。由于西方使用大機器生產,其商品價格非常低廉,農民就出賣糧食、棉花等農產品,買回自己所需要的布匹或其他手工業品,這樣在全國就出現了專門生產糧食、棉花和其他經濟作物的地區。同時,外國資本主義企業和洋務派企業的利潤,又吸引人們投資于近代企業,這就為中國資本主義企業的產生提供了資金。另外中國資本主義企業創辦時所用的機器設備甚至于原料都是從外國進口的,技術方面也仰仗于外國。所以,一般來說,我們認為,近代資本主義是“歐風美雨”的產物。但是在具體的答題過程中,要看清材料觀點,按照材料要求答題,而不能想當然。
2018高考時事歷史熱點點評
觀點:對洋務運動的看法
【材料】當時中國的工業革命已經起步了,1865年到1890年間,上海建立了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南京建立了金陵機器制造局,開辦了洋學堂,后來,蘭州織呢局、上海機器織布局成立,京師大學堂設立,各省也開辦了洋學堂。再后來,海軍衙門設立,購置軍艦,設立南北電報局、開平礦務局和湖北漢陽槍炮廠,國家開始步上機械化和工業化的軌道,整個國家的發展態勢良好,洋務運動非常成功。 ——張英、趙蕾、張怡徽《中國故事:18世紀的成功和19世紀的失敗》
【問題】材料認為近代中國的“洋務運動非常成功”,對此談談你的認識。
【點評】材料過于夸大了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洋務運動雖在軍事、科技、經濟、教育等方面學習了西方,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強”和“求富”的目標,推動了中國近代化,但其以“中體西用”為指導思想,未從根本上動搖封建統治,其主觀目的雖是維護清朝統治,但改變不了最終失敗的命運。對洋務運動的評價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