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朝的歷史地位
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中華大地上曾出現過一個強盛的王朝,它古老而輝煌,在它所統治下的中國,屹立于世界之顛.它就是漢王朝.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王朝的歷史地位,希望能幫到你。
一、漢朝簡介
漢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后出現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其具有代表性,扮演了承先啟后的重要關鍵地位。
漢朝分為西漢(前202年-9年)與東漢(25年-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合稱兩漢;亦有以東漢與西漢的首都代指,合稱兩京。西漢為漢高帝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其間有王莽短暫自立的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
漢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因國都的不同而分為西漢和東漢,西漢開國皇帝為劉邦,(今江蘇沛縣人)因國都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在東漢國都洛陽的西面,故稱西漢。西漢共有14個帝王,包括呂后和昌邑王劉賀。所附的淮陽王劉玄,敗降后被勒殺。 亦有以西漢與東漢的首都代指,合稱兩京。是繼秦朝之后強盛的大一統帝國。漢代被稱為“炎漢”。又因皇帝姓劉而稱“劉漢”。前202年高祖劉邦建漢,定都長安。文景之治后,漢武帝進一步推動大一統事業。
公元九年,王莽篡奪政權,西漢結束。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開創了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萬國來朝。漢朝時期,許多人將漢朝和約略同時期歐洲的羅馬帝國并列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及強大帝國。其疆域鼎盛時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東至臨屯郡,西至蔥嶺。西漢平帝時期#(公元元年),全國人口達6000萬左右。[6]且文化的統一,為中華民族兩千年的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中華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華夏族因此逐漸被稱為“漢族”。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
二、漢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
漢朝由劉邦所建,歷時四百多年,是中國歷史上歷時最久的封建王朝.秦亡后,項羽分封天下諸侯,劉邦被封為漢王,后來劉邦統一天下后,便使用"漢"為國號.
那么,漢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有何地位呢?
一),在漢王朝時期,漢族正式形成.
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主體.黃帝在阪泉大戰中打敗了炎帝,之后,兩部落結為聯盟并攻占了周邊的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從周朝開始,境內各民族各部落不斷融合,形成了黃河流域的華夏族和淮河,泗水,長江和漢水流域的楚族.漢朝時,中國版圖空前擴大,并以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和楚族為核心,融合了羌,匈奴等部落.至此,漢族正式形成.
二),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鼎盛的封建王朝.
漢朝雖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封建王朝,但它卻存在了四百余年,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強盛王朝.這與它雄厚的國力是分不開的.漢朝的鼎盛表現在多方面上:
1,經濟方面:漢朝統治時,除了匈奴屢犯北方邊境外,天下局勢相對穩定.這就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環境."文景之治"時,漢朝的經濟有了巨大發展;漢昭帝時,漢朝的經濟達到了全盛.而當時的世界,僅有兩大強國,除了漢朝,另外一個,就是西方的羅馬.那漢朝與羅馬究竟誰的經濟更強呢?一般人總會認為兩者差不多,可他們往往會忽視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社會制度的不同.中國在戰國時期出現了封建制度,并在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后正式確立.而歐洲則是在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才進入封建社會的,兩者相差六七百年.因此,對于已進入封建社會的漢朝來說,羅馬只是一個落后的奴隸制國家.所以可得出結論:在經濟上,羅馬不如漢朝,漢朝的經濟實力最強.
2,軍事方面:漢朝軍隊是一支戰斗力極強的軍隊.他幾乎將游牧民族的彪悍和中原傳統的軍事理論和戰術發揮到了極限.成為了一支令各國都畏懼的勁旅.匈奴是漢朝北方一個游牧民族,其軍事實力與其他各國相比要稍強,并曾橫行歐洲.漢武帝時期,為了消滅北方的這一心腹大患,武帝曾多次派大衛青,大司馬兼驃騎霍去病討伐匈奴.使漢朝在軍事上達到全盛.同樣是匈奴,在西方,羅馬軍隊遭到了慘敗;在東方,他們卻倒在了漢軍的鐵蹄之下.這足以說明漢朝的軍事實力是最強的,在中國軍事史上也是極度輝煌的.
3,文化與宗教方面:如果一個國家能夠長治久安,那它的文化事業就會不斷向前發展.漢朝亦是如此.在文學方面,漢朝人繼承了先秦的文學體系,并自成一派,對中國的文學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在科學方面,漢朝在天文,數學,醫學等方面上的成就,推動了中國的科學發展進程;在思想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在中國流傳了兩千多年,并成為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在宗教方面,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產生,使中國古代的宗教形成了新的格局.
總之,漢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封建強國,它曾是屹立在世界東方的一頭雄師,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塊瑰寶.所以說,漢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是極高的.
看了漢王朝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