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與馬革裹尸介紹
馬援為隴右軍閥隗囂的屬下,甚得隗囂的信任。后歸順光武帝劉秀,為劉秀統(tǒng)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馬援與馬革裹尸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馬援與馬革裹尸介紹
東漢初的名將馬援,英雄善戰(zhàn)為東漢王朝的創(chuàng)建立下汗馬功勞。后來,他又率兵平定了 援邊境的動亂,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劉秀封為伏波。
過了三年,馬援從西南方打了勝仗回到京城洛陽,親友們都高興地向他表示祝賀和慰問。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平時以有計謀出名,也向馬援說了幾句恭維話。不料馬援聽了,皺著眉頭對他說:“我盼望先生能說些指教我的話。為什么先生也隨波逐流,一味地對我說夸獎的話呢?”
孟翼聽了很尷尬,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才好。馬援見他不說話,繼續(xù)說道:“武帝時的伏波路博德,開拓了七個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數(shù)百戶。我的功勞比路小得多了,卻也被封為伏波,封地多達三千戶。賞過于功,我怎么能長久保持下去呢?先生為什么不在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馬援見他還是不說話,便繼續(xù)說下去道:“如今,匈奴和烏桓還 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戰(zhàn),提出當個先鋒,作一個有志的男兒。男兒應該戰(zhàn)死在邊疆荒野的戰(zhàn)場上,不用棺材斂尸,而只用馬的皮革裹著尸體回來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
孟翼聽了,深為馬援豪邁的報國熱情所感動,不禁真誠他說道: “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馬援不說空話,在洛陽僅呆了一個多月,匈奴和烏桓又發(fā)起侵襲,他主動請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戰(zhàn)。
建武二十四年,武陵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相單程率眾發(fā)動叛亂,光武帝派兵去征討,結(jié)果全軍覆沒,急需再有人率軍前往。光武帝考慮馬援年紀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馬援見沒有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說: “我還能披甲騎馬,請皇上讓我?guī)Пグ伞?rdquo; 說罷,當場向光武帝表演了騎術。光武帝見他精神矍鑠,矯健的動作不減當年,便批準了他的請求。 于是,六十二歲的馬援又領兵遠征武陵、五溪蠻夷。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馬援受阻于壺頭山(今湖南沅陵縣城壺頭山),水急,船難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於軍中,應了他當年“馬革裹尸”的誓言。
馬援人物評價
劉秀:瞿鑠哉是翁也!
孟冀:諒為烈士,當如此矣。
朱勃: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觸冒害氣,僵死軍事,名滅爵絕,國土不傳。
呂種:馬誠神人也!
葛洪:鄧禹馬援田間諸生,而善於用兵;蕭何曹參不涉經(jīng)誥,而優(yōu)於宰輔,爾則知人果未易也。
范曄:①馬援騰聲三輔,遨游二帝,及定節(jié)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愿,蓋為千載之遇焉。然其戒人之禍,智矣,而不能自免于讒隙。豈功名之際,理固然乎?夫利不在身,以之謀事則智;慮不私己,以之斷義必厲。誠能回觀物之智而為反身之察,若施之于人則能恕,自鑒其情亦明矣。②伏波好功,爰自冀、隴。南靜駱越,西屠燒種。徂年已流,壯情方勇。明德既升,家祚以興。
王由禮:二帝已馳聲,五溪還總兵,受詔金鞍動,論功銅馬成,唯稱聚米勢,無慚薏苡情,雖謝云臺影,猶傳千載名。
劉禹錫: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壺頭。漢壘磬鼯斗,蠻溪霧雨愁。懷人敬遺像,閱世指東流。自負霸王略,安知恩澤侯。鄉(xiāng)園辭石柱,筋力盡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馬少游。
劉祁:馬援書誡兄子,使之效龍伯高,無效杜季良,所為則善矣。雖然,杜季良仇人訟書引援誡為證,竟免官,而梁松、竇固因之被難,梁松由是恨援,死后構(gòu)陷,至妻子不敢歸葬。若是,則初時戒子侄好議論人長短,而不知先以此陷于禍也,悲夫。
徐鈞:還書萬里誡諸郎,毀譽翻成悮季良。說道謹言元不謹,謗招薏苡亦堪傷。
看了“馬援與馬革裹尸介紹”還想看:
1.描寫歷史英雄人物的成語
2.馬革裹尸典故由來大全
3.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誰
4.馬援馬超有什么關系
5.馬革裹尸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