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的歷史評價
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門望族,世代擔任州郡的重要官職,在當地影響很大,威望頗高。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允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王允的歷史評價
郭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
何進、袁隗、楊賜:“夫內視反聽,則忠臣謁誠;寬賢矜能,則義士厲節。是以孝文納馮唐之說,晉悼宥魏絳之罪。允以特選受命,誅逆撫順,曾未期月,州境澄清。方欲列其庸勛,請加爵賞,而以奉事不當,當肆大戮。責輕罰重,有虧眾望。臣等備位宰相,不敢寢默。誠以允宜蒙三槐之聽,以昭忠貞之心。”
馬日磾:“王公其不長世乎?善人,國之紀也;制作,國之典也。滅紀廢典,其能久乎!”
《后漢書·王允傳》:“士雖以正立,亦以謀濟。若王允之推董卓而引其權,伺其間而敝其罪,當此之時,天下懸解矣。而終不以猜忤為釁者,知其本于忠義之誠也。故推卓不為失正,分權不為茍冒,伺間不為狙詐。及其謀濟意從,則歸成于正也。”“子師圖難,晦心傾節。功全元丑,身殘余孽。時有隆夷,事亦工拙。”
呂祖謙:“茍得為之,孔孟之所屑為也。王允、謝安之于漢晉是也。”
陳普:“事成一讓一矜功,一吉分明對一兇。青瑣門前招不去,相期猶不負林宗。”
宋賢:“屈膝家妓為漢君,宣平樓下毀奸臣。可憐定國安邦志,血污鋒芒哭萬民。”
鐘敬伯:“王司徒身為社稷計,生除國賊,死纖國難,忠義激烈,可謂生為漢臣,死為漢鬼者矣。”
李光地:“自古守節秉義,而才不足以濟者,豈少乎,漢李固、王允,晉周顗、王導之徒是也。”
錢大昭:“自王允有一歲不可再赦之議,且欲盡誅涼州人,于是李傕等遂蟻聚蜂屯,至于敗壞不可收拾。卒之允既誅死,漢遂以亡。故吾謂漢室之亡,不亡于賈詡,而亡于王允之一言也。允雖有誅卓之功,實為漢室之一大罪人矣。”
《三國演義》:“王允運機籌,奸臣董卓休。心懷家國恨,眉鎖廟堂憂。英氣連霄漢,忠誠貫斗牛。至今魂與魄,猶繞鳳凰樓。
王允怎么死的
王允除掉董卓后,大赦天下,百姓稱快,董卓部將李榷 郭汜 樊稠 張濟上表求赦。王允不準。四人在賈詡的建議下,以為董太師報仇為名,起西州大軍二十五萬。兵犯長安。不數日攻破長安。呂布戰敗出走。朝廷大臣死于國難者數十人。天子登宣平樓安撫。四人要求必殺王允。天子不忍,王允從宣平門跳下,厲聲罵賊。李榷 郭汜大怒。手起殺之。
看了“王允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蔡邕的歷史評價
2.王允除董卓
3.歷代對呂布的評價
4.正史中的呂布是什么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