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是哪八王 八王之亂事情經過
八王之亂是哪八王?八王之亂,是中國魏晉朝代的一次重要紛爭。經過八王之亂,中國的歷史又開啟了新的一頁。八王之亂中,死傷無數。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八王之亂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八王之亂是哪八王
1、楚王司馬瑋。他是司馬衷同父異母的弟弟。賈皇后聯絡司馬瑋,讓司馬瑋發兵,對楊家來了個突然襲擊,滅掉了楊家,后來賈南風皇后又利用他殺了司馬亮,之后又把他殺了;
2、汝南王司馬亮。原本是賈南風皇后請來控制西晉朝廷局面的,后來因為野心太大,于是,賈南風利用司馬瑋殺了司馬亮;
3、趙王司馬倫。利用賈南風殺害太子的機會,聯絡別的王爺,誅殺了賈南風一黨,之后司馬倫自己登基稱帝,很快招來別的王爺反對,從他開始,西晉皇族的內戰拉開了序幕,后來在司馬囧等人討伐下,兵敗自殺;
4、齊王司馬囧(這名字叫的藝術),原本和司馬倫合伙修理賈南風,后來惱怒司馬倫做皇帝,于是發兵討伐司馬倫。后在和司馬乂的較量中兵敗被殺;
5、成都王司馬穎。和司馬囧一起討伐司馬倫,后被司馬越所殺;
6、河間王司馬颙。和司馬囧一起討伐司馬倫,后被司馬越所殺。
7、長沙王司馬乂,在司馬囧打敗司馬倫,獨霸朝綱后,起兵反對司馬囧,后被司馬越用火烤死;
8、東海王司馬越,八王之亂中,唯一的幸存者。
“八王”的傳記
司馬瑋(271—291年)西晉宗室。字彥度,晉武帝第五子。初封始平王,后徙封于楚。楊駿被殺,汝南王司馬亮輔政,賈皇后惡亮又忌瑋,乃使惠帝為詔,密令瑋殺亮。賈皇后又使惠帝為詔,言楚王矯詔害亮,且欲誅朝臣,圖謀不軌,被下廷尉,遂斬之。
司馬越(?~311年)西晉宗室。字元超,高密王泰次子。因討楊駿有功,封于東海郡。永康初中書令。及宗室諸王混戰,越率諸侯及鮮卑等步騎迎惠帝返洛陽,詔為太傅錄尚書事。懷帝即位初,委政于越,后帝親理萬機,越不悅,求出藩,鎮許昌。繼還洛陽,誣帝舅王延為亂,殺之,由此大失眾望。后又請討石勒,屯于項。越不臣之跡,四海所知,加之當時經濟破壞嚴重,動亂迭起,上下分崩離析,禍結彌深,遂憂懼成疾,卒于項。其部下欲還葬東海,石勒追及,焚其柩。
司馬穎(279—306年)西晉宗室。字章度,晉武帝第十六子。太康末被封為成都王。齊王同討越王倫,穎發兵應之。倫被殺,伺輔政,驕侈無禮,故詔穎輔政,而穎猶讓不就。同敗,穎在鄴懸執朝政,事無巨細,皆就鄴諮之。其恃功驕奢,百度廢弛,甚于同時。穎恐長沙王乂在京勢大,乃與河間王頤謀,發兵伐京師。乂被執后,頤廢太子覃,穎被立為皇太弟,作為儲副。但穎驕侈日甚,討者四起,不得已,被廢歸藩。后惠帝遣人捕穎,范陽王司馬幽穎于鄴,遇械暴死?長史劉輿見穎在鄴地勢大,慮為后患,偽令人為皇上之使者,稱詔夜賜穎死。
司馬乂(276—303年)西晉宗室。字士度,晉武帝第六子。初封為長沙王。楚王司馬瑋被殺,乂因與瑋為同母弟、而被貶為常山王,頃之,復•本國。乂見齊王司馬同專權,曾言于成都王司馬穎,希望穎能維護先帝之業。及河間王司馬頤將誅同,傳檄以乂為主帥,乂率左右,連戰3日,終于斬同。頤本以乂弱同強,希乂為同所擒,然后以乂為借口宣布四方共討之。趁此廢掉惠帝,立成都王穎,己為宰相,專制天下。但事與愿違,其計不果,乃暗使人襲乂,乂并誅之。頤、穎同伐京都,連戰數月不休,乂斬獲穎軍六七萬,久戰糧乏,東海王司馬越收乂送金墉城被殺。
司馬冏(?一302年)西晉宗室。字景抬,父攸死,襲爵為齊王。初,趙王倫密與相結,廢賈皇后,以功轉游擊。同以位低不滿,起兵誅倫,且遣使告成都、河間、常山、新野四王,傳檄天下。及倫被廢,惠帝復即位,拜同大司馬加九錫之命,如司馬懿輔魏故事。同輔政,沉于酒色,不入朝見,選舉不均,惟寵親信,海內失望,被長沙王乂所殺。
司馬倫(?一301年)西晉宗室。字子彝,司馬懿第九子。初封為安樂亭侯。司馬炎稱帝,封瑯邪郡王,后改封于趙。為賈皇后所親信,曾參與謀害愍懷太子,不久又矯詔廢賈皇后為庶人,控制惠帝,獨攬大權,一如司馬懿輔魏故事。倫素庸下,不知書,無智策,所共立事者皆邪佞之徒,惟競榮利,無深謀遠略。淮南王允起兵討之,被倫所滅。既而矯作禪讓之詔,廢掉惠帝,改元建始,濫肆封侯,以茍且之惠取悅人情,以至于府庫之儲不充于賜,金銀冶鑄不給于印,故有白版之侯。時齊王冏、河間王颙及成都王穎傳檄討倫,大戰助余日,死者10萬,倫敗,被賜死。
司馬亮(?一291年)西晉宗室。字子翼,司馬懿第四子。仕魏為東中郎將,討諸葛誕失利,免官。不久,出監豫州諸軍事。司馬炎稱帝,封扶風郡王,邑萬戶,都督關中雍涼諸軍事。時宗室殷盛,無相統攝,以亮為宗師,使其管理宗族事務。咸寧三年(277年)徙封汝南。未幾,遷太尉錄尚書事。晉武帝卒,為楊駿所排斥,亮赴許昌避禍。及駿被誅,復錄尚書事。賈皇后嫉亮,密令楚王瑋誣其有廢立之謀,詔捕之,亮被亂兵所殺。
司馬颙(?-306) 西晉宗室。字文載,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司馬懿弟司馬孚孫,太原王瑰子。咸寧三年(277)受封河間王。遷北中郎將,監鄴城。元康九年(299)為平西,鎮長安。趙王倫篡位,乃舉兵響應齊王冏討倫,進位侍中,太尉。永寧二年(302)底受密詔起兵討冏,次年又與成都王穎合兵敗長沙王乂,隨后其部將張方劫惠帝及穎至長安。永興二年(305)七月,東海王越被王浚推為盟主,欲率師迎惠帝還復舊都洛陽。三年正月,颙因劉喬兵敗欲與東海王越講和,但恐張方不從,遂使人殺之,送首級于東海王越請和,越不許,命宋胄等率鮮卑兵西迎惠帝。五月,越前鋒祁弘連敗颙軍,入關。颙單騎逃入太白山。越以詔書征颙為司徒。但越弟南陽王模暗遣其將梁臣于新安(今河南澠池東)途中殺颙,并其三子。
八王之亂事件經過
公元290年,晉武帝死,太子司馬衷繼位,是為晉惠帝。惠帝是個白癡,除了享樂以外,什么事也不懂。時值天下荒亂,百姓多餓死,他得知后竟說:“為什么不吃肉粥?”這樣糊涂的皇帝,自然無法掌管朝政,由他的外祖父楊駿輔政,獨攬了晉王朝中央大權。惠帝的皇后賈南鳳,是一個有政治野心和陰險毒辣的女人,她不滿意中央大權落入楊氏手中。公元291年,賈后與宮中侍從官陰謀策劃,秘召都督荊州的楚王司馬瑋帶兵進京(今河南洛陽),挾惠帝下詔殺死楊駿、楊珧、楊濟兄弟3人,其親族和黨羽被株連而死者達幾千人。賈后又廢黜楊太后為庶人,迫使她絕食而死。晉朝內部大亂就從這次宮廷政變開始了。
楊氏集團被消滅后,晉廷推舉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衛瓘共執朝政,楚王司馬瑋因協助賈后政變有功,乃封為衛兼領北軍(守衛京城北部的禁兵)中侯,在中央掌握兵權,亮、瑋之間因而經常發生矛盾。賈后認為亮瑋2人皆妨礙了自己專權,便又施展手段,先要惠帝下手詔給司馬瑋,令其率領北軍,殺死南王亮和衛瓘,然后又否認惠帝下過這道詔書,反而以司馬瑋擅殺大臣的罪名,殺了楚王瑋。這樣賈后就完全掌握了晉王朝的大權。
賈后掌權后,大樹自己的黨羽,除了依靠族兄賈模、內侄賈謐,母舅郭彰這些親黨外,還起用當時的名士張華為司空,世族裴頠為尚書仆射,裴楷為中書令,王戎為司徒,令他們4人共管京城機要。由于這幾個人都具有一定的統治經驗,又和賈模等人能“同心輔政”,所以從公元291年至299年的七、八年間,賈后還能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
公元299年,賈后與太子司馬遹的矛盾又爆發了。惠帝只有一個兒子,即太子司馬遹,是后宮謝玫后生,他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賈后一伙的擅權漸露不滿之意,引起了賈后的關注,賈氏的親黨賈謐等人,又害怕太子得政之后,也像賈后殺楊駿、逼死楊太后一樣來對付自己,所以竭力勸賈后廢太子。于是賈后誣諂太子有殺害惠帝和她的企圖,廢太子為庶人,接著又把太子殺了。太子無罪被害,引起了諸王和一部分擁護太子的朝臣不滿。就在太子遹死后一個月,即公元300年四月,在京師洛陽任車騎的趙王司馬倫,借為太子報仇,利用自己掌握的宿衛禁兵,入宮殺掉了賈后和張華、裴頠等黨羽,并重用嬖人孫秀,殺害異己。次年正月,司馬倫又遷惠帝為太上皇,自立為皇帝,從此宮廷政變又轉變為皇族爭奪皇位的斗爭。
趙王倫篡奪了帝位,激起了其他宗室諸王的反對,出鎮許昌(今河南許昌市東)的齊王司馬冏首先起兵討倫,并得到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冏等的響應。三王聯軍與倫兵在洛陽附近戰斗了兩個多月。結果,趙王倫兵敗被殺。同時,司馬倫的親信將領王輿也在京城內起兵反倫,迎惠帝復位。司馬冏入京輔政。掌握了朝廷大權。
司馬冏自輔政后,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久專朝廷大權,把本來可以立為皇太弟的司馬穎和長沙王司馬乂改立惠帝弟清河王司馬遐之子,年僅8歲的司馬覃為皇太子。這一招,不但導致司馬穎與司馬冏關系的破裂,而且也引起司馬乂的不滿。公元302年十二月,司馬卹聯合西鎮關中的河間王司馬冏反對司馬颙。司馬颙出兵進攻洛陽,軍抵新安(今河南澠池縣東)。在洛陽的司馬乂也舉兵討冏,雙方軍隊在京城內展開激戰。一時間,飛矢如雨,火光沖天,混戰了3天3夜,冏敗,為乂所殺。長沙王乂掌握了政權。
公元303年八月,司馬颙又派大將張方率領精兵7萬聯合成都王司馬穎的20多萬大軍,借口司馬乂“論功不平”對京城發動進攻。由于雙方兵力懸殊,洛陽城危在旦夕。這時城內的統治集團開始分裂。公元304年正月,東海王司馬越勾結部分禁軍。拘禁司馬乂,向外兵求和,并把司馬乂交給張方用火活活烤死了。司馬穎進入洛陽,雖然當了丞相,但他仍然回到自己的根據地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遙執朝政,廢太子覃而自兼皇太弟,一時政治中心由洛陽移到鄴城。
成都王司馬穎在鄴城遙執朝政期間,政治腐敗,比以前司馬冏,司馬乂執政時還要壞,大失人心。因此,東海王司馬越統率洛陽禁軍,擁戴惠帝討伐司馬穎,結果在湯陰(今河南湯陰縣西南)戰敗,惠帝被俘至鄴城。司馬越逃往自己的封國(今山東郯城縣北)。河間王司馬颙命部將張方率兵占領了洛陽,不久,幽州刺史王浚與并州都督司馬騰聯兵攻破鄴城,戰爭進一步擴大。司馬穎挾惠帝出奔洛陽,皆落入張方之手,又被迫前往長安(今陜西西安市西北)。
公元305年七月,司馬越在山東再次起兵,西向進攻關中。次年攻入長安。司馬颙和司馬穎敗走,相繼被殺。越迎惠帝還洛陽,隨后把惠帝毒死,另立惠帝的弟弟豫章王司馬熾為帝,是為晉懷帝。晉朝大權最后落入司馬越手中。至此,“八王之亂”才告結束。
看過“八王之亂是哪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