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321—379),東晉書法家,因其書法造詣被世人奉為“書圣”。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幾則王羲之的故事,除了認識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之外,也讓我們對王羲之有了更立體的了解。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羲之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王羲之的故事之拜師
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wèi)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wèi)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因常聽老師講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使他對東漢“草圣”張芝的書法產(chǎn)生了欽羨之情,并決心以張芝的“臨池”故事來激勵自己。
王羲之的故事之鈐拓
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里,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筆,墨,紙,硯,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又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
王羲之的故事之墨池
浙江省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王羲之的故事之書成換白鵝
王羲之認為養(yǎng)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tài)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zhí)筆,運筆的道理。
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兒子王獻之乘一葉扁舟游歷紹興山水風光,船到縣禳村附近,只見岸邊有一群白鵝,搖搖擺擺的模樣,磨磨蹭蹭的形態(tài)。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覺對這群白鵝動了愛慕之情,便想把它買回家去。王羲之詢問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這群鵝賣給他。道士說:“倘若右軍大人想要,就請代我書寫一部道家養(yǎng)生修煉的《黃庭經(jīng)》吧!”王羲之求鵝心切,欣然答應了道士提出的條件。這就是“王羲之書成換白鵝”的故事。
《書圣王羲之》電視劇介紹
《書圣王羲之》是周祥林導演,鄔立朋、金泰熙、梁冠華、梁天、李添諾主演的一部40集電視連續(xù)劇。2014年5月開機,10月殺青。
《書圣王羲之》劇情介紹:故事發(fā)生在西晉滅亡東晉初建的歷史背景下,少年王羲之喜武不愛文,但父親王曠和伯父王導都覺得他在書法方面有著獨特的悟性,于是專門請當時最有名的書法老師衛(wèi)夫人來教他書法。南遷以后的東晉百廢待興,社會動蕩,王羲之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迅速成長、成熟。然而王羲之和郗睿(女友)之間的愛情如同他的書法一樣并不是一帆風順。在經(jīng)歷了多舛的困苦以后,二人終于結為連理。但在新婚之夜,王羲之卻把他多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付之一炬。近三十年的顛沛使王羲之決定在會稽安度晚年,他的書法在人生的流離中一次一次有了升華,隸書的成熟,楷書的興起,行書、草書的逐漸完善,使他有了多種多樣的選擇,這也集中體現(xiàn)了他勇于創(chuàng)新的獨立精神,在夫人和好友的支持下,王羲之終于永和九年上巳三月三舉辦了前無古人的蘭亭雅集,并乘興寫下了千古絕唱《蘭亭序》。
看了“王羲之的故事”還想看:
1.王羲之的勵志故事
2.王羲之的成功之路 故事
3.王羲之的小故事
4.關于王羲之的故事
5.王羲之的故事及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