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是什么派詩人
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被世人成為靖節先生,家鄉位于潯陽柴桑。他是東晉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頗為著名的偉大詩人、辭賦家,擁有眾多優秀作品流傳于世。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陶淵明是什么派詩人,歡迎大家閱讀。
陶淵明是什么派詩人
陶淵明是田園派詩人,是我國文學歷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向往追求隱居的田園生活,任職期間著作了許多發表心聲、想過安逸生活的詩詞,辭官歸家后更是創作了大量的田園詩歌。今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留世的作品一共有125首詩歌,散文辭賦12篇,全部編入《陶淵明集》中。《陶淵明集》一共有七卷,第一卷是四言詩:《停云》、《榮木》、《勸農》等;以此類推,卷二是五言詩:《形影神(并序)》、《歸園田居五首》、《于王撫軍座送客》等;卷三五首詩:《還舊居》、《止酒》、《有會而作》;卷四五言詩:《擬古九首》、《擬挽歌辭三首》;卷五賦辭:《閑情賦》、《歸去來兮辭》;卷六記傳贊述:《桃花源記》、《扇上畫贊》及卷七疏祭文:《自祭文》、《祭程氏妹文》。
作品類型分為四大類:飲酒詩、詠懷詩、田園詩和散文辭賦。其中田園詩是主要組成部分,其數量多,成就也是最高,對后世影響深遠。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創始人。他以質樸的語言、深遠的意境打破了南北朝時期駢文獨霸文學的格局,開辟了新的文學格局。田園詩中對田園風光的描寫隨處可見,大量的田園詩歌也表明了陶淵明純潔質樸的品德節操;表現了陶淵明對舒適安逸的田園隱居生活的向往及熾愛;表現了詩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憧憬。
陶淵明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歷來被大眾廣泛詠讀。《桃花源記》描寫的是一個世外桃源的世界,這個世界也就是陶淵明的理想國。陶淵明把自己的理想虛構出來著以文章,以此來表達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及對美好世界的憧憬。
《桃花源記》:“晉太元中……后遂無問津這”。此散文的大意是,晉太年間,武陵有個打魚的人,誤打誤撞進入了桃花林深處。他看到里面的房屋整齊有序、樹木枝繁葉茂,雞鳴狗吠彼此起伏,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良田,青年男女辛勤耕種,老人少兒怡然自樂,穿著服飾與外面的人并無差別。
桃花源里的人看到他非常驚訝,都圍上來詢問他。漁人把外面的事情都告訴了他們,他們還邀請漁人去家里做客。漁人得知這些人是因躲避戰亂才來到此處,從此與世隔絕,不問世事。漁人在桃花源里住了幾天便告辭回家,桃花源里的人告誡他不得將此事說給外面的人聽。漁人返回時,在路上都做上了記號。回到縣城之后,就將此事告知太守,太守隨后派人前往尋找桃花源。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南陽有個人聽說了這個消息,也高興前往,結果還是一樣沒有找到。之后,再也沒有人去尋找過統桃花源。
陶淵明通過描寫桃花源的安寧、自由的生活,給讀者描繪了一幅沒有階級斗爭、沒有戰爭侵擾,人們和平相處、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的社會圖景。這圖景實則是個不能實現的空想社會。
看了“陶淵明是什么派詩人”還想看:
1.陶淵明有哪里故事
2.晉代大詩人陶淵明的故事
3.最新的迎元旦主持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