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周恩來的小故事 周恩來歷史故事
周恩來對于中國的快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可是大家知道關于周恩來的故事嗎?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周恩來的小故事,希望你喜歡。
關于周恩來的小故事一
1945年重慶談判時,國民黨政府的談判代表對以周恩來為首席談判代表提出的和平協議難以接受。一官員惱羞成怒地對我方代表咆哮道:“對牛談琴!”周恩來神態自若,不緩不慢地應了一句:“對,牛彈琴。”
——這位國民黨官員說“對牛彈琴”意思是貶低共產黨談判代表的水平,而周恩來原話奉還,還是這四個字,只是在“對”字后停頓了一下,變成兩個斷句,把國民黨官員的言論比作“牛彈琴”,你說絕不絕?
關于周恩來的小故事二
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不腐女尸引起世界轟動。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時曾向周提出一個要求:“尊敬的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那具女尸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尸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愿意否?” 周聽后,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么來交換?”基辛格說:“月土,就是我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周聽后哈哈一笑說:“我道是什么,原來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基辛格聽后一驚,疑惑地問道:“怎么?你們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時候?為什么不公布?”周笑了笑,用手指著茶幾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認真地對基辛格說:“我們怎么沒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就有一位嫦娥飛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廣寒宮住下了,不信,我們還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這些我國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個中國通還不知道?”周機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讓博學多識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尸經歷千年而不腐爛,這是一個應當嚴禁外泄的國家科研機密。周不為基辛格博士提出的用月土交換木炭的方案所動心,并且巧妙地借用中國古代傳說,婉轉地拒絕了對方的請求。
關于周恩來的小故事三
周恩來從小志高,12歲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范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么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臺,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么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柜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哄堂大笑。
校長對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么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后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周恩來小小的年齡,為什么能有這樣偉大的志向呢?俗話說,從小看大。周恩來小的時候就受過很好的教育,在后來的學習他又善于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漸敗落,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社會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時社會的黑暗。他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實踐,不斷地思考,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渴望中華騰飛,下面,我講幾個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看過關于周恩來的小故事的人還會看:
1.中國歷史寓言故事大全
2.中國經典歷史故事
3.中國歷史趣味小故事
4.中國歷史上勵志故事大全
5.中國歷史上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