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時期的歷史故事
兩宋分為兩個階段:北宋(960~1127) 和南宋(1127~1279)兩宋綜述兩宋分為兩個階段: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兩宋時期的歷史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兩宋時期的歷史故事1
宋高宗建炎年間,金兀術率十萬大軍進犯鎮江,時韓世忠任浙西制置使,率八千水軍在鎮江攔截抵抗。敵眾我寡,梁紅玉提出埋伏之計,韓世忠聽了,心中大喜,兩人合計一番后,隨即埋伏人馬。韓世忠親率戰船,誘敵深入,梁紅玉則親自在金山之巔的妙高臺擂鼓指揮。一通鼓響,韓世忠立即指揮水軍,扯帆駛出鲇魚套蘆蕩,迎戰金軍。二通鼓響,韓世忠佯裝失利,且戰且退,轉眼間戰船便隱進了蘆蕩,金兀術緊緊追趕,追進了蘆蕩。梁紅玉在山頂上看得一清二楚,隨即揮舞令旗,擂響三通鼓。
隨著震天動地的鼓聲,蘆蕩里埋伏的戰船都“嗖嗖”地飛了出來,宋軍水兵慣熟水性,有的鉆進深水,用鑿子鑿穿金兵的船,有的用火箭、火炮猛擊金兵。金兀術的十萬人馬,多為“旱鴨子”,被打死、淹死、打傷大半,潰不成軍,逃到黃天蕩,韓世忠圍困金兵于黃天蕩四十八天,狠狠打擊了金軍的囂張氣焰。
兩宋時期的歷史故事2
宋太祖趙匡胤也算得上一代英豪,在哥們“義社十兄弟”的支持下發動陳橋兵變,來個黃袍加身,據他人天下為己有,很有政治創意。這種創意雖經周密安排,但還是近乎“明搶”。從歷史進步的角度評說,這點詭計也算不得什么。只不過他靠欺負后周孤兒寡母奪取江山給后人留了點歷史噱頭,甚至還樹立了一個極壞的榜樣。
16年后,趙匡胤重病,不料留下一個和周世宗同樣的攤子。待到心腹太監找來次子趙德芳吩咐后事的時候,不想遭到出賣,搶先到來的是自己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史載趙光義闖入太祖寢殿,宋皇后大驚,知道事情發生變故已無可挽回,于是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注:官家乃對皇帝的一種尊稱)。”好在趙光義意在奪宮,滿口答應“共保富貴,勿憂也”。但是接下來的事情足可拍案驚奇:“但遙見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后來竟然發出“柱斧戳地”之聲。而“斧聲燭影”竟成了千古謎案!
“斧聲燭影”之所以成為千古謎案,恐怕還是“趙官家”所為。趙光義在入殿之時,已然具備了九五之尊的身份,這一點宋皇后也不得不承認。按理說,趙光義安靜地等著太祖眼睛一閉一輩子就去了就是了,為什么還要劇烈地走動,還來一個斧聲伴奏,擾亂深宮的靜謐?想來也只有一種解釋了,就是太祖堅決不答應這個負心的弟弟繼承大位,以至于趙光義來個速戰速決,三板斧下來,給哥哥送了終。但是,這樣還成不了謎案。想當時宋代仵作的水平已經不低了(這一點,南宋宋慈的《洗冤集錄》作為一部總結性的法醫學著作足可以說明),尸首檢驗出刀斧外傷簡直是小菜一碟。可“趙官家”宋太宗怎么會延請法醫來為自己的合法性然作論證呢?一切都在“官家”的掌控之中,于是,透明度很高的案件也只能成為歷史謎案。如果哪天掘開宋太祖陵寢,相信歷史學家最關心的事恐怕是給朽骨驗傷了。
所以說,“斧聲燭影”只是趙光義玩的一個“躲貓貓”的封閉性政治游戲。“官家”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威才是完成游戲的充要條件。而“斧聲燭影”也只是趙光義玩過的一個簡單的“躲貓貓”游戲。
史載太宗皇帝坐上地位之后,他的合法性仍然沒有得到肯定。畢竟太祖的兩個兒子德昭、德芳還在他“共保富貴”的承諾下活著,太祖的哥們“義社十兄弟”也還擁有軍權,以至于差點出現登基四年后還有人惦記他的皇位的危機事件。太宗總結經驗道:“外憂不過邊事,皆為可預為之防。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于是整死了德昭。其后德芳病逝,算是解決了心頭的兩大隱患??墒?,太宗還有個弟弟秦王趙廷美,照樣可以演出“躲貓貓”的游戲來啊——最后隱患未除,太宗一如太祖有種“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隱憂。
以太宗莽夫之智,實在想不出更高級的“躲貓貓”游戲來。如果玩得低級,后果不堪設想。兵不血刃的游戲還得那種奸詐的老臣如趙普之徒才能搞定。趙普原是太祖舊臣,素以心狠手辣工于心計而聞名當世。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必太宗也懼他三分(趙普曾在太宗朝除掉了自己的政治對手馮瓚,遭到太宗的強烈反感),所以趙普也郁郁不得志。這回太宗終于想起他來了,趙普賣個關子,逼得太宗為不起用他而道歉。時機既已成熟,趙普終于出手獻策了。
趙普的計策其實非常簡單。他編造了一個“金匱之盟”的故事:太祖初年,杜太后病危之時,為防止兄弟相殘,命太祖傳位二弟趙光義,再傳位給三弟趙廷美,最后傳給趙德昭,皇位最終回到太祖脈系;杜太后之命以及由趙普撰寫后藏入金匱。這個“金匱之盟”,純屬子虛烏有,否則就不會出現第一個躲貓貓的游戲了。但太宗聽來十分受用:太后已死,太祖已死,死無對證,只有當事人趙普在世,而趙普已經站好了政治隊伍,因此,這個貓貓躲得真是無跡可尋!
各位看官也許要問:太宗之低趙廷美不是還沒死,仍有接班的可能性嗎?這就多慮了。趙光義需要解決的是自己的合法性問題,等到解決之后,在官家的赫赫威儀之下還有什么事情做不到?果然,趙廷美被趙普網羅罪名給整得“憂悸成疾而卒”??杀氖?,太宗之子趙元佑因為看不慣父親的殘暴,以至于發狂了,甚至醉酒焚燒了自己的王宮。太宗一怒之下,只好把太子廢為庶人。也算得是玩“躲貓貓”政治游戲的嚴重后果了。
數風流人物,俱往矣。歷史上躲貓貓之類的政治游戲終究與萬民百姓沒有多少關系,貓在故紙堆里成為永恒的或者一時的謎案也無關歷史的宏旨。畢竟專制時代已如云煙成往事了。但剖析躲貓貓游戲的機制對當今民主法制建設仍有意義。
兩宋時期的歷史故事3
范質(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人。
范質的父親范守遇,任鄭州防御判官。范質出生那天傍晚,他的母親夢見神仙授給她一支五色筆。范質自幼聰明好學,九歲能詩文,十三歲攻讀詩經,十四歲開始招生收徒做教師。
后唐長興四年(933年),考中進士,被任為忠武軍節度使推官,后遷升封丘令。
后晉天福年間,用文章游說宰相桑維翰,桑維翰很器重他,即上奏封他為監察御史。到了桑維翰出京師去鎮守相州,歷任泰寧節度使、晉昌節度使時,桑維翰都請求朝廷讓范質給他當從事。桑維翰第二次任宰相時,范質遷升為主客員外郎、直史館。一年多后,召范質入朝任翰林學士,加任比部郎中、知制誥。
契丹侵擾邊境,石重貴命劉知遠等十五位將領出征。當天夜晚,范質在朝中值班,石重貴命令召諸位學士來起草詔令,范質說:“宮城已經關閉,如再召人恐怕事機泄露。”范質單獨起草詔令進送石重貴,文詞事理都很優秀,當時即受稱道。后漢初,加封范質為中書舍人、戶部侍郎。
郭威征伐叛亂,每次朝廷派遣使者下詔處理軍事,都符合機宜。郭威問使者是誰起草的詔令,使者答稱是范質。周祖嘆道:“真是宰相之材啊!”
看了兩宋時期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