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與歷史故事的成語3個
閱讀成語故事,可以了解歷史、通達事理、學習知識。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關與歷史故事的成語3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關與歷史故事的成語·捕風捉影
谷永,字子云,長安(今陜西西安市)人,漢成帝時擔任過光祿大夫、大司農等職。
漢成帝二十歲做皇帝,到四十多歲還沒有孩子。他聽信方士的話,熱衷于祭祀鬼神。許多向漢成帝上書談論祭祀鬼神或談論仙道的人,都輕易而舉地得到高官厚祿。成帝聽信他們的話,在長安郊外的上林苑大搞祭祀,祈求上天賜福,花了很大的費用,但并沒有什么效驗。
谷永向漢成帝上書說:“我聽說對于明了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萬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為不正的人蒙蔽。現在有些人大談神仙鬼怪,宣揚祭祀的方法,還說什么世上有仙人,服不死的藥,壽高得像南山一樣。聽他們的說話,滿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像馬上就能遇見神仙一樣;可是,你要尋找它,卻虛無縹緲,好像要縛著風、捉著影子一樣不可能得到。所以古代賢明的君王不聽這些話,圣人絕對不說這種話。”
谷永又舉例說:“周代史官萇(cháng)弘想要用祭祀鬼神的辦法幫助周靈王,讓天下諸侯來朝會,可是周王室更加衰敗,諸侯反叛的更多;楚懷王隆重祭祀鬼神,求神靈保佑打退秦國軍隊,結果仗打敗了,土地被秦削割,自己做了俘虜;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下海求仙藥,結果一去不回,遭到天下人的怨恨。”
最后,他又說道:“從古到今,帝王們憑著尊貴的地位、眾多的財物,尋遍天下去求神靈、仙人,經過了多少歲月,卻沒有絲毫應驗。希望您不要再讓那些行為不正的人干預朝廷的事。”
漢成帝認為谷永說得很有道理,便聽從了他的意見。
后來,人們便根據史料記載的谷永所述:“聽其言,洋洋滿耳,若將可遇;求之,蕩蕩乎如系風捕影,終不可得。”引申出“捕風捉影”的成語。
——《漢書·郊祀志下》
【求解驛站】比喻說話做事沒有確切的事實依據,或無事生非。
【活學活用】對于~的謠言,我們切不可相信。
【妙語點撥】漢成帝劉驁雖然長得一表人才,但卻是個酒色之徒,身體欠佳。加上后宮爭寵,以至于成帝不惑之年仍然未有生存的子嗣。為此,他試圖通過祭祀鬼神的方式以求后繼有人。谷永勸諫他不要捕風捉影,著眼于江山社稷、勤于政事,才是為帝之根本。這個故事從反面啟示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辨別力,認真客觀形勢,切忌相信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為心懷不軌的小人所蒙蔽,以至于做出荒唐可笑的舉動來。
【近義】望風捕影、無中生有
【反義】實事求是
關與歷史故事的成語·愛屋及烏
商朝末年,商紂王的統治十分殘暴,民心盡失。周武王就率兵滅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建國后,武王對如何處理商朝留下的官員很傷腦筋,他問姜太公:“周朝建立了,對商朝的官員到底應該怎樣處置?”姜太公說:“我聽說愛其人者,也愛其屋上的烏鴉(注:烏鴉常被人認為是不吉利的鳥)。還是把他們全部殺了為好。”
聽了姜太公的意見,武王不大贊同。于是,他又召見召公,問了同樣的問題。召公回答說:“我曾聽人說:貪官污吏跟商紂王一起壓榨老百姓,一定要把他們處死;而對老百姓公正、廉潔的好官員,就應該讓他們活著。我們必須把有罪的和無罪的,好的和壞的區分開來。壞的處以死刑,一個也不留。”
周武王聽了還是不滿意,最后他向周公詢問這個問題。周公說:“我認為應當讓這些官員們全部回到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種自己的田地,自食其力。然后,再通過施行仁政來感化全國的老百姓,天下必然太平。”
武王聽后十分高興,就照周公的辦法去治理國家,結果,天下很快就安定下來了。
——《尚書大傳·大戰》
【求解驛站】喜愛那所房屋,連房屋上的烏鴉也一并喜愛。比喻由于喜愛某人也連帶地喜愛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活學活用】小濤認為女朋友畫的畫精美絕倫。朋友卻說他~,并不以為然。
【妙語點撥】一個人看到房子好,喜歡房子,連房頂上的烏鴉也跟著喜歡了。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暈輪效應。所謂暈輪效應,即在認知過程中放大了對方的優點,掩蓋了其缺點,有以點蓋面的意思。更明確地說,就是在對某一個人的評價中,評估者對評估對象在某些方面的良好印象會影響對其他方面的評估。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懂得利用暈輪效應,以便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進而贏得對方的愛戴與友誼。
【反義】殃及池魚
關與歷史故事的成語·請君入甕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次,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里,上面的內容寫得竟是告發周興與人策劃謀反的事情。武則天龍顏大怒,責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里一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是呢,萬一查不出結果,女皇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待不起呀。這可如何是好呢?
苦苦思索半天,來俊臣終于想出一條妙計。他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里。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了口氣,說道:“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
周興得意洋洋地說:“這還不好辦嘛!”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
周興瞇著眼睛,賊賊地說道:“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里,你想想,還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
來俊臣連連點頭稱贊是個好辦法,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后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女皇命我嚴查。很抱歉,現在就請老兄自己鉆進甕里吧。”
周興一聽,手里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后天授二年》
【求解驛站】指就用某人整治別人的辦法來對付他自己。君,人的尊稱;甕,陶制的大壇子。一種口小腹大的大壇子。
【活學活用】警察運用~之計,將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妙語點撥】請君入甕法是典型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從某種程度上講,“甕”是一個圈套,請君入甕就是請你入圈套,就像諸葛亮引司馬懿入葫蘆谷,韓世忠逼金兀術入黃天蕩,王二小帶侵華日軍入埋伏圈一樣。現實生活中,請君入甕的“請”法不一而足,有引誘,有逼迫,有帶入,當然也有來俊臣請周興的那樣。不過,來俊臣此種做法的背后,還蘊含著“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意味。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關與歷史故事的成語3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