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鴻昌的簡介及故事
吉鴻昌(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愛國將領,河南省扶溝人。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吉鴻昌的簡介及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吉鴻昌的簡介及故事:吉鴻昌1913年入馮玉祥部,從士兵遞升至軍長,驍勇善戰。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為主任委員,秘密印刷《民族戰旗》報,宣傳抗日,聯絡各方,準備重新組織抗日武裝。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為置吉鴻昌于死地,宋美齡不遺余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賄,將吉鴻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吉鴻昌被殺害于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2009年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孩童時代
吉鴻昌,原名吉恒立,字世五,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其父吉茂松在鎮上以開小茶館為業。由于家道貧寒,吉鴻昌從小就在茶館幫父親打下手。
吉鴻昌打小就是一個硬骨頭,不肯被人欺負,時常與別人打架。每回在外面打架闖禍,吉父知道后往往掄著扁擔追著揍他,所以少年時代的吉鴻昌有個外號叫“扁擔楞”。
革命歲月
1913年秋天,馮玉祥在河南招兵。不滿18歲的吉鴻昌瞞著家里到堰城投軍。他因吃苦耐勞、智勇正直被馮玉祥賞識,被送入模范連當學兵,不久提升為手槍連連長,爾后又提升為營長。
1925年10月,吉鴻昌升任綏遠省督統署直轄騎兵團團長兼警務處處長。不久又被任命為第36旅旅長,平時省吃儉用,興辦公益事業。1926年9月,馮玉祥在五原誓師,響應北伐。吉鴻昌率部參加了西安之戰。1927年4月,吉鴻昌所部擴編為第19師,升任師長,歸屬馮部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所轄。國民革命軍沿隴海路東征,吉鴻昌率部攻克洛陽、鞏縣,又強渡黃河,占領豫北重鎮新鄉,奉軍被打得抱頭鼠竄。吉鴻昌所部被譽為“鐵軍”。
1928年任第30師師長,調防甘肅天水。1929年7月,吉鴻昌進兵寧夏,任寧夏政府主席兼第10軍軍長。他整飭了軍隊和吏治,致力于漢回團結,提出了“開發大西北”的口號,決心為民興利除弊。
1930年4月,蔣、馮、閻中原大戰爆發。吉鴻昌奉命率部從寧夏出潼關,參加討蔣大戰。9月,馮玉祥的西北軍戰敗。吉鴻昌為了保存實力,接受蔣介石改編,就任第22路軍總指揮兼第30師師長,不久被蔣派往光山、商城一帶進攻鄂豫皖蘇區。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后,吉鴻昌聞訊立即回國寓居天津,秘密與中共華北政治保衛局聯系。不久,他整理出版了《環球視察記》,借以抒發他憂國報國的熱情。同年4月,吉鴻昌在北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愛國的舊軍人轉變共產主義戰士,從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1933年5月26日,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將領依靠蘇聯的武器支援和集合東北義勇軍在張家口宣布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2軍軍長。敗退的熱河軍,蒙古族武裝,察哈爾當地民團和一些當地的土匪武裝建立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第2軍軍長,旋任北路前敵總指揮,率部向察北偽軍進擊,在收復康保、寶昌、沽源等城池后,吉鴻昌又指揮部隊向多倫進攻。7月12日終于收復多倫。
1933年8月26日,吉鴻昌率領3000多人試圖去商都同抗日同盟軍高樹勛會合,建立蘇區。但遭到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蘇區因而無法建立。吉鴻昌無奈之下找到了方振武,準備一同進攻由國民革命軍駐守的北平城。9月21日,行進到日軍和國軍交界的非武裝區。日軍飛機投放傳單,要求吉鴻昌部隊3日內離開,不然派兵剿滅,吉鴻昌在3日內離開了。10月10日,吉鴻昌部隊在進攻到北平附近的昌平被中央軍伙同晉軍、西北軍包圍,軍隊大部崩潰。
吉鴻昌戰至10月,因彈盡糧絕而失敗。為了保存抗日實力,吉鴻昌與方振武到國民黨第32軍駐地同商震談判。不料,蔣介石卻電令商震把吉鴻昌和方振武押送北平審問。途中,吉鴻昌用計使方振武脫身。車行至北平城外,押送人員在吉鴻昌感化下,冒險放走了吉鴻昌。
1934年5月,吉鴻昌回到天津,組織成立了“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他被推為主任委員,進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在他家三樓一角,設立了一個秘密印刷所,出版了機關刊物《民族戰旗》報。他的住宅也成了黨組織的地下聯絡站,因而被黨內同志稱為“紅樓”。
6月,吉鴻昌、南漢宸秘密與西安楊虎城取得聯系,并得到楊虎城的援助。吉鴻昌積極籌資購買武器,進行武裝抗日反蔣的準備工作。
吉鴻昌還親自約集原西北軍中具有反蔣思想的蘇雨生、刑肇棠、雷中田等人來天津,由天津地下黨組織集中進行開展秘密武裝斗爭的訓練,然后派往西北、豫南、豫西、安徽等地,組織人民抗日武裝自衛軍。
被捕犧牲
1934年11月9日晚,吉鴻昌在法租界秘密開會時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被法國工部局逮捕。蔣中正的妻子宋美齡和姻親孔祥熙拿公款向租界行賄,吉鴻昌被引渡到國民黨“北平軍分會”。11月23日,北平軍分會舉行了一場所謂的“軍法會審”,以“叛國罪”(多次煽動兵變)和“叛黨罪”(脫離國民黨加入共產黨)判處吉鴻昌槍決。11月24日,吉鴻昌英勇就義。
吉鴻昌的故事一:鐵軍1925年10月,吉鴻昌升任綏遠省督統署直轄騎兵團團長兼警務處處長。不久又被任命為第36旅旅長。十幾年里,吉鴻昌雖不斷升官,但卻絲毫沒有改變“當兵救國,為民造福”的初衷,時刻銘記著父親“作官即不許發財”的教誨,并把這句寫在細瓷碗上,交給陶器廠仿照燒制,發給部下以勉勵大家廉潔奉公。他嚴于律己,也約束部隊不許擾民。吉鴻昌結識共產黨員宣俠父等人,開始接觸革命思想,吉鴻昌所部被譽為“鐵軍”。
吉鴻昌的故事二:“考察實業”1931年9月21日,吉鴻昌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么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I am a Chinese!(我是一個中國人!)”并將其掛在胸前,走在美國的大街上,讓每個人都能看到。
在國外,吉鴻昌通過利用記者的采訪,以事實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并斥責英國縱容日本侵略中國和蔣介石對日妥協的丑惡行徑。在德國時,吉鴻昌曾多次要求到蘇聯進行訪問,遭到蔣介石反動政府使館的百般刁難,不予簽證。悲憤之下,吉鴻昌揮筆疾書:“渴飲美齡血,饑餐介石頭。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
吉鴻昌的故事三:殉難面對“立時槍決”的命令,吉鴻昌鎮定安詳地向敵人要來紙和筆,揮筆疾書,寫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終于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歷述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種種丑行。在給夫人胡紅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吉鴻昌披上斗篷,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對國民黨喝道:“我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死后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吉鴻昌又命令道:“到前面開槍!共產黨員要死得光明正大,決不能在背后挨槍,我要親眼看著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特務在吉鴻昌面前顫抖著舉起槍時,他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革命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