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_个人事迹名人励志故事

事跡學習網 > 歷史材料 > 歷史文化 > 歷史人物 >

歷史人物包拯的故事

時間: 鴻宇2 歷史人物

  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聞名于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歷史人物包拯的故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歷史人物包拯的故事:

  包拯(999-1062)自希仁,蘆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進士。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他28歲中進士,曾先后任天長、端州、贏州、揚州、廬州、池州、開封等知縣、知府,出使過契丹,還在刑部、兵部任過職,在財政部門做過副使、最初考中進士,被授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的知縣。因為父母親年紀都大了,包拯辭官不去赴任。得到監和州稅的官職,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老人。幾年之后,他的父母親相繼去世,包拯在雙親的墓旁筑起草廬,直到守喪期滿,還是徘徊猶豫、不忍離去,同鄉父老多次前來勸慰勉勵。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長(安徽天長)知縣,頗有政績。

  有盜賊將人家牛的舌頭割掉了,牛的主人前來上訴。包拯說:“你只管回家,把牛殺掉賣了。”不久又有人來控告,說有人私自殺掉耕牛,包拯道:“你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還要來控告別人呢?”這個盜賊聽罷又是吃驚又是佩服。移任端州知州,升為殿中丞。端州這地方出產硯臺,他的前任知州假借上貢的名義,隨意多征幾十倍的硯臺來送給權貴們。包拯命令工匠只按照上貢朝廷的數目制造。一年過去,他沒有拿一塊硯臺回家。

  任滿后,調任知端州(廣東肇慶)。回京任監察御史里行,又改監察御史,為“言事官”,對處事不當,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進行彈劾。當時張堯佐被任命為節度使兼宣徽兩院使,右司諫張擇行、唐介和包拯一齊對此進行辯論,話語十分懇切。又曾建議說:“國家每年用歲幣賄賂契丹,這并非防御戎狄的良策,應該訓練士卒、選拔將領,致力于充實和鞏固邊防。”又請求朝廷重視門下省封駁制度,以及廢罷和禁銅貪贓枉法的官吏,選拔地方長官,實行對補蔭弟子進行考試的制度。當時各路轉運使都兼任按察使,往往摘取無關緊要的小節來上奏彈劾官吏,專門以苛刻的考察來相互標榜、自詡高明,使得地方官吏十分不安,包拯于是請求朝廷廢罷了按察使之職。

  為懲治貪官,自慶歷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認為清廉是人們的表率,而天贓則是“民賊”。包拯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運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殘害百姓。并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間,包拯知諫院,曾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審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詐騙案,震動朝野。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讓典禮官對包拯說:“雄州城新開了一個便門,是不是想招誘我國叛逆之人以刺探邊疆情報呀?”包拯說:“涿州城也曾經開過便門,刺探邊境情報何必用開便門的方式呢?”那人于是無言以對。

  包拯在歷官三司戶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間,先后出任京東,陜西,河北等路轉運使,每至一地,都以減輕民間負擔、改革弊政、發展生產為己任,提出了「寬民利國」的經濟思想。多次為了國家大事,說了皇帝不愛聽的話,論斥權幸大臣,請求罷去皇帝賜給親信官僚們的恩寵,一切改由主管機構正常渠道進行。他將唐朝魏征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寫出來,呈給宋仁宗為座右銘,時刻警惕,以國家大事為重。請求仁宗虛心納諫,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為主”,偏聽偏信,而要愛惜人才,除去苛刻,嚴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說,不隨意大興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納施行。

  包拯被任命為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曾建議在邊境無事時隊移到內地,但沒有得到答復。現在,包拯請求:“罷除河北的屯兵,將他們分別安置在黃河以南的兗、鄆、齊、濮、曹、濟各州,即使邊境告急,也無需擔心來不及調遣。如果說邊境的守兵不能一下子減少,那么就請求朝廷訓練義勇,減少干糧,每年的花費,比不上屯兵一個月的費用,一州的財賦就很充足了。”沒有得到答復。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權知開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離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把號稱難治的開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條。敢于懲治權貴們的不法行為,堅決抑制開封府吏的驕橫之勢,并能夠及時懲辦誣賴刁民。

  由于包拯在開封府執法嚴明,鐵面無私,敢于碰硬,貴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斂,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兒童婦孺們都知道包拯之名,親切稱呼他為「包特制」。開封府廣泛流傳著這樣的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用閻羅比喻包拯的鐵面無私。

  移任瀛州知州,各州用公家的錢進行貿易,每年累計虧損十多萬,包拯上奏全部罷除。因為兒子去世,包拯請求在方便的州郡任職,做揚州知州,又移任廬州5升為刑部郎中。因為保薦官員有失而獲罪,被降為兵部員外郎、池州知州。

  官復原職,移任江寧府知府,朝廷召任權知開封府,升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為人剛毅,貴成宦官為之收斂,聽說過包拯的人都很怕他。人們把包拯笑比黃河水清了,兒童婦女也知道他的大名,喊他為“包待制”。京城稱他說:“關節不到,有閻王爺包老。”以前的制度規定,凡是告狀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開官府正門,使告狀的人能夠直接到他面前陳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騙長官。朝中官員和勢家望族私筑園林樓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發大水,包拯于是將那些園林樓謝全部毀掉。有人拿著地券虛報自己的田地數,包拯都嚴格地加以檢驗,上奏彈劾弄虛作假的人。

  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樞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大街小巷都可聽得到。”朝廷贈官吏部上書,有“奏儀”十五卷傳于世。

  相關資料介紹: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陜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后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后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轉世,由于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歷史人物包拯的故事:

  拒收端州名硯

  不久,包拯升任端州(今廣東省肇慶市)知州。端州出產一種名硯,是朝廷欽定的貢品,和湖筆、徽墨、宣紙一道,并稱“文房四寶”中的絕品。以往在端州任職的知州,總要在上貢朝廷的端硯數目之外,再多加幾倍,作為賄賂京官的本錢。包拯上任之后,一改陋習,決不多收一塊。離任時,就連他平時在公堂上用過的端硯,也造冊上交了。

  后來,包拯升任,離開端州,他的船在羚羊峽口遇到一陣奇怪的大風雨,他親自下艙檢查,發現船艙里私藏了一塊端硯,這是當地百姓悄悄送給他的。包拯一言不發,將那塊名貴的端硯丟入江心。民間傳說,那里有一個名叫“硯洲島”的島,就是當年包公擲端硯的遺跡,下游的“黃布沙”就是包住端硯的黃布。

  包拯巧取合同文

  一天,包公受理侄子告伯母騙取合同文、不認親侄一案。

  原來,在東京汴梁西關外定坊有戶人家,哥哥劉天祥,娶妻楊氏。這楊氏乃是二婚,帶來一個女兒,到劉家后再沒生養兒女。弟弟劉天瑞,娶妻張氏,生得一個兒子,取名安住。父親在安住兩歲時,就給他與鄰居李社長家的小女兒定了娃娃親。大嫂楊氏打算待女兒長大后,招個女婿,多分些家產。因此,把劉安住當成眼中釘。

  這一年,東京地區大旱,顆粒無收。官府發下明文,讓居民分戶減口,往他鄉逃荒。弟弟天瑞照顧哥哥上了年歲,不宜遠行,決定自己攜妻兒離鄉背井。天祥就請鄰居李社長寫下兩張合同文書,把所有家產全部寫在上面,以做日后見證。兄弟倆各執一份,灑淚分別。

  天瑞帶了妻兒,來到了山西潞州高平縣下馬村。房東張員外夫妻,為人仗義疏財,雖有許多田產,卻無兒無女,見年方3 歲的劉安住眉清目秀,乖覺聰明,就收為義子。對天瑞夫妻也像骨肉兄弟一樣看待。但是不久,天瑞夫婦染上疫癥,幾天后相繼去世。天瑞臨死前掏出一紙合同文,將兒子托付給張員外。

  一晃,劉安住18 歲了,為使父母尸骨歸鄉,決定回老家安置。張員外就把合同文書交給他。

  劉安住直奔東京汴梁,一路問到劉家門前,只見一位老婦人站在那里。那老婦人正是伯母楊氏,她一心想獨占家財,就騙取了劉安住的合同文書,卻翻臉不認侄子,反抄起一根木棒,打得安住頭破血流。鄰居李社長聞聲趕出,問劉安住:“那合同書既被她騙走,你可記得上面寫的什么嗎?”安住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李社長說:“我是你的岳父李社長。”當下他寫了狀詞,帶著安住來到開封府告狀。

  包拯接了狀詞,便傳令拘劉天祥夫婦到了公堂,責問劉天祥:“你是一家之主,為何只聽老婆的話不認親侄子?” 劉天祥回答:“小人侄兒兩歲離家,一別十幾年,實不敢貿然相認,憑合同文書為證。而今他和我妻一個說有,一個說無,我一時委決不下。” 包公又問楊氏,楊氏一口咬定從未見過合同書。包公假意憤然對安住說:“他們如此無情無義,打得你頭破血流。大堂上,本官替你作主,你盡管打他們,且消消你這口怨氣!” 劉安住流淚道:“豈有侄兒打伯父伯母之理?小人為認親葬父行孝而來,又不是爭奪家產,決不能做為出氣而責打長輩的事。” 包公自有幾分明白,對劉天祥夫婦說:“本官明白這小子果然是個騙子,情理難容,改日定將嚴刑審問。”今天祥夫婦先回去,而將劉安住押至獄中。 第二天,包公一面讓衙役四處張揚:“劉安住得了破傷風,活不了幾天了。”一面派差役到山西潞州接來張員外,于是真相大白。

  幾天后,包公傳來一行人到公堂。張員外所言句句合情合理,楊氏胡攪蠻纏死不認親。于是,包公傳令帶劉安住上堂。不料差人卻來賓報:“劉安住病重死在獄中。”眾人聽罷大驚,只有楊氏喜形于色。包公看在眼里,吩咐差人即刻驗尸。一會兒,差人回報:“劉安住因太陽穴被重物擊傷致死,傷口四周尚有紫痕跡。” 包公說:“這下成了人命案。楊氏,這劉安住是你打死的,如果他是你家親侄,論輩份你大他小,縱然是打傷致死,不過是教訓子侄而誤傷,花些錢贖罪,不致抵命。如果他不是你的親侄,你難道不知道‘殺人償命’嗎?你身犯律條,死罪當斬!”即命左右將楊氏拿下,送到死囚牢中。此時,楊氏嚇得面如土色,急忙承認劉安莊確是劉家的親侄。包公問:“既是你家親侄,有何證據?”楊氏只好交出那張騙得的合同文書。包公看后,差人叫劉安住上堂。劉安住接過包公賺出的合同文書,連稱“青天”。楊氏方知中計。

  包公提筆判決此案:表彰劉安住的孝道和張員外的仁義;楊氏本當重罪,準予罰錢贖罪;劉氏家產,判給劉安住繼承。

  包拯陳州除貪官

  仁宗年間,陳州大旱,發生饑荒,戶部尚書范仲淹上殿奏本,保舉龍圖閣大學士兼開封府尹包拯到陳州糶米濟賑。

  原先朝廷已派了兩個官員去陳州辦理濟賑事宜,這兩個人都是當朝權貴劉衙內的親屬,一個是他的兒子,一個是他的女婿,他倆在陳州貪贓在法,魚肉百姓,還打死了饑民李大膽,搞得陳州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所以范仲淹要保奏包拯前往陳州查處。 劉衙內素知包拯清正,鐵面無私,所以于半夜來訪,假惺惺地說道:“陳州饑民多亡命之徒,包大人此番出賑,可要當心。”他的本意是想嚇退包拯,不去陳州。 包拯嚴正答道:“為國效勞,為民解難,乃我輩本分,何懼之有?” 劉衙內見勸阻無效,便改口說情:“包大人此去陳州,望對我兒、婿照應則個。” 包拯答道:“這個我心中有數,感謝你今天來向我傳遞消息,將來有甚事情,我也會派人向你傳遞消息,以作回報。”當場送客。劉衙內雖然沒得到包拯什么確切保證,但總算能隨時得知陳州消息,倘有不測,還有回旋余地,便稱謝告辭。 包拯帶了差役王朝趕往陳州,將近陳州地面時,包拯易服先行,吩咐王朝隨后趕來。包拯一副鄉民打扮,混入饑民之中,來到衙門購買賑米。只見劉衙內子婿兩人高踞公案之后,督促差役糶米。名為糶米、實為盤剝,在米中摻入大量泥沙,提高價格,克扣斤兩,使饑民不堪其苦,稍有微詞,便棍棒相加。包拯實在看不下去,高聲喊道:“身為朝廷命官,竟敢如此荼毒百姓,天理何存?” 劉衙內的子婿見一個黑臉饑民敢當眾揭短,不由氣怒萬分,喝道:“住口,先前有個李大膽,今天又來了黑大頭,我讓你們一樣下場。”吩咐差役將包拯吊在樹上。

  正在這時,手持金牌、背插寶劍的王朝趕到,兩個貪官忙迎接欽差。王朝說道:“包大人先我而來,不知現在何處?”兩貪官面面相覷,答道:“下官不曾見包大人來過。”

  王朝眼快,看見大樹下正吊著包拯,忙跪步上前,親手松綁,兩個貪官這才知道“黑大頭”原來就是鐵面無私的包大人,忙上前恭請包拯坐上公案。 包拯一拍驚堂木喝道,“爾等貪贓枉法,荼毒饑民,我不但親眼看見,而且親身經歷,還有何話可說!” 兩貪官連連謝罪認錯。 “既然知罪,即寫下伏罪狀來!” 兩貪官當即寫了伏罪狀,并簽字畫押。 在場饑民見包拯如此清正,聲聲齊喊:“包青天!”內有被兩貪官屈打致死的饑民李大膽的兒子,此時氣憤交加,率眾饑民將兩個貪官當場打死,以泄民憤。 包拯對饑民的舉動是深表同情的,但咆哮公衙,擊斃官吏畢竟是有罪的,他就暫且將李大膽的兒子收押在監,等送報朝廷后再作處理。

  包拯在發出奏折前,先叫王朝去向劉衙內暗通消息,讓他將陳州發生的事,稍作改動說道:“兩官員貪贓枉法已經查實,被下在獄中。饑民作亂,為首者已被當場處死。”

  劉衙內聽了又憂又喜,又恨又急:憂的是,子婿已獲罪;喜的是,幸虧早得消息,局面尚可挽回;恨的是,饑民作亂;急的是,時間倉促,刻不容緩。他自恃皇上寵愛,便連夜進宮見駕,在皇帝面前花言巧語。皇帝果然聽信了他的讒言,下了一道圣旨:“活的赦罪,死的不赦。”這樣可以完全達到劉衙內的愿望,既可救了他的子婿,又可鎮壓作亂的饑民。 劉衙內奉了圣旨親赴陳州,當著包拯的面宣讀。 包拯當場問道:“濟賑兩官員何在?” 眾差役答道:“已經死了。” 包拯又問:“饑民首領何在?” 眾差役答道:“押在獄中。” 包拯宣判道:“奉圣旨,兩貪官理該處死,不準赦其罪;李大膽之子,為父報仇是為義舉,應予釋放。” 這一宣判,使劉衙內當場昏厥在地。從此一病不起。

  處理這案件后,包拯在陳州按法糶米,解救饑民于水深火熱之中;整頓吏治,使社會復趨于安定平穩。

  包拯套破釘殺案

  開封府尹包拯斷案如神,但有一案件頗費他躊躇。

  街民毛勤猝然死亡,族人因其死得蹊蹺,便狀告開封府。

  包公將毛妻冬花傳訊、冬花雖言詞哀切,但面露妖冶,外著喪服,內套紅襖,分明具有殺夫嫌疑,但她聲稱丈大系“氣鼓癥”死亡。

  包公問道:“既患氣鼓癥,可曾請醫治療?”

  冬花對答:“丈夫命薄,未及請醫,已氣絕身亡。”

  包公便命仵作廖杰開棺驗尸。廖杰經驗豐富,但驗尸結果,雖見毛勤死狀異樣,但并無查出謀害痕跡。回轉家中,夜不成寐,不知如何向府尹匯報。

  其妻阿英見他心事重重便問道:“你可曾驗看那尸體的鼻子?”

  廖杰反問:“驗那鼻子何用?”

  阿英說道:“那鼻子內大可作文章,倘從中釘上利釘,直通腦門,豈非能不留痕跡而致人死亡!”

  廖杰將信將疑地連夜再去復驗尸體,果見毛勤的鼻孔內有兩根鐵釘,于是真相大白,遂將冬花緝拿問罪。冬花抵賴不過,承認串通姘夫謀害親夫。

  事后,包公詢問廖杰:“冬花作案手段奇特,你是如何想到驗看尸體鼻孔的?”

  廖杰回答:“此是小的妻子提醒的。”

  包公說:“請你妻子來府,我要當面酬謝。”

  第二天,廖杰高興地帶著妻子到府里領賞。包公像是熟人似的對阿英端詳了一會,開口問道:“你嫁給廖杰幾年了?”阿英答道:“我們系半路夫妻,只因我前夫暴病死亡,才改嫁廖杰為妻。”

  “你前夫名字可叫路才?”

  阿英面露驚異之色:“大人如何得知?”

  “路才暴死一案由縣衙呈送本府,我昨晚查閱卷宗,得知縣衙已對此案作了正常病故的結語。但我覺得此種結語頗存疑問。”

  阿英更是呈恐慌之色:“大人以為..”

  “本府認為,路才系被人從鼻孔中釘釘謀害。”

  廖杰奉命前往路才墓地,掘墓開棺,雖尸體已腐爛。但在鼻孔部位露出兩根已銹的長釘。

  包公繼續審理路才案件。他對阿英說:“想你一個平常女子,如何懂得鼻孔釘釘的奇特方法,除非有過親身經歷,才能一語點破,”

  阿英只得如實招供事實:原來她也是個水性楊花的女子,在與路才結婚之后,經常與人姘居,姘夫是個慣犯,與她合謀用鐵釘釘鼻之法害死路才,后來那姘夫在斗毆中被人殺死,阿英才改嫁廖杰。

  廖杰聽了如夢初醒:“想不到此女這般蛇蝎心腸,若非大人明察秋毫,我也幾乎作了她砧上之肉。”

  阿英懊喪不已:“若不是我多言多語,此案也斷不能破。”

  包公正色道:“非也,作案之人,僥幸取巧,只能蒙蔽一時,不能長久隱藏,終有一天會暴露出來自食惡果。此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包拯叫啞巴打兄

  傳說,有個啞子,每逢新知府上任,都獻上一根木棒,任官責打。包公上任后,他又來獻棒。包公想:如果他沒有冤枉,怎肯屢屢無罪吃棒?無奈啞子口不能言,手不能寫。包公心生一計,用豬血涂在啞子臂上,又以長枷枷到街上示眾。暗差幾個心腹跟隨其后,見有人替他鳴冤叫屈,就傳他上堂。

  一會兒,果見圍觀者中有個老頭為啞子叫屈,于是將他引到包公面前。

  老人說:“這人是我村的石啞子,自小不能說話,只是耳朵還好使,他被哥哥石全趕出,萬貫家財,并無分文給他。每年告官不能伸冤,今日又被杖責,小者因此感嘆。”

  包公傳石全到衙,但石全不承認啞子是他親骨肉。

  石全走后,包公教啞子:“你以后撞見你哥哥,就去扭打他。”

  啞子眨巴著眼睛,看上去有些害怕。

  包公說:“你就照我的話去做好了,本官可為你作主。”

  一日,被打得頭破血流的哥哥來告啞子,說他不尊禮法,毆打親兄。

  包公問石全:“啞子如果真是你親弟,他的罪過不小,斷不輕饒。如果是外人,只作斗毆論處。”

  石全說:“他果是我同胞兄弟。”

  包公喝道:“既是你親兄弟,為何不將家財分給他?分明是居心獨占!”

  石全無話可說。包公即差人押他們回家,將所有家財各分一半。

  包拯審石擒兇手

  包拯在定遠縣任縣令時,常常微服私訪。一次,包拯帶著衙吏經過某山崗時,見前面草叢上方蒼蠅亂飛,并有一股血腥味撲來,便令衙吏察看。草叢里躺著一具男尸,身體已經腐爛,面目難辨,背上壓著塊大青石板,肩上還搭著只馬褡褳子,內有木制“宋記”印戳——原來是個收賣粗大布的,查問地保,知本地沒有姓宋的販布商人。包拯斷定這是謀財害命的案子。那么殺人犯是誰呢?

  第二天,包拯貼出布告,說要在大堂上審石板。大家覺得好奇,都到堂上看稀奇事。那塊青石板正放在堂中央,鐵面無私的包拯喝道:“大膽石板,竟敢謀財害命,目無國法,給我狠打四十大板!”差役揚起板子,狠狠向石板打去,“噼噼啪啪”震得差役虎口疼痛。大家見狀,都忍不住笑出聲來。包拯斥責道:“本縣斷案,大堂上理應肅靜,你們竟敢喧嘩公堂,該當何罪?”

  眾人見包拯發怒,一齊跪下,口稱“知罪”。

  包拯說:“那好,你們講,愿打還是愿罰?愿打,每人打四十大板;愿罰,每人舉保畫押,限定三日,交上三尺大布。違者嚴懲!”

  大家愿罰。心想:“包大人真有意思,找不到兇犯,讓眾人來獻一條孝布。”

  三天之內,近街遠集的粗大布一購而空。包拯的手下一邊收布,一邊核對布頭上的印記,竟發現不少人交上的粗大布上有“宋記”印戳,與死者的印戳絲毫不差。經查問知是某布莊的。當下把某布莊老板抓來。老板一見死者的印戳,面如土灰,只得供認:死者宋某從外地收購粗大布,蓋上印戳后寄存在他那里。他謀財害命,但匆忙之中忘了毀掉馬褡褳子。

104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_微信朋友圈推广_西安度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数控走心机-走心机价格-双主轴走心机-宝宇百科 | 废气处理_废气处理设备_工业废气处理_江苏龙泰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河南包装袋厂家_河南真空袋批发价格_河南服装袋定制-恒源达包装制品 | 中视电广_短视频拍摄_短视频推广_短视频代运营_宣传片拍摄_影视广告制作_中视电广 | 一点车讯-汽车网站,每天一点最新车讯! | 共享雨伞_共享童车_共享轮椅_共享陪护床-共享产品的领先者_有伞科技 | 蓝莓施肥机,智能施肥机,自动施肥机,水肥一体化项目,水肥一体机厂家,小型施肥机,圣大节水,滴灌施工方案,山东圣大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官网17864474793 | 软文推广发布平台_新闻稿件自助发布_媒体邀约-澜媒宝 | 艺术涂料_进口艺术涂料_艺术涂料加盟_艺术涂料十大品牌 -英国蒙太奇艺术涂料 | 神超官网_焊接圆锯片_高速钢锯片_硬质合金锯片_浙江神超锯业制造有限公司 | 齿轮减速机电机一体机_齿轮减速箱加电机一体化-德国BOSERL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生产厂家 | 集菌仪厂家_全封闭_封闭式_智能智能集菌仪厂家-上海郓曹 | 杭州中策电线|中策电缆|中策电线|杭州中策电缆|杭州中策电缆永通集团有限公司 | 科昊仪器超纯水机系统-可成气相液氮罐-美菱超低温冰箱-西安昊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奶茶加盟,奶茶加盟店连锁品牌-甜啦啦官网| 必胜高考网_全国高考备考和志愿填报信息平台 | 杭州实验室尾气处理_实验台_实验室家具_杭州秋叶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 广州办公室设计,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设计,办公室装修公司_德科 | 篷房[仓储-婚庆-展览-活动]生产厂家-江苏正德装配式帐篷有限公司 | 私人别墅家庭影院系统_家庭影院音响_家庭影院装修设计公司-邦牛影音 | 防爆暖风机_防爆电暖器_防爆电暖风机_防爆电热油汀_南阳市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微量水分测定仪_厂家_卡尔费休微量水分测定仪-淄博库仑 | 量子管通环-自清洗过滤器-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北京罗伦过滤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磁力反应釜,高压釜,实验室反应釜,高温高压反应釜-威海自控反应釜有限公司 | 高防护蠕动泵-多通道灌装系统-高防护蠕动泵-www.bjhuiyufluid.com慧宇伟业(北京)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软件开发-上海软件公司-软件外包-企业软件定制开发公司-咏熠科技 | 冷油器,取样冷却器,热力除氧器-连云港振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磁力反应釜,高压釜,实验室反应釜,高温高压反应釜-威海自控反应釜有限公司 | 冻干机(冷冻干燥机)_小型|实验型|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机-松源 | 上海律师咨询_上海法律在线咨询免费_找对口律师上策法网-策法网 广东高华家具-公寓床|学生宿舍双层铁床厂家【质保十年】 | 智慧钢琴-电钢琴-便携钢琴-数码钢琴-深圳市特伦斯乐器有限公司 | 气弹簧定制-气动杆-可控气弹簧-不锈钢阻尼器-工业气弹簧-可调节气弹簧厂家-常州巨腾气弹簧供应商 | 打包钢带,铁皮打包带,烤蓝打包带-高密市金和金属制品厂 | 压片机_高速_单冲_双层_花篮式_多功能旋转压片机-上海天九压片机厂家 | 路面机械厂家 | 二维运动混料机,加热型混料机,干粉混料机-南京腾阳干燥设备厂 | 发光字|标识设计|标牌制作|精神堡垒 - 江苏苏通广告有限公司 | 小港信息港-鹤壁信息港 鹤壁老百姓便民生活信息网站 | 武汉刮刮奖_刮刮卡印刷厂_为企业提供门票印刷_武汉合格证印刷_现金劵代金券印刷制作 - 武汉泽雅印刷有限公司 | 【北京写字楼出租_写字楼租赁_办公室出租网/出售】-远行地产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