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江采萍簡介
江采萍,號梅妃,,唐玄宗寵妃之一,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歷史人物江采萍簡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歷史人物江采萍簡介:
江采萍(公元710年-公元756年),號梅妃,閩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寵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稱江東妃(興化平話:Gang-dang-hi)。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江采萍自幼陪穎,父親極賞識,自小就教她讀書識字、吟誦詩文。九歲時,就能背誦《詩經(jīng)》中記載周文王后妃事跡的《周南》和《召南》兩部分詩。十四歲,善吟詩作賦,自比晉朝才女謝道韞,不僅長于詩賦,還精通樂器,善歌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開元中,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閩越,江采萍被選入宮。唐玄宗愛如至寶,大加寵幸賜東宮正一品皇妃,封為梅妃 。
梅妃喜梅,氣節(jié)若梅。后被楊貴妃貶入冷宮上陽東宮。公元756年(天寶十五年),安祿山發(fā)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唐玄宗落逃沒帶冷宮中的梅妃,梅妃白綾裹身,投井自盡 。
進宮
據(jù)說在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死后,玄宗整日郁郁不樂。太監(jiān)高力士想排解一下玄宗的煩惱,于是到江南尋訪美女,結(jié)果在福建的莆田縣發(fā)現(xiàn)了一個蘭心蕙質(zhì)的女孩,她就是江采蘋。江采蘋被高力士選入宮中后,曾深受玄宗寵幸。她淡裝雅服,姿態(tài)明秀,風(fēng)韻神采,無可描畫,她精通詩文,是不可多得的才女。因癖愛梅花,所居之處遍植梅樹,每當(dāng)梅花盛開時,賞花戀花,流連忘返,唐玄宗昵稱她梅妃,又戲稱為“梅精”。唐玄宗曾寵愛她至極,后宮其他妃子都視而不見。江采萍性情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卻又出淤泥而不染,不去為紅顏之事爭風(fēng)吃醋,并擅長于書文,常以東晉才女謝道韞自比。
失寵
只是楊玉環(huán)的到來使得清高孤傲的梅妃漸漸失寵。楊貴妃設(shè)法貶梅妃入冷宮上陽東宮。梅妃得寵時,各地爭相進獻梅花。有一次,她聽到外面有驛馬快跑的聲音,訊問侍兒可是送梅花來的?但如今,大家都是忙著給楊貴妃送荔枝,誰還記得曾經(jīng)專寵一時的梅妃江采蘋呢?
梅妃江采蘋不禁淚流滿面,想起了漢代長門宮陳阿嬌的故事,陳阿嬌千金買司馬相如一賦,便拿出千金請高力士找人寫賦呈給皇上。高力士正在拼命討好楊貴妃,因此加以推脫。江采萍就自己寫了一首《樓東賦》給唐玄宗看。可唐玄宗看來這篇賦后,雖然也略微有所觸動,但也只是派人悄悄賞了梅妃一斛珍珠,梅妃見了,傷透了心,寫下來一篇《謝賜珍珠》,并將詩與珍珠一起送還給唐玄宗。唐玄宗讀后悵然不樂,令樂府為詩譜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
梅妃之死
安祿山叛亂,唐玄宗來不及帶上失寵的梅妃江采萍就出逃了。不久,長安城陷,梅妃死于亂兵之手。唐玄宗自蜀歸長安后,求得梅妃畫像,并滿懷傷痛親題七絕一首。后來在溫泉池畔梅樹下發(fā)現(xiàn)梅妃尸體,脅下有刀痕,唐玄宗以妃禮改葬。
《題梅妃畫真》李隆基
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
霜綃雖似當(dāng)時態(tài),爭奈嬌波不顧人。
一代麗人才女將梅品的清雅脫俗、孤傲高潔融入了靈魂,到頭來遭遇卻是如此不幸。
歷史人物江采萍的故事:
斗茶作詩
又一個霜冷梅開的日子,一同踏雪嘗梅的唐玄宗對梅妃說:"久聞愛妃才高,入宮前所作八賦,翰林諸臣無不贊嘆稱絕,卿既然酷愛梅花,何不即景作一梅花詩?"梅妃謙和地答道:"賤妾鄉(xiāng)野陋質(zhì),怎能有大雅之作,謹以詠梅花小詩一首,聊為陛下佐酒。"隨即信口吟出:
一枝疏影素,獨抗嚴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飄十里長。
吟完,玄宗正要夸贊,忽然內(nèi)臣報嶺南刺史韋應(yīng)物、蘇州刺史劉禹錫求見(這兩人的生平與梅妃生平有不符之處、待考證),這兩位都是當(dāng)時著名的詩人、儒官,因聽說梅妃愛梅,又能吟詩作賦,心生敬慕,特挑選了當(dāng)?shù)氐钠婷钒倨?。星夜兼程,送到長安晉獻。梅妃和玄宗都十分高興,命人植在梅妃院中,重賞了韋應(yīng)物和劉禹錫,并把梅妃所寫詠梅詩賜予二人品嘗,兩位大家讀后贊道:"果然詩如其人,是仙中女子呀!" 這天雪霽初晴,玄宗與梅妃在梅閣臨窗賞梅弈棋。梅妃自小精于棋道,兩人對弈,玄宗屢屢敗北,因而頗有些不悅。善解人意的梅妃起身笑道:"此為雕蟲小技,誤勝陛下,請不要放在心上;陛下心系四海,力在治國,賤妾哪里能與陛下爭勝負呢!"一番話說得入情入理,玄宗也就為之心中釋然了,暗暗為梅妃的賢淑達理而欣慰。
賢德體恤
梅妃在得寵之時沒有仗著唐太宗對自己的寵愛殘害其她妃嬪、禍國殃民,而表現(xiàn)出來的是大義和明理。玄宗曾問"梅妃"、為何郁郁寡歡,梅妃道:"昔太宗有貞觀之治,百姓安樂。愿陛下也有開元之治"。玄宗聽了,怔了一怔,然后拈須笑道:"朕早有此志,愛妃不言,朕幾乎忘了。"次日,玄宗即罷了游宴,親理萬機,勵精圖治。梅妃受玄宗專寵達十年之久,這期間,梅妃以自己的品性和賢德影響著唐玄宗,使玄宗以德治國,整個國家繼續(xù)保持著開元盛世的強盛。
嫻淑識體
唐玄宗是個重感情的人,對兄弟十分友愛,宋王成器,申王成義,是玄宗之兄;歧王范、薛王叢是玄宗之弟(此處人物生平與梅妃生平有不符之處、待考證)。玄宗即位之初,時常長枕大被與兄弟同寢,不時設(shè)宴與兄弟同樂,還曾在殿中設(shè)五幃,與各王分處其中,談詩論賦,彈奏絲竹,議謀國事,相處得十分融洽。唐玄宗獲得梅妃后,迫不及待地想介紹給他的兄弟,于是特設(shè)一宴招待諸王,席間唐玄宗向諸王稱贊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 基贊賞推崇。
梅妃先是吹奏白玉笛一曲,笛音曲折婉轉(zhuǎn),引人神馳。宋王成器也善吹笛,歧王范善彈琵琶,玄宗更是妙解音律,五位兄弟都十分領(lǐng)會梅妃笛聲的神韻。笛聲剛落,梅妃又翩翩起舞,漫舞輕回,如驚鴻般輕盈,如落梅般飄逸,五人又看得如癡如醉。舞罷,唐玄宗命人取出珍藏的美酒"瑞露珍",讓梅妃用金盞遍斟諸王,當(dāng)時薛王已醉,恍惚中被梅妃的儀態(tài)迷住,一時神魂顛倒,竟然伸出腳來,在桌下勾住梅妃的纖足糾纏不放。梅妃竭力保持鎮(zhèn)靜,不動聲色使力爭脫,轉(zhuǎn)身躲入梅閣不肯再出來。玄宗發(fā)覺后問道:"梅妃為何不辭而去?"左右答稱:"娘娘珠鞋脫綴,綴好就來!"等了一會,不見出來,玄宗再次宣召,梅妃派人出來答復(fù)說:"娘娘突然胸腹作痛,不能起身應(yīng)召。"沒有梅妃助興,這一夜的兄弟宴樂也就到此結(jié)束了。嫻淑識體的梅妃并沒有把薛王調(diào)戲她的事張揚出來。
但是薛王第二日早晨酒醒,想起昨夜宴席上的荒唐行為,不禁大為驚懼,于是袒肉跪行來到宮中,向玄宗請罪,羞愧地說:"蒙皇上賜宴,不勝酒力,誤觸皇嫂珠履,臣本無心,罪該萬死!"唐玄宗寬容道:"汝既無心,朕也就不予追究。"事后,玄宗回后宮問起梅妃,梅妃情知薛王是酒后失態(tài),所以不愿意讓玄宗知道,擔(dān)心影響兄弟之情,玄宗問她時,她還竭力否認。見她如此顧慮皇家骨肉之情,大度地息事寧人,唐玄宗對她不由得又產(chǎn)生了一種既愛且敬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