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歷史王政君簡介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2月3日),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縣東)人,陽平侯王禁次女,母親李氏,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生母。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朝歷史王政君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漢朝歷史王政君介紹
王政君(前71年-13年2月3日),魏郡元城(今河北邯鄲大名人,王莽是其族侄)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生母。父王禁,母李親。
王政君出身于官宦之家,傳說她的母親李氏夢月入其懷,遂有身孕,生下了政君,她的父親做過廷尉史(法庭書記),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幾個小老婆,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失寵。與王禁分手,改嫁荀安為妻,王政君從小失去母愛,長大后的政君,婉順賢慧。及笄就被她的父親嫁出去,未過門而丈夫病死,后改嫁給東平王做姬妾,未進王府門而東平王死。
許嫁之人暴病而亡,父親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說:“你的女兒及富貴之命,將來所嫁之人一定是顯貴之人。”王禁很高興,便教政君寫字讀書,弄琴鼓鼓瑟。
公元前53年(漢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歲那年,王政君應選入宮,適皇太子劉奭的愛妃司馬氏死,司馬良娣臨死前,對皇太子說:“妾本不該死,是那些妃嬪咒的。”司馬氏死后,劉奭十分悲傷,他想起司馬良娣的話,發誓不再接近嬪妃,漢宣帝怕太子憂傷過度,令皇后挑選五名宮女,供太子選妃,王政君位列于候選人中,她穿著一件繡著紅色花邊的艷服,剛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還陷于思念愛妃司馬氏的悲痛之中,無心選妃,皇后在旁邊催促,劉奭隨便指著靠近自己身邊的一位宮女,皇后看王政君長相還算說得過去,更何況皇太子點頭,于是就忙命人將王政君送到東宮。就這樣,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個偶然的機遇中成為了太子妃,太子劉奭并不喜歡王政君,誰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懷孕生子。此后太子劉奭再也沒臨幸于她。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駕崩,劉驁三歲,皇太子劉奭在宣帝駕崩的當天,登上未央宮前殿的龍位,他就是漢元帝,劉驁是他的長子,前被立為皇太子。
“母以子貴”,由此,王政君成了掌握實權的皇太后、太皇太后。然而,王政君萬萬沒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兒——王莽,竟篡奪她兒孫的皇位。王政君思念漢朝,最后在悲憤、憂郁之中度過她的晚年。王政君生于漢宣帝時,一生經歷七朝,歷盡滄桑,她一人雖沒有什么政治野心,但愚庸無能,軟弱寡斷,終于斷送了漢朝劉姓的江山。公元13年(新朝始建國五年)二月,太皇太后憂憤而死。享年84歲,她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后之一。太皇太后的遺體被運往渭陵,與元帝合葬。
漢朝歷史王政君歷史評價
班彪:三代以來,《春秋》所記,王公國君,與其失世,稀不以女寵。漢興,后妃之家呂、霍、上官,幾危國者數矣。及王莽之興,由孝元后歷漢四世為天下母,饗國六十余載,群弟世權,更持國柄,五將十侯,卒成新都。位號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猶握一璽,不欲以授莽,婦人之仁,悲夫!
蔡東藩:孝元皇后,無傅太后之驕恣,又無趙氏姊妹之淫荒,亦可謂母后中之賢者。乃過寵王莽,使其罔上行私,得竊國柄,是則失之愚柔,非失之驕淫也。莽知元后之易與,故設為種種欺媚,牢籠元后于股掌之中。迨弒平帝而元后不察,迎孺子而元后不爭,稱攝皇帝假皇帝而元后不問,徒懷藏一傳國璽,不欲遽給,果何益耶?要之婦人當國,暫則危,久則亡。元后享年八十有余,歷漢四世,不自速斃,宜乎漢之致亡也。
看了漢朝歷史王政君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