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張學良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
張學良是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對張學良的歷史評價是什么,希望能幫到你。
對張學良的歷史評價是什么
由于“西安事變”,國共兩黨對張學良的歷史評價不盡相同。
張學良晚年自評:我們張家父子,若不是為了愛國,會有這種下場嗎?
唐德剛:把個花花公子和政治家、軍事家分開來做,則民國史上實是車載斗量,沒啥稀奇;可是把這三種不同的行業,拼在一起,搞得三位一體,如魚得水,則學良之外,也就真的別無分店了。
邵銘煌(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主任):張學良與楊虎城當年身為國民黨將領,不僅沒有積極剿共,還以非常手段挾持統帥,這種行為幾乎等于是‘軍事政變’,即使在今天的中國,也應該受到制裁,不可能被容忍,更沒有所謂“平反”的問題。
劉大年:評價張漢卿先生有三個基本原則:第一,我們是把中華民族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還是把國民黨、共產黨的利益得失放在第一位?第二,推動蔣中正參加抗日戰爭,是抬高了他在歷史上的地位,還是貶低了他在歷史上的地位?第三,“西安兵,是只有張、楊能夠起這種作用,或者還有別人能起這種作用?“西安兵諫”是個人或少數人的行為,還是代表了全民族的意愿?根據以上三條原則去衡量,我們講歷史的人,只要不是負鼓盲翁,就很容易對張學良的是非功過做出判斷。學術討論可以各說各的,但像張漢卿這樣的人物,千秋青史自有定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要從民族大義去考慮問題,一切以民族大義為重。
毛澤東: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周恩來:不論張學良死活,我們中國共產黨評張學良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江澤民:張學良先生是偉大的愛國者。65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張學良和楊虎城以愛國的赤誠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義,毅然發動西安事變,聯共抗日,為結束10年內戰、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實行全民族抗戰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堪稱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
李敖:張學良是民族英雄。張學良最偉大的是他本可以做東北王,但是張學良熱愛祖國,東北有獨立的本錢卻沒有獨立,比臺灣大36倍的地方不肯獨立。他的爸爸為此而死,他自己為了中國的主權獨立尊嚴,被蔣中正從36歲關到83歲。
張學良的后世紀念
張學良故居坐落在天津法租界32號路(今和平區赤峰道78號),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樓房。張氏在二、三十年代來津常住此處。
三層洋樓,前樓建于1921年,為三層帶地下室;后樓為二層,建于1926年。兩幢共有樓房42間,建筑面積1270.4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401.65平方米,總占地面積1.495市畝。
該所建筑造型豪華、美觀、大方。前樓正面二、三層設有屋頂平臺;室內寬大考究,內部樓梯、地板、門窗等均采用菲律賓木料;衛生設備具全,院內廣植草坪。
該樓以張壽懿(張作霖五夫人)名義購自法國領事館。1949年后張壽懿去香港,由其子張學銓管理出租。1956年進行私房改造后由國家經營,1960年改按公產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