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的歷史評價是什么
眾所周知,宋慶齡曾經為我國的新中國的建設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對于這么一位偉大的女性,歷史上對宋慶齡的評價是如何的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宋慶齡的歷史評價是什么,希望能幫到你。
宋慶齡的歷史評價是什么
宋慶齡是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她為國家和人民所建樹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
鄧小平指出:“宋慶齡同志鞠躬盡瘁,七十年如一日,把畢生精力獻給中國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事業,獻給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她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著堅定的政治原則性,威武不屈,富貴不淫,高風亮節,永垂千古。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她跟隨歷史的腳步不斷前進,從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者。”高度評價了她偉大光榮的一生。
毛主席對宋慶齡的評價“宋家飛出的金鳳凰”,金鳳凰,單是這三個字就可以看出了毛主席對宋慶齡的評價之高。而作為宋慶齡的丈夫,孫中山先生對于自己的妻子宋慶齡的評價則是——完美的妻子。
美國的史沫特萊評價宋慶齡是,中國的圣女貞德。圣女貞德是在英國與法國百年戰爭之時,帶領著法國人民打敗英國侵略者的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而用圣女貞德來比較宋慶齡,也足以看出宋慶齡對新中國、政治、改革所做出的貢獻。
宋慶齡不單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她還是一位令丈夫尊敬喜愛的妻子。在政治中,宋慶齡勇于創新,源源不斷的接受著新的事物,卻也不會排斥傳統;盡管在外表上宋慶齡溫婉可人,可卻心性堅韌的追隨者自己的丈夫努力完成著革命。而在生活中,宋慶齡卻搖身一變。變成了如她的長相一般的溫婉可人,對自己的丈夫尊敬、細心、溫柔,變成了一位完美的妻子的角色。一個可以把工作與生活中完全分開,分別扮演者不同性格,不同角色的宋慶齡無疑是優秀的。而這也無怪乎歷史上許多人為宋慶齡做出了如此之高的評價了。
宋慶齡的歷史評價是什么大事年表
1893年1月27日,誕生于上海。
1907年赴美國留學。
1908年考入佐治亞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學院。
1913年獲文學士學位畢業。8月離美國途經日本。冬,任孫中山秘書。
1915年10月25日,與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結婚。
1916年5月,隨孫中山離日本回國,抵上海。
1917年7月,隨孫中山離滬赴穗,進行“護法”運動。
1918年5月21日,第一次“護法”失敗,隨孫中山離廣州,6月26日抵上海。
1920年11月,粵軍攻克廣州,隨孫中山離滬返穗,再次組織“護法”軍政府。
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叛亂。勇敢的掩護孫中山脫險。翌晨轉赴黃埔與孫中山會合于永豐艦。后轉居上海。
8月23日,在上海寓所陪同孫中山與李大釗等會晤,商討國共合作等問題。
1923年2月,隨孫中山再次赴穗。
8月,在永豐艦紀念蒙難一周年。
1924年6月16日,隨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出席陸軍軍官學校開學典禮。
11月13日,隨孫中山應馮玉祥之邀,離穗北上。17日經上海。28日途經日本神戶,發表了關于婦女解放問題的演說。
12月4日,抵天津。31日抵北京。
1925年年初,孫中山病重,在病榻旁侍侯。
3月11日,接受孫中山遺囑,并應允代孫中山訪蘇。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此后經常向國內外介紹孫中山遺囑和三大政策。
4月,從北京回上海。
8月,對廖仲愷在廣州被暗殺,深感悲痛和憤慨。
1926年1月,在廣州召開的 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堅持孫中山三大政策的演說。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11月,北伐軍攻克武漢后,率國民政府先遣人員抵武漢,籌備遷都。
12月,與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領袖組成“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及國民政府臨時聯席會議”,作為遷都前的臨時黨政最高權力機關。
1927年2月,在武漢開辦婦女政治訓練班。
3月,出席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被選為主席團成員。同月,國民政府在武漢成立,任國民政府委員。
7月14日,發表《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與當局決裂。
8月1日,支持南昌起義。2日,被選為南昌起義的革命委員會主席團成員。
8月23日,離上海赴蘇訪問
9月6日,抵莫斯科。
12月,在比利時召開的國際反帝同盟大會上,被選為名譽主席。
1929年5月,離歐洲回國,參加南京的孫中山國葬儀式。行前發表《關于不參與國民黨任何工作的聲明》。
8月10日,以英文發表《與戴傳賢的談話記錄》。同月,國際反帝同盟在德國開會,再度被選為大會名譽主席。
9月21日,離滬赴法國。
1930年旅居歐洲,多在柏林。
1931年7月,從德國回國。
12月19日,為鄧演達被害發表《國民黨已不再是一個政治力量》一文。
1932年1月,與楊銓、何香凝等創辦“國民傷兵醫院”,為抗日救濟傷病人員。
12月,與蔡元培、魯迅、楊銓等在上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1933年1月,在上海成立“民權保障同盟”分會。
3月8日,在上海“國民御悔自救會“成立大會上發表演說,號召民眾團結抗日。
5月13日,到德國駐滬辦事處遞交抗議書,譴責法西斯恐怖統治。
6月18日,楊銓被暗殺。為此發表聲明,抗議當局殺害進步人士,并親自參加楊銓的葬儀
9月30日,在上海主持“世界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委員會“遠東大會,并發表《中國的自由與反戰斗爭》的演說。是年,領導“民權保障同盟”營救羅登賢、陳賡等人。
1934年4月20日,與何香凝等1779人聯名發表《中華人民對日作戰基本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