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簡介與生平介紹
出身布衣
朱元璋幼名重八,又名興宗,后改名元璋,字國瑞。清朝人俞樾在他的《春在堂隨筆中》寫道:“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此于《元史》無征,冉證以明高皇(朱元璋)所稱其兄之名,正是如此?!彼峙e當時紹興鄉間為例:“如夫年二十四,婦年二十二,命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婦年二十二,合為四十五,生子即名‘五九’”,五九相乘,四十五也。據俞樾鉤沉,明朝大將常遇春的曾祖父叫常四三,爺爺叫常重五,父親叫常六六;大將湯和的曾祖叫湯五一,爺爺叫湯六一,父親叫湯七一,等等,皆為佐證。
和大多數封建皇帝一樣,朱元璋的出世也被人為增加了幾分傳奇色彩,據《明史》記載:朱元璋的母親剛懷孕時,曾經做了個夢,夢中有一個神仙給了她一粒仙藥,放在手中閃閃發光,于是她就吃了下去,他母親從夢中驚醒,但是仍余香滿口。等到朱元璋出生時,紅光滿屋,時值夜晚,紅光從屋中射出,鄰居見后,以為失火,忙奔走相救,結果是虛驚一場。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祖居泗州盱眙(今江蘇盱眙)。元天歷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由于營養不良,朱元璋小時候體弱多病,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朱元璋的父母十分迷信,認為只有觀音菩薩才能救他一命,保佑他平平安安地活下去。于是,他們就把幼小的朱元璋送到附近的皇覺寺,并讓朱元璋拜寺里的老和尚高彬為師。 當然也有說是朱元璋活不下去才去投奔寺院的。
朱元璋到了10歲時,其父親朱世珍為了躲避沉重的賦役,再次搬家。后來就在太平鄉的孤莊為地主劉德種地,朱元璋就為劉德家放牛。
在放牛的過程中,朱元璋結識了徐達、湯和、周德興等人,并成為要好的朋友。日后,徐達、湯和、周德興等人為建立明朝南征北戰,立下了功勛,成為開國元老。
朱元璋自幼聰明頑皮,而且曾經讀過幾天書,所以鬼主意最多。常玩的游戲就是扮皇帝,他穿著破衣爛衫,把棕樹葉撕成絲絲縷縷,粘在嘴上當胡子,用一塊車輻板放在頭上頂著當作平天冠,然后往土堆上一坐,就裝模作樣稱起皇帝來,還讓伙伴每人撿一木塊,用雙手捧著,三跪九叩,并高呼萬歲。
當放牛娃,不僅常挨主人打罵,而且經常吃不飽,只有餓肚子放牛,于是發生了朱元璋宰牛的事情。一天放牛時,朱元璋和徐達、湯和、周德興都覺得肚子餓,于是朱元璋出點子,將一頭小牛犢殺掉,大家烤著吃了。沒多久,只剩下一張牛皮、一堆骨頭和一條牛尾巴。吃完了,但回去怎么向地主交待呢?大家都發愁了,于是互相埋怨。朱元璋于是站出來,想了個辦法,他讓大家把牛骨和牛皮埋了,把血跡掩蓋起來,然后把牛尾巴插到山上的巖縫里,就說小牛鉆進山洞里去了,拉不出來。小伙伴都紛紛贊同。這個天真的想法當然瞞不過地主劉德,結果是朱元璋被毒打一頓并趕回了家,而且給父親增添了賠償小牛的債務。但是朱元璋卻因敢作敢當而深得小伙伴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