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歷史名人簡介
重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歷史名人眾多,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重慶歷史名人,希望能幫到你。
重慶歷史名人巴蔓子
巴蔓子為古巴國忠州(今重慶市忠縣)人,是東周末期(約戰國中期)的巴國。約公元前4世紀,巴國朐忍(今萬州一帶)發生內亂,時巴國國力衰弱,國君受到叛亂勢力脅迫,百姓被殘害。巴國蔓子遂以許諾酬謝楚國三城為代價,借楚兵平息內亂。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認為國家不可0,身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諾是為無信,割掉國土是為不忠,蔓子告曰“將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于是自刎,以授楚使。巴蔓子以頭留城、忠信兩全的故事,在巴渝大地傳頌。
重慶歷史名人李宗羲
李宗羲(1818-1884),號雨亭,開縣漢豐鎮人,生于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26歲參加鄉試,中舉人,次年赴京殿試,中殿試二甲第二十五名,被委派到安徽以知縣任用。由于李宗羲辦事干練,深得清政府的器重。1850年任英山知縣時,一年之內處理完全部積案,1852年調任太平知縣,親到各鄉村調查,處理歷年賦稅積欠,比歷任縣官所收賦稅都多,又被派往宿松,望江等縣查漕倉,拯難民。
重慶歷史名人聶榮臻
聶榮臻(1899-1992),字福駢,四川江津(現重慶市江津區)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名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為我國人民解放和日后國防軍事現代化做出了重大貢獻。終年93歲。
重慶歷史名人劉伯承
劉伯承(1892-1986)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開縣趙家場。他家境貧寒,自幼發憤苦讀,學習成績優異。在革命潮流的影響下,青年時代的劉伯承萌發了富國強兵、拯民于水火的思想。1911年,他參加了響應辛亥革命的學生軍。1912年考入重慶軍政府將校學堂。翌年參加四川討袁(世凱)軍。1914年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護國、0等戰爭中,歷任連長、旅參謀長、團長。1916年3月在攻克豐都縣城的作戰中右眼中彈致殘。1923年在討伐北洋軍閥吳佩孚的戰爭中任東路討賊軍第一路指揮官。他足智多謀,驍勇善戰,被譽為川中名將。同年秋,滿懷熱情追求真理的劉伯承結識了共產主義者楊闇公、吳玉章。1924年起,也隨吳玉章到上海、北京、廣州等地考察,在深入研究中國社會實際的過程中,經過認真探索,接受了馬克思主義,逐步實現了從愛國的民主主義者向共產主義者的轉變。
重慶歷史名人陳仕仲
陳仕仲(1912-1977),開縣太原鄉(原太平鄉)人,生于1912年。他15歲小學畢業后,就讀于萬縣商業中學,又因家貧輟學。后經親友資助,于1931年上半年滿懷壯志去上海,考入上海美專。不久,“九·一八”、“一·二八”事變相繼發生,仕仲激于愛國義憤,-遭到國民黨政府的鎮壓后,他憤然投筆從戎,參加了抗日義勇軍。又因國民黨政府與日本簽訂了-的《淞滬停戰協定》,淞滬抗戰被破壞,義勇軍被解散,加上家庭經濟支援斷絕,仕仲無法再留上海求學,-回家。經親友介紹,先后在縣城西津壩小學(縣高)、義和鄉小學等處任教,但他時刻不忘救國,人在那里就在那里積極組織抗日宣傳活動。
重慶歷史名人饒國梁
饒國梁(1888—1911), 1888年出生于重慶大足,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7年,為尋求救國真理,加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受黃興派遣,饒國梁聯絡組織會黨籌備廣州起義。同年4月27日辛亥廣州起義中,饒國梁身負重傷,4月30日英勇就義,年僅23歲。
看了重慶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