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天皇與日俄大戰介紹
明治元年(1868年)頒布一系列維新舉措,實行明治維新,帶領日本自封建社會邁入工業化世界大國。制訂《大日本帝國憲法》,發動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吞并臺灣和朝鮮;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明治天皇與日俄大戰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明治天皇與日俄大戰介紹
20世紀末,帝國主義興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當時,沙俄傾向于勾結法國,充分利用法國與德,奧矛盾,同時與奧斯曼帝國簽訂相關協定,在阿富汗地區與英國劃分了勢力范圍,因此,俄國當時在西線相對穩定,于是將目光投向遠東:中國的東三省。
而此時,日本剛剛經過明治維新,國力大增,同時甲午海戰后,日本也將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視為勢力范圍,因此,日俄之間產生了無法調和的矛盾。
當時日俄兩國的國際形勢是:在歐洲,英國和法國之間矛盾尖銳,德國和法國之間也存在嚴重的矛盾,而俄國通過審時度勢,加入法國(另一個原因是法國曾經大量借貸給沙俄政府)集團,形成法俄同盟,而與此對應的,英國為了對付法國,勢必要遏制其盟友俄國在遠東的擴張,以免俄國過于強大,因此主動勾結日本,形成英日同盟。
而在遠東問題上,作為俄國對手的德國卻采取推波助瀾的態度,支持俄國遠東擴張--德國的目的很明顯,為了讓俄國過多的將精力放在遠東,以便于德國對付法國;而法國雖然支持俄國遠東擴張,但不希望俄國過多將精力投入遠東,故采取保留政策。
而對應英日一方,英國寄希望于日本能大量吸引俄國的精力,使英國有更多的時間保持歐洲大陸均勢政策,加上美國此時也站在英日一邊,因此,雙方基本形成了對應的集團。
其實,這個時候,俄國對日本決戰的準備工作尚未完工:此時俄國主力仍然在西部,東部主要是俄國太平洋艦隊及遠東守軍,因此日本決定趁俄國準備未完之際發動突襲,一舉擊破俄國遠東軍團。
整個日俄戰爭,實際上日本傷亡人數高于俄國,但就結果來看,日本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原因有幾個
就日本方面而言:第一是軍隊經過明治維新后,戰斗力普遍加強,尤其是擊敗當時亞洲最強的中國北洋水師后,戰斗力和戰意非常強。
明治天皇的人物生平
睦仁降生
嘉永五年(1852年)11月3日,明治天皇出生,是孝明天皇的第二位皇子。母親是英照皇太后。真正的生母是權大納言(中山慶子)。
萬延元年(1860年)被定為儲君,并賜名睦仁。
倒幕時期
慶應3年(1867年)在倒幕運動期間孝明天皇突然死去,睦仁十六歲繼承皇位。1月9日(1867年2月13日),睦仁舉行踐祚典禮。在革命分子的鼓舞之下,同年12月9日實行“王政復古”。
慶應4年(1868年)1月,倒幕派發動政變,迫使幕府德川慶喜把政權交給天皇睦仁。3月發布《五條誓約》,接著倒幕軍在京都附近打敗幕府軍,不久又進占江戶。7月,天皇睦仁將江戶改名為東京。8月27日舉行即位典禮,9月8日改年號為明治(年號取自《周易》,圣人南面聽天下,向明而治)。10月,明治天皇抵達東京執政。12月,返回京都,與一條美子(昭憲皇太后)舉行大婚之禮。
脫亞入歐
明治2年(1869年)明治天皇再度抵達東京,并定東京為首都,以圖安定人心。明治4年(1871年)實行廢藩置縣。明治5年(1872年) 解除禁止土地買賣的禁令。制定學制,設立教部省。明治6年 (1873年)1月發布征兵令,7月發布地租改正條例,著手土地改革。明治7年(1874年)1月提出民選議員的建議書。明治8年(1875年)6月制定報紙的誹謗罪。9月發生江華島事件。明治9年 (1876年)10月發生神風連之亂,秋月之亂,萩之亂。明治10年(1877年)2月西南戰爭爆發。
明治11年(1878年)日本陸軍卿(陸軍部長)山縣有朋發布《軍人訓誡》,要求軍人必須把天皇當作超人的神來崇拜,必須以“武士道”作為軍人精神的根本。明治14年(1881年)發布《軍人敕諭》。明治15年(1882年)頒布《軍人敕諭》,強調效忠天皇的建軍思想。派遣伊藤博文赴歐洲考察制憲,貫徹天皇主權、憲法欽定的立憲原則。明治22年(1889年)制訂并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和《皇室典范》。明治23年(1890年)10月發布《教育敕語》。形成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國家的基本法律和意識形態的支柱。
戰爭侵略
明治25年(1892年)7月,大清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領“定遠”號、“鎮遠”號兩艦抵達日本橫濱訪問,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軍國主義勢力乘機挑起民族對立情緒,促使明治天皇發布詔敕:“國防一事,茍患一日,或將遺百年之悔。”因此他命“朕茲省內廷之費,6年期間每年撥下30萬日元,并命文武官僚,除特殊情況外,在同一期間,納其薪俸1/10,以資補足造新式軍艦之費”。明治26年(1893年)明治天皇下達造艦詔書,帶頭實行擴軍備戰。1894-1895年親自指揮甲午中日戰爭。1904-1905年又發布宣戰詔書,挑起日俄戰爭。隨著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勝利,明治天皇越發確立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明治落幕
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7月30日凌晨零時四十三分,明治天皇由于尿毒癥去世,享年60歲。明治天皇的陵墓為京都的伏見桃山陵,大正三年(1914年),昭憲皇太后去世,日本政府建立明治神宮,把明治天皇神化。
看了“明治天皇與日俄大戰介紹”還想看:
1.日本明治天皇介紹
2.日俄戰爭簡介
3.日本天皇為什么沒有實權
4.日本昭和天皇的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