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贊干布的簡介
松贊干布,徽號漢姓為劉,按照藏族的傳統,他為吐蕃王朝第33任贊普,實際上為吐蕃王朝立國之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松贊干布的簡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松贊干布的簡介:
松贊干布(617-650年,藏語拼音:SongzainGambo,威利:Srong-btsanSgam-po,THL:SongtsenGampo)。《新唐書》作棄宗弄贊、棄宗農,《冊府元龜》作器宗弄贊、器宋弄贊、不弗弄贊,《通典》作棄蘇農贊。按照藏族的傳統,他為吐蕃王朝第33任贊普,實際上為吐蕃王朝立國之君。在位期間(629—650年),平定吐蕃內亂,確立了吐蕃的政治、軍事、經濟及法律等制度,并且從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至今備受藏族尊崇。
全才王子
隋義寧元年(公元617年),松贊干布誕生于甲瑪赤康的強巴敏久林宮(現位于拉薩市墨竹工卡縣甲瑪鄉)。父親朗日松贊是吐蕃王朝第32代贊普。(贊普:吐蕃時期百姓對君長的稱呼,藏語意為雄健的男子。據《新唐書·吐蕃傳》載:“其俗謂強雄曰贊,丈夫曰普,故號君長曰贊普。”)松贊干布是后人為他加上的尊號。(松贊干布:唐代漢文史籍作棄宗弄贊、器宗弄贊、器宋弄贊、棄蘇農贊等(還有弗夜氏、不弗弄贊的稱呼),均為譯音,藏文稱贊普墀松贊、松德贊。贊普,意為王;墀,意為“輿”“王位”;松贊是名字,干布則是尊號,其意為“深沉莫測”。)當他3歲的時候,其父率兵滅掉了蘇毗部落,統一了西藏高原,由一個山南地方的小邦首領一躍成為吐蕃各部的君主。在這樣的一個家庭里,朗日松贊對獨生子的培養和教育極為關懷,使松贊干布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嚴格的訓練,逐漸成為精通騎射、角力、擊劍、而武藝出眾,又愛好民歌、善于吟詩的文武全才的王子。
統一吐蕃
唐貞觀三年(629年),當松贊干布屆滿13歲的時候,統一的吐蕃王朝遭到沉重的打擊,國王朗日松贊被人毒死。與此同時,父王諸臣和母后諸族一起舉兵叛變,工布、達波、娘波等地盡為叛亂者所據。不僅如此,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勢入侵,雅魯藏布江北的蘇毗舊貴族也圖謀“復國”,這些勢力紛紛向吐蕃進兵發難。
松贊干布繼承父位,成為吐蕃第33代贊普的重任。其依靠新興勢力,征集了萬余人,組成了一支精銳的隊伍。經過3年征戰。平定了內部叛亂,穩定了局勢,再次恢復了吐蕃的統一。
漢藏和親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松贊干布25歲,唐朝派江夏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16歲的文成公主入吐蕃。松贊干布親率禁衛軍勁旅從吐蕃遠道出迎。文成公主一行往西由倒淌河、日月山等地到達黃河河源附近的柏海(扎陵海),與松贊干布迎親的隊伍相會。
松贊干布高興地穿起唐朝所贈的駙馬吉服,向江夏王李道宗行子婿之禮,說道:“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國者,今我得以尚大唐公主,為幸實多……”他陪同文成公主和李道宗一起游覽了河源景色風光。在送別李道宗等唐使返程之后,松贊干布即護送文成公主進藏。沿途,吐蕃人民都以熱烈真摯的感情歡迎文成公主。凡公主經過的地方,都流傳著許多充滿民族友愛的故事。
主要著作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的大臣吞米桑波扎創建藏文后,首次在古卡爾瑪日宮殿向松贊干布講授藏文。松贊干布很快學會,并應用自如,先后撰寫了三部著作(說法不一)。其中一部著作早已失傳,另一部由于當時落后的印刷技術和經歷的長遠歷史,到阿底峽大師時期,基本已殘缺不全,后來被人整理時根據記憶增加了不少內容,使其本來的面貌蕩然無存。而《嘛呢全集》是唯一遺留下來的最全面、最完整,完全保存作者原創內容的一本。這本最早的藏文原創著作內容涉及廣泛,包括松贊干布自己的自傳及拉薩祖拉康(大昭寺)修建的歷史過程;從唐都迎娶文成公主及迎請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的歷史過程;觀世音菩薩之瑜伽修行法;告王妃、大臣、民眾的遺教等。是一部聚歷史、宗教、法律、傳記等為一體的珍貴文獻史料。
去世
650年,松贊干布去世。其死因眾說紛紜:一說是由于尺尊公主感染了瘟疫后傳染給了松贊干布,不久松贊干布便在彭域的色莫崗(位于今西藏自治區林周縣彭波農場附近)逝世;另一說松贊干布是被仇視佛教的苯教教徒暗殺而死的。次年吐蕃以極為隆重的葬禮,在瓊結的吐蕃歷代贊普王陵之間為松贊干布建起了一座很高大的墳墓,稱之為“木日木波”。由于其子共日共贊早逝,遂由孫芒松芒贊嗣位,大論祿東贊攝政。
吐蕃王朝崩潰之后,吐蕃爆發各種屬民奴隸起義。877年,四名奴隸軍首領將歷代贊普王陵瓜分并大肆挖掘。松贊干布的“木日木波”陵被沒廬氏和久氏(黨氏)分得,因此未被挖掘,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