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仙的簡介
小鳳仙,曾是名動公卿的名妓。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小鳳仙的簡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小鳳仙的簡介:
(1900年8月-1954年),原名朱筱鳳,偏房所生,后改名為張鳳云、張洗非。原籍浙江錢塘。出生在杭州,父親是沒落的滿族八旗武官。在清王朝徹底崩潰前的茍延殘喘的年月里,這個八旗武官又突然被解職了。小鳳仙的幼年,生活在一個日趨貧困,后母對她很冷漠的家庭中。
正史之中并沒有關于她的記載,甚至連她的生卒日期都沒有能說清楚,但她卻曾是名動公卿的名妓。她曾幫助共和名將蔡鍔逃離袁世凱的軟禁,更因為與蔡鍔的那段至死不渝的愛情而被人傳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這段愛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電影。
小鳳仙的生平介紹:
坎坷身世
小鳳仙原名朱筱鳳,后改名為張鳳云、張洗非,滿族旗人,祖籍河南,大約1899年出生于父親做官的浙江杭州。她的父親姓朱,是一個沒落的滿族八旗武官,后被解職,光緒年間全家流寓湖南湘潭,后到杭州。
1900年8月,小鳳仙在杭州出生。生父歿后,因母親是偏房,備受大母虐待,不得已乃和生母離開朱家單過。不久母親病逝,一位姓張的奶媽收留撫養她,所以就改姓張,名鳳云。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那時張奶媽帶著她正在浙江巡撫曾蘊家幫傭。隨后杭州革命黨人炮轟巡撫衙門,張奶媽就帶著她逃亡上海。因衣食無著,便讓她跟著一位姓胡的藝人學戲,到南京賣唱為生,取了藝名“小鳳仙”。
1913年(民國二年)7、8月間,革命黨人在南京發動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北洋軍閥馮國璋、張勛等部攻打南京,戰火延及近兩月。小鳳仙跟著胡老板逃回上海。這年小鳳仙已是13歲,成一亭亭玉立的美人。不久,她又跟著胡老板輾轉到達當時的京師北京,在著名的八大胡同之一的陜西巷云吉班賣唱接客做生意,以其才貌色藝俱佳,名震京師,成為民國初年北京城紅極一時的名妓。
胡老板將她賣給上海曾出版過庸俗小說《魯男子》的風流文人曾孟樸家當奴婢,后來曾孟樸又把她帶到北平,“轉讓”給著名的“紅燈區”八大胡同里的陜西巷云吉班賣唱。小鳳仙自幼聰穎,識文斷字,會拉二胡,會彈琵琶,會唱京劇,會寫歌詞,很快便以“色藝俱佳”脫穎而出。
傳奇愛情
二人初遇
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漢族,湖南寶慶人。1914年,蔡鍔是云南督軍,手握兵權,鎮守邊疆,權傾一時。袁世凱為稱帝拉攏蔡鍔,請蔡鍔進京,封為“始威”,做他復辟的左膀右臂。當袁世凱看出蔡鍔并不對他忠心耿耿,而是反對他當皇帝時,便把蔡鍔軟禁起來,不準他離京,怕他跑回云南起兵造反。蔡鍔住在西城的棉花胡同,百般無聊之時,常常化裝成商人模樣,串八大胡同,找妓女尋歡作樂。
那時候,小鳳仙住在八大胡同陜西巷里的云吉班。蔡鍔心內煩悶,隨便出來走走,并不是成心嫖妓,又因打扮成了普通商人的樣子,并不像是特別有錢的大少,妓院老鴇就把他引到長相一般,性格古怪的二流妓女小鳳仙這里。小鳳仙一見來客就斷定他不似一般尋常的狎客,真誠以待。
相知
民國四年初秋,籌備袁世凱登基的“籌安會”堂而皇之地在北京成立,楊度主持其事,利用都是湖南同鄉的身份,天天到棉花胡同力促蔡鍔列名發起人之一。
楊度是籌安會的主持人,帝制的催生者,未來袁氏朝廷的宰相;同時又是個風流倜儻、落拓不羈、寄情聲色、醉心犬馬的大名士。天天晚上呼朋引類往八大胡同去征歌逐色。蔡鍔決定要打進他們的圈子,就不能免俗,那些人各自有相好的姑娘,蔡鍔自從那次遇到小鳳仙后,頓感此女雖淪落風塵,然而出語不俗,或可作為紅粉知己,借以應付京中的一班“同僚”。
相處過程中,小鳳仙掏心挖肝地將自己的身世,向蔡鍔盡情地傾訴,并要求蔡鍔以誠相待。二人歷經波折,終坦誠以待,蔡鍔甚至為了小鳳仙與發妻鬧翻。楊度眼看這位當年在云南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如今與八大胡同的一個二流妓女打得火熱。天天醇酒婦人,壯志已經消磨殆盡,時常晝夜不分,不只是耽擱了公務,連棉花胡同家里的老太太也疏于晨昏定省,而結發妻子更是久受冷落。楊度把這種情形報告袁世凱,袁世凱聽到蔡宅亂七八糟,不屑地說:“我道蔡鍔是個干練之才,可參與國家大事,誰知道治家都還不妥貼!”大大松懈了對蔡鍔的戒心。
同死共生
袁世凱登基前,為防止蔡鍔叛變,派軍警到棉花胡同的蔡宅搜查,蔡鍔意識到北洋政府還是容不下他,他到天津去了一趟,袁世凱的密探對他層層監視,他苦思脫身之計,最后想到了小鳳仙。蔡鍔對小鳳仙說:“決計不顧生死,非要逃脫羈系不可。”小鳳仙決定與蔡鍔生死同行。蔡鍔說:“同行多有不便,將來成功之日,必不相忘!”小鳳仙當夜為蔡鍔餞行,為他歌唱、為他流淚,仔細叮嚀。
蔡鍔稱和小鳳仙游玩并趁機逃離北京,回到云南,通電討袁。次年1月,蔡鍔率軍出征,稱帝僅83天的袁世凱在內憂外患中死去。同年11月8日,患喉結核的蔡鍔在日本病逝,年僅34歲。消息傳到北京,在中央公園公祭蔡鍔時,小鳳仙身披黑紗,前往祭奠。蔡鍔的離世帶給小鳳仙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從那以后,小鳳仙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二次下嫁
小鳳仙離開公眾視線后,下嫁給當時東北軍一個姓梁的旅長,二人生活多年,卻沒有留下后人。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她再次嫁人,嫁的是大她五歲的鍋爐工李振海。和李結婚時,小鳳仙大約50開外。那時,李帶著一個14歲的女兒。鍋爐工去世之后,她和他的女兒一起生活。
癡呆逝世
1951年初,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率劇團去朝鮮慰問赴朝參戰的志愿軍,途經沈陽演出,下榻于當時東北人民政府交際處的招待所。小鳳仙和梅蘭芳聯系之后,得以見面。梅蘭芳托人解決小鳳仙的工作問題,小鳳仙被安排在省政府幼兒園里工作。
1952年,小鳳仙患上了老年癡呆癥,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于195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