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吳玉章
吳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原名永珊,字樹人,四川榮縣人,吳老歷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討袁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而成為跨世紀的革命老人
吳玉章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早年他曾留學日本,他所在學校由于學生來自世界各個國家,因此形成了一個慣例:每逢元旦,就把世界各國的國旗都掛出來慶賀。1904年元旦的那天,吳玉章也跟其他同學一樣喜氣洋洋地過節,可是來到校園里一看,竟然沒有中國國旗。
吳玉章這下可氣急了。他馬上組織所有的中國學生,帶領他們找到了校方負責人。吳玉章代表中國學生向校方提出了嚴正抗議:“你們為什么不掛中國國旗?我們既然在這里上學,卻沒有我們的國旗飄揚,這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元旦。因此,我們要求你們道歉并馬上糾正錯誤,掛上我們的國旗。要不然,我們就罷課,絕食抗議。”校方的主任認出是吳玉章,就冷嘲熱諷地說:“平日我們對你那么好,知道你來自中國,家里沒有錢,就從來不急著催你交學費。不僅如此,我們還發給你零花錢用,現在你竟然因為這種小事情就來找學校的麻煩,你怎么能這樣呢?”吳玉章嚴肅地說:“學校對我是很好,這一點我非常感激。但是你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今天的事情不是一件小事,掛不掛國旗是一件關系國家榮辱的大事。我寧可失去求學的機會,也不能坐視我們國家的尊嚴受到侵犯。因此,今天我是準備斗爭到底的。”校方迫于無奈,只好承認錯誤并懸掛上了中國的國旗。
又過了十年,也就是1914年的元旦這一天,吳玉章正好乘坐日本人的船出國。船上掛起了萬國旗慶賀,可就是沒有中國的國旗。他毫不猶豫地帶領船上的中國同胞向船長提出了抗議,船長說:“這么多年了,一直是這樣呀!”“不對,絕不會永遠這樣的。今天你必須把中國國旗掛起來,中國絕不會永遠是這樣的!”船長看到吳玉章激動的神情,只能屈服,掛起了中國的國旗!
延伸閱讀:
一1942年7月10日,朱德與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續范亭四老同游南泥灣時作詩《游南泥灣》,后來黨中央駐于延安時,中央領導和全體機關干部借此詩,將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五位老同志尊稱為“延安五老”,即分別稱謂董老、林老、徐老、謝老、吳老。“延安五老”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
故居
吳玉章故居位于 榮縣南部,距縣城約15公里的金臺鄉蔡佳堰村。1988年為紀念吳老誕辰110周年,國家撥專款在舊居之西重建吳玉章故居和陳列館。同年12月30日,揭幕開展。
陳列館莊重、典雅、大方,規格為磚木結構的 四合院,再現了故居原 貌,占地約15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50平方米,有專人管理。館內館外已植樹綠化。培育花草,環境整潔幽雅。
陳列館大門匾額上鐫有原 楊尚昆親筆書寫的“吳玉章故居”;吳老半身胸像坐落在四合院壩中央,塑像大理石底落上嵌有鄧小平同志書寫“我國杰出的 無產階級革命家、 教育家、 歷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吳玉章”;故居內還陳列有 徐向前元帥親筆書寫的“革命先驅”手跡;以及吳老生平事跡照片、史料,吳老用過的總分實物,全國各界知名人士書寫的字畫等2400余件。
吳玉章故居位于榮縣東南,距縣城約15公里的金臺鄉蔡家堰村,今尚存 土木結構房屋三間,其中兩間有樓,占地面積96平方米。1958年,吳玉章回縣,將舊宅捐贈辦師范。1983年師范搬遷后,辦起蔡家堰中學(今名 玉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