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的名稱是怎么來的
威士忌(蘇格蘭與加拿大產的威士忌拼法為Whisky,而美國與愛爾蘭產的威士忌在拼寫上稍有不同,稱為Whiskey)是一種只用谷物作為原料,含酒精的飲料,屬于蒸餾酒類。那么威士忌的名稱是怎么來的?
名稱源由
威士忌這名稱當初是源自于蘇格蘭蓋爾語里的這個字(意指“生命之水”,拉丁文里稱為)。所謂的“生命之水”一開始其實是指酒精這種物質本身,早期的人類在剛發現蒸餾術時,并不是非常了解這種新技術本身的原理,因此他們誤以為酒精是種從谷物(或是谷物溶水形成的麥汁在發酵后的產物:啤酒)里面提煉出來的精髓,一如人的身體里面藏有靈魂、靈魂是生命的精髓。因此,經過蒸餾之后產生、中文里稱為“烈酒”的這種酒類,會在西方被稱為“靈魂”(Spirits)是其來有自。
威士忌、靈魂(烈酒)、生命之水乃至于如白蘭地(法文古名Eau-de-vie)、伏特加、阿克瓦維特(Akvavit)等跟蒸餾有關的名詞,背后其實都有相關的語源。從這點不難理解威士忌其實是經過非常長的時間、在非常廣泛的區域里逐漸演變而成的一種酒,它在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稱呼,縱使同樣的一個稱呼也可能在不同地區代表不同的意義,而非一個很明確的分類。但為了方便理解,人們通常只會稱呼以谷物這類農產品為原料制造出的烈酒叫威士忌。
最早有蘇格蘭蒸餾酒的紀載大約出現在1494年,不過最有名的威士忌事件,則是1780年代英國政府對釀酒(包括威士忌與琴酒)的重稅,讓蘇格蘭人索性往南跨過斯佩賽(Speyside)河逃到格蘭利威(Glenlivet)這個區域,繼續做起私釀生意。
各國威士忌簡介
蘇格蘭威士忌
原產蘇格蘭,用經過干燥,泥炭熏焙產生獨特香味的大麥芽作酵造原料制成。其釀制經六道工序,即:將大麥浸水發芽、烘干、粉碎麥芽、入槽加水糖化、入桶加入酵母發酵、蒸餾兩次、陳釀、混合。
起碼要在蘇格蘭貯存3年以上,15年~20年為最優質的成品酒,超過20年的質量會下降風格,色澤棕黃帶紅,清澈透亮,氣味焦香,帶有濃烈的煙味。
美國威士忌
以玉米和其它谷物為原料,原產美國南部,用加入了麥類的玉米作釀造原料,經發酵,蒸餾后放入內側熏焦的橡木酒桶中釀制4~8年。裝瓶時加入一定數量蒸餾水加發稀釋,美國威士忌沒有蘇格蘭威士忌那樣濃烈煌煙味,但具有獨特的橡樹芳香。
愛爾蘭威士忌
特點、柔和,好像在口中燃燒。原產愛爾蘭,用小麥、大麥、黑麥等的麥芽作原料釀造而成。經過三次蒸餾。然后入桶陳釀,一般需8-15年。裝瓶時還要混和摻水稀釋。因原料不用泥炭熏焙,所以沒有焦香味,口味比較綿柔長潤,適用于制作混合酒與其它飲料共飲。
加拿大威士忌
主要由黑麥、玉米和大麥混合釀制,采用二次蒸餾,在木桶中貯存4年、6年、7年、10年不等。出售前要進行勾兌摻和。加拿大威士忌氣味清爽,口感輕快、爽適、不少北美人士都喜愛這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