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簡介
德國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theNaturalHistoryMuseuminBerlin)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博物館之一,自1889年創建至今已經有114年的悠久歷史。這里收藏著二千五百萬件各類標本,尤其以動物學、礦物學和古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和展示為鮮明特色。
該博物館擁有許多“世界之最”,比如:世界上數量最多的動物標本,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世界上最古老的鳥類化石以及世界上最大和最古老的隕石標本等。這里不僅是德國自然科學界首屈一指的展覽和研究中心之一,也是人們發現、了解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理想去處。
歷史介紹
許多事件,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命運標志著 德國歷史上在過去的200年里也有強大影響力。1810年,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已成立擺脫聯盟的三個不同的博物館,同時成立 柏林大學,其中包括: 解剖學Zootomical博物館、礦物學博物館(成立于1814年)和動物學博物館。
大約1880年,主要大學建設被占領收藏約三分之二。早在1875年的動物學物體包括600000標本。集合增長非常大。它們填補了許多的大學,開始阻礙科學研究以及參觀博物館。因此,決定建立一個新的博物館。這個大樓是皇帝威廉二世于1889年12月2日在Invalidenstraße建立,博物館位置一直至今。
從1889年起,博物館不得不處理大量的物體被帶到柏林、德國殖民地。大型遠征進一步的增長,在這段時間收集:科考的浮游生物的船舶“國家”,是瓦爾迪維亞深海考察,并Tendaguru考察,約250噸的恐龍骨骼化石的博物館。此后不久,大規模的 動物園收藏急劇增加,需要增加一個5層交叉翼現有二次建設期間,14年至17年。
194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博物館的一場災難。著名的動物學家沃爾特阿恩特,在博物館工作,1944年6月26日被判處死。在1945年2月3日博物館在東座被轟炸摧毀了。早些時候襲擊破壞了屋頂,但沒有損害,許多物體被帶到安全的地方。但是,隨著銷毀,東翼大型 哺乳動物和新建鯨館幾乎完全瓦解。1945年9月16日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第一次在柏林重新開放。
戰后重建是一個困難的進程。因此,公開展覽沒有現代化,直到20世紀60年代。藏書,仍然通過了寶貴的捐贈,以及通過對考察對象收集到 古巴、 中華人民共和國、 蒙古和 蘇聯。訪問 西方國家是一個例外,而西方科學家獲準在博物館工作,而自由,以便使科學通訊仍然可以保持。
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重組后。當時分為三個機構:系統研究所、動物研究所的古生物研究所和礦物學。在1992年的屋頂和部分外墻被翻修和現代研究實驗室。2003年8月,展覽的籌備,開幕式作為一個新的組成部分常設展覽。與此同時,在“洪堡探索”應運而生,其中主要是年輕觀眾的博物館可以做一些科研工作在自己的幫助下,科學家和博物館教育工作者。在2005年有相當的改變開始的展覽,約有三分之一的展覽面積,目前正在現代化。
2006年,博物館再次改組。解散了一個研究部、一個收藏部和展覽部,并考慮公共教育場所。到2006年底,重建轟炸 東翼開始。
建設
設計了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為中心的一個組成部分的建筑群。在1889年3單獨博物館匯集了新的建設: 地質和古生物博物館、礦物學博物館和動物學博物館。外墻的3層建筑是典型結構為19世紀后期和顯示內容的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及 巴洛克時期。
一項初步計劃,使整個建設和其所有藏品可供游客參觀。當時,這一概念是革命性的,獨一無二的,并很快通過了其他自然史博物館。
寬敞的展覽室安排在一個中央大廳的地下博物館。兩個大型鑄鐵樓梯的樓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博物館被 炸彈破壞和東座 建筑物被摧毀。重建這部分建設起步晚于2006年。
結構
自2009年1月1日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是公法基金會命名為“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 -萊布尼茲研究所演變,與Biodiversitätsforschung河畔的柏林洪堡大學”(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萊布尼茨研究所的演變和生物多樣性柏林的洪堡大學)。博物館成員萊布尼茨協會。這是領導的專職主任和一般分為三個部門:
1、該部的集合
2、研究部
3、該部的展覽和宣傳教育工作
與中央行政部門( Generaldirektion ) 。
總干事和各部門的領導人組成的董事會是有關博物館的根本問題。
負責該部的展覽和宣傳教育工作。不僅公開展覽,而且還對博物館的教育計劃。它本身的工作人員,但員工的其他部門也有助于其公共關系和靈活的 教育活動。
該部集合后,是巨大的期待和極為寶貴的礦物、古生物和動物學集合。它包含了所有的工作人員負責維護的集合,包括大多數博物館的科學家,即策展人。
該部的研究理解博物館的教授和研究 實驗室的工作人員。該部還支持策展人,他們的研究。
中央行政跨越中央服務的博物館。
服務領域媒體和傳播有三個服務:
1、公共關系和籌款
2、 IT資訊科技
3、圖形和 攝影
政府與三個部門:
1、人員和預算
2、安全, 采購和 合同
3、民用工程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