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哪里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館,位于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毗鄰國會大廈,占地面積為7公頃。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羅馬與文藝復興樣式的雄偉大廈,始建于1869年,迄今已有100多年的館史。
設置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擁有一座藏書485,000冊的自然歷史圖書館,還有照片、影片和手稿等藏品。它還為公眾舉辦各種教育活動,出版月刊《自然史》。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館之一──海登天文館(Hayden Planetarium)是該博物館的一部分;它還有一個藏書1萬冊的天文圖書館和一個直徑23公尺(米)的太空劇場。
該館設有圖書館和奧斯朋古脊椎動物分圖書館,藏有自然歷史方面書刊30萬冊左右,其中許多是很有價值的首版專著。該館還出版許多專業書刊和大量科普宣傳資料。其中《博物學》雜志和《博物館員》雜志發行量很大。
該館公共教育部也是主要的業務部門,主管陳列與展覽、對外宣傳、學校服務、接待觀眾、收集放映科教影片以及舉辦科普講座等。該館每年觀眾達400萬人次。
導航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埃倫·富特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項博物館移動導航系統讓博物館能隨時隨地和參觀者對接,讓他們全方位地了解博物館豐富的資源,這也重新定義了在21世紀逛博物館的理念。”
這個經過3年時間研究開發的博物館導航系統可以免費下載到手機和多種無線終端接收設備上。它不僅能幫助游客明確所處位置,還能對博物館全部45個展廳、劇院、衛生間和餐廳進行導航,讓游客在博物館內行走自如。
除移動導游功能外,導航系統還通過手機的演示平臺,在游客每次移步換位時,提供圖文并茂的館藏信息和藏品介紹。該系統還為游客定制個性化參觀路線,甚至游客在參觀前,在家中都可以通過該導航系統預先設定自己的參觀路線。同時,游客還可以通過該導航系統上網,與遠方的朋友分享實時參觀體驗。
埃倫·富特說,每位前來參觀的游客都可以免費下載這個移動博物館導航系統軟件,博物館也免費提供350多部移動裝置供游客體驗導航系統。
位于紐約中央公園西側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已有140多年歷史,是全世界知名的科學、教育、文化機構,館里永久收藏了3200多萬標本和史前古器物。
太空照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向公眾展示了兩幅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巨幅太空照片,以紀念哈勃太空望遠鏡15歲生日。這兩幅巨幅太空照片一個顯示的是渦狀星系M51,另一個顯示的是形狀奇特的天鷹座星云。兩幅照片的尺寸分別是10x7英尺和10x5英尺。為太空照片揭幕的該館天體物理部館長麥克·沙拉曾參與當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研制發展,他指出,在哈勃望遠鏡15歲生日時,展示它拍攝的人類迄今為止觀測到的宇宙最深處的照片,是最有意義的慶祝方式。
哈勃太空望遠鏡于1990年4月25日發射升空,目的是在地球大氣層外的地球軌道上對太空進行觀測拍攝,以降低大氣層對觀測的扭曲效應。15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累計已經繞地球運行約30億英里,拍攝到的照片的清晰度非常高,堪稱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科學成就的太空裝置。自哈勃太空望遠鏡投入使用以來,科學家已經通過它拍攝了70多萬張各類天體的圖像,其中包括一些數百億年前就存在的星系照片。
中國龍
2007年5月22日,紐約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對媒體預展了名為“神秘造物:龍、獨角獸和美人魚”的專題展覽。一條全長達36米多的中國舞龍道具懸掛在展區上方,十分引人注目。
該展覽通過各種模型以及文物展示了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不同文化背景和神話傳說中的龍、獨角獸和美人魚等多種形象。其中龍展區通過舞龍道具、龍袍、皮影戲、古董美國大型自然歷史專門性博物館。位于紐約曼哈頓區中央公園西側。創建于1869年。占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有19幢樓房、50多個展廳。并附有天文館和圖書館。
館藏
館藏有三千六百萬余件,具有42個展廳,里面展出了長12米高5米的恐龍骨架、高94英尺的藍鯨模型、563克拉藍寶石"印度之星"、重31噸的世界最大隕石等。其外,在自然IMAX巨幕影院和天文館內觀覽自然相關的影片和資料。[6]
此博物館包括恐龍化石,展出各種動物、地理、人類、生物相關的展示品,尤其是,展現地球生物進化過程的展示品與實際生物難以區分。用真化石而組成的重龍(Barosaurus),1925年在美國南部海岸狩獵的重150噸藍鯨的模型,和長19.5米的印第安海戰用獨木舟,是在此博物館非得看的展示品。該館是進行野外探險、創造展示自然棲地及動植物生命的實景模型的開路先鋒。[7]
該館所收藏的研究標本達3,000多萬件,化石和昆蟲的藏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之一。所展示的化石恐龍和哺乳動物給人印象尤為深刻。該館進行人類學、天文學、昆蟲學、爬蟲學、魚類學、無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學、礦物學、鳥類學以及脊椎動物古生物學等的研究。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截止到2011年12月擁有300萬件的標本和文物。這些館藏品是于不同時期通過多種渠道搜集而來。
據Raxworthy博士介紹,博物館的一些早期收藏品為私人捐贈。之后,博物館的國際科考隊伍也為其帶回不少的收藏品。還有一些則是從那些因種種原因而無法繼續運營的小博物館中購得。
現階段,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龐大館藏品中只有百分之二左右展示給公眾,剩余的仍作為博物館科學家的研究資源。不過,隨著該博物館正在著手進行的館藏品數字化項目的完成,公眾們有望看到那些一直深居幕后的館藏品。
舉辦展覽是博物館向公眾展示其館藏品及其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的最直接也最直觀的方式。自然歷史博物館現有45個固定展館,其中有15個是過去10年中新建起來的。
除了這些固定展館外,該博物館還不定期舉辦其他主題的展覽,包括動物展、古文物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