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曼的歷史評價
陸小曼代表作品有《哭摩》、《遺文編就答君心》等,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陸小曼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陸小曼的歷史評價
“陸小曼是一位曾振動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郁達夫評)
“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胡適評)
“她一雙眼睛也在說話,睛光里蕩起,心泉的秘密。”
陸小曼的人物生平
1903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市孔家弄。
1909年,隨母親赴北京依父度日。
1910年,就讀于北京女子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1918年,入北京圣心學堂讀書。同年,陸定專門為她請了一位英國女教師教授英文。
1920年,被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聘用兼職擔任外交翻譯,逐漸名聞北京社交界。
1922年,離開圣心學堂,與王賡結婚。
1924年,出演《春香鬧學》,結識徐志摩,并與之戀愛;年底翻譯意大利戲劇《海市蜃樓》。
1925年,年初與徐志摩進入熱戀。8月拜劉海粟為師學畫。年底與王賡離婚。離婚時陸小曼年僅23歲。
1926年8月14日,與徐志摩訂婚;10月與徐志摩結婚。
1926年10月(農歷九月九日),新婚后的陸小曼[3] 依公公之命隨徐志摩離開北京南下。
1927年,徐志摩夫婦從北京回到上海不久,就與翁瑞午相識。
1928年,7月與徐志摩合著的《卞昆岡》發(fā)行。同年夏,與徐志摩、葉恭綽共游西湖。
1929年,參與中國女子書畫會的成立籌備工作;5月接待泰戈爾;6月與翁瑞午等人游“西湖博覽會”。
1931年11月19日,丈夫徐志摩因飛機失事罹難去世。12月,陸小曼應邵洵美相邀,為徐志摩遺作《云游》作序。
1933年,整理徐志摩寫的《眉軒瑣語》,在《時代畫報》第三卷第六期上發(fā)表,后來《眉軒瑣語》收在陸小曼1947年所編的《志摩日記》里。
陸小曼成為慰勞會戲劇骨干時的照片
陸小曼成為慰勞會戲劇骨干時的照片
1934年,在第38期《論語》刊上初次對《愛眉小扎》作序。
1936年,經良友圖書公司出版圖書《愛眉小扎》。同年,加入中國女子書畫會。
1941年,在上海大新公司開個人畫展。
1943年2月,在桂林良友復興圖書公司出版再次為《愛眉小扎》作序。
1947年3月,由晨光圖書出版公司出版陸小曼后整理的徐志摩1918年的《西湖記》,1926年至1927年《眉軒瑣語》,以及同志摩親筆題名的《一本沒有顏色的書》,和已出的《愛眉小扎》和《小曼日記》,共五個部分,總題為《志摩日記》。
1956年,4月受到陳毅的關懷,被安排為上海文史館館員。同年,入農工民主黨,擔任上海徐匯區(qū)支部委員。
1958年,成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yè)畫師,并參加上海美術家協會。
1959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同年,被全國美協評為“三八紅旗手”。
1965年,4月3日在上海華東醫(yī)院逝世。
徐志摩與陸小曼
徐志摩遇難之后,陸小曼此時究竟悲傷到什么程度,連郁達夫都覺得難以描寫,陸小曼清醒后,便堅持要去山東黨家莊接志摩的遺體,被朋友們和家里人死命勸住了。最后決定派徐志摩的兒子徐積鍇(張幼儀所生)去山東接回。
徐志摩的遺體從濟南運回上海后,陸小曼見到了現場唯一的一件遺物———一幅山水畫長卷。這幅畫是陸小曼于1931年春創(chuàng)作的,堪稱陸小曼早期的代表作,更為珍貴的是它的題跋,徐志摩把這張手卷隨帶在身,是準備到北京再請人加題,只因手卷放在鐵篋中,故物未殉人。陸小曼看著這張畫卷,想到徐志摩的種種好處,自此,她一直珍藏著這幅畫。
徐志摩死后,陸小曼不再出去交際。她默默忍受著外界對她的批評和指責。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聯中說;“多少前塵成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奚論,欲死未能因母老;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她懷念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遺作,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難盡。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姻是沖破封建束縛的自由結合,其間雖也曾彼此傷害,但也深深相愛。
看了“陸小曼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民國美女陸小曼個人資料
2.民國美女陸小曼簡介
3.歷史上著名的愛情故事精選
4.美女陸小曼的感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