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么殺楊修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曹操為什么殺楊修,歡迎大家閱讀。
曹操為什么殺楊修
曹操之所以要殺楊修,其實由來已久,楊修可以說是死在自己的小聰明上。在曹操對楊修起殺意之前,曹操已經對楊修印象不好,一次是闊門事件,曹操視察新修好的相國府,只在門上寫了個活字,無人能理解,楊修立刻讓人將門拆掉重建,因為他說門里面加個活字,就是闊的意思。重建之后,曹操自然滿意,但是仍舊對楊修揣度他的心意不滿。
再有一件事,是一盒酥事件。有人送給曹操一盒酥,曹操吃了一口之后,在盒子上寫了合字交給眾人,眾人不解,楊修拿過便吃,認為合字就是一個一口的意思。這兩件事都讓曹操心里不舒服。
如果說這幾件事,都屬于無傷大雅的表現,那么楊修在軍中的表現,就不得不讓曹操起殺心了。
公元219年,曹操率大軍準備和劉備決一死戰,但是劉備卻死守天險,拒不迎戰,曹操進無可進,退無可守,一時陷入兩難的境地。后有部下問曹操軍令,曹操當時正夾著雞肋,便回了一句雞肋。
部下不解,楊修聽聞之后卻開始收拾行裝,別人問他,他邊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主公是打算退軍了。
這次他雖然猜對了曹操的心思,卻犯了曹操的大忌,曹操立刻以擾亂軍心的名頭殺了楊修。所以說,楊修只是有些小聰明,偏他自己不知收斂,須知伴君如伴虎,隨意猜測君心本就是大忌,何況他還大肆宣揚,眾人皆知,以曹操多疑的性格,自然容不下他。
曹操手下
曹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在帶兵打仗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心得。曹操青年時期,很喜歡讀兵法之類的書籍。后來,曹操得以舉孝廉進入京城當官,曹操當時負責的是京城的治安。
曹操上任后,制定了一套特別嚴明的軍紀鐵律,將手下的士兵訓練的井然有序,依靠自己在軍事方面的見解,曹操用了很短的時間,就把京城的治安管理的有條不紊。這也說明了曹操在政治部署方面的卓越才能。
曹操一生戎馬的生活,立下了赫赫戰功與他個人的能力是分不開的,也與他的謀士們是分不開的。曹操在任用人才方面,十分的重視對個人才能的發掘。正是因為這些謀士在軍事上和曹操共同商議,悉心排兵布陣才能使曹操在很多次的戰役之中,都得以勝利,也才能讓他奠定了北方統一的基礎。
曹操手下著名的將士有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于禁、張頜、張遼、樂進、徐晃等等。曹操的手下都是有勇有謀的將士,他們在軍事戰略方面有自己帶兵打仗的經驗,在實戰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本領。
官渡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之一。曹操的士兵沒有袁紹的多,且占據了不良位置,但是曹操擅于聽從手下將領們排兵布陣的意見,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大獲全勝,這是歷史上一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所以,戰役的成功與曹操謀士們建言獻策是分不開的。
楊修與曹操
楊修是曹操的主簿,也就是秘書,他有些小聰明,便狂妄自大,恃才傲物。他和曹操之間的事情,可謂是一步一步的將他推上了死路。
首先是闊門事件,曹操視察新修的花園,看完后只在門上寫了個活,楊修一看便讓人拆了重修,說是門里一個活,曹操是嫌門太闊了。其次是一盒酥事件,有人送曹操一盒酥,曹操吃了一口便寫了個合字在上面交給眾人,楊修一看就和眾人分食了,說這是一人一口的意思。之后再有夢中殺人事件,曹操擔心有人借他睡夢來刺殺,也是給別人一個警醒,就說自己會夢中殺人,楊修卻自作聰明的去揭發他。
再后來便是楊修參與了奪嫡事件,曹操有意考察曹植和曹丕,讓他們出城辦事,卻又吩咐守衛不能放行,楊修便給曹植出主意,說遇到不放行的便直接斬殺,后曹植成功出門,曹丕卻沒有,卻適得其反,曹操范圍認為曹植過于狠辣。
這些事已經讓曹操不喜楊修,然而楊修卻不知收斂,之后導致楊修之死的最主要的事件便是雞肋事件。
曹操欲和劉備決一死戰,結果劉備死守天險,拒不迎戰,曹操無奈,進不可攻退不可守,一時進退兩難。于是部下像曹操請軍令的時候,曹操看著筷子上的雞肋,有感而發,答了雞肋二字。
部下不解,不想楊修卻開始收拾行李,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主公是想退兵了。這下惹惱了曹操,曹操以擾亂軍心為由,殺了楊修。
看了“曹操為什么殺楊修”還想看:
1.曹操為何要殺楊修
2.曹操為什么殺死楊修
3.曹操殺楊修的故事
4.曹操為何要殺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