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什么北征烏桓
烏桓亦有被稱為烏丸,烏桓是鮮卑中的一支。有人說曹操北征烏桓這般的勞師動眾其實是為了消滅宿敵袁紹的兩個兒子袁尚、袁熙而來,不然憑借曹操的武力逐鹿中原不在話下,為什么非要去攻打北方,說什么要肅清北方,解除關外的憂患。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曹操為什么北征烏桓,歡迎大家閱讀。
曹操為什么北征烏桓
有人問曹操為什么要北征烏桓,其實很好理解,曹操是一個梟雄,而且還有大志向,一個被稱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存在有豈會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所以他北征烏桓一是為了消滅袁紹剩下的殘存勢力,二是想徹底解決關外的威脅。這想必是能解釋曹操為什么北征烏桓了。
烏桓亦有被稱為烏丸,烏桓是鮮卑中的一支。有人說曹操北征烏桓這般的勞師動眾其實是為了消滅宿敵袁紹的兩個兒子袁尚、袁熙而來,不然憑借曹操的武力逐鹿中原不在話下,為什么非要去攻打北方,說什么要肅清北方,解除關外的憂患。其實這一切都是為了滅絕袁氏勢力的借口。在當時曹操在官渡這個地方大敗了袁紹,并在倉亭再次擊敗袁紹,于是在建安七年袁紹便病死了。袁譚是袁紹長子,但是在袁紹死后,卻被袁尚奪去了繼承人職位,于是他和曹操共同攻打袁尚,不想在建安十年的時候,被曹操斬于南皮,之后袁尚和袁熙畏懼曹操勢力,便投奔于北方的烏桓部落。
曹操一心想消滅袁氏勢力,便借口要說要徹底解除關外的威脅,因為當時的曹操已經平定關內了。所以在建安十二年的五月他就出兵征討烏桓。曹操于烏桓單于蹋頓兩軍戰于白狼山,因為烏桓軍是倉促迎戰,又被張遼率軍急襲,導致全軍奔潰。曹操乘勝追擊占領了柳城后班師回朝。
曹操征烏桓時間
曹操征烏桓時間據歷史記載是在建安十二年的夏天。曹操征烏桓這件戰事是發生于在曹操于官渡打敗袁紹之后。那時候的袁尚和袁熙便投奔于北方的烏桓部落,在建安時間的夏季烏桓在獷平攻擊鮮于輔,在秋天的時候曹操才趕來救援,并且將烏桓趕出塞外。
在建安十一年的四月曹操攻破壺關,在八月的時候他東征海賊管承,徹底解除了關內的憂患。就在這時候曹操開始為北征烏桓做著準備,那時候的曹操征烏桓時間已經可以初步斷定在建安十二年的五月份。在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后,袁紹病死了,于是他的兒子自知無法抵御曹操,便去投奔了當時的烏桓,企圖借烏桓之力再次東山再起。但是曹操并沒有給袁尚和袁熙機會。他為了消滅袁氏剩下的余孽,順便肅清北方的殘余勢力,安定北方,便準備北征烏桓。
曹操為了北征烏桓做了許許多多的準備。他讓董昭負責去開鑿兩條漕運:平虜渠和泉州渠。直到到了原本計劃好的建安十二年五月,他才開始下定決心要徹底解決關外的威脅,于是曹操率領了大軍到達無終這個地方,著手準備出塞作戰的事宜。但是由于無終當地夏秋季節多是陰雨天氣的影響,導致前往遼西的濱海道路泥濘不堪無法通行。于是大軍的行程被耽擱了,直到兩個月后,在讓田疇為向導后,避開了濱海道后,長途奔襲,曹操大破烏桓,占據了柳城。
曹操征烏桓路線
烏桓也叫“烏丸”,是鮮卑的一個分支,他們世代與袁紹家族交好。在曹操經歷了官渡之戰后,袁紹的兩個兒子都投靠了烏桓,企圖收回失地,所以攻打烏桓,曹操勢在必行。那么曹操征烏桓路線是怎么樣的呢?
建安十二年,曹操為了消除后患,統一北方,因而采用了郭嘉的建議北征烏桓。曹操親自率領大軍北伐烏桓。那時正好是夏日雨季,碣石山附近一直大雨傾盆,導致自古以來的馳道泥濘不堪。曹操不得不帶兵取道徐無山,出盧龍塞,走一條毀壞了近兩百年的棧道。
途徑白檀、平岡,直撲攻烏桓腹地,一舉擊敗了遼西白狼山附近的烏桓騎兵。戰斗詳情是這樣的:建安十二年七月,郭嘉提議曹操丟棄輜重,率部千里奇襲。由田疇帶領下,曹操大軍從盧龍塞出關,一路遇山開山遇水搭橋。終于到了平岡。八月曹操一直急行軍到白狼山附近,此時距離柳城不到二百里。袁紹兩個兒子和烏桓首領們才倉皇集結軍隊迎敵。曹操的優勢在于出奇兵,又看到敵方倉皇集結的軍隊軍陣不整。便命令張遼、張頜二人為前鋒直沖敵陣,數萬騎兵大混戰,戰斗十分慘烈。
這次戰斗,曹操出其不意,以少勝多。最終平定烏桓,徹底打敗了袁紹勢力的殘余,袁紹二子投奔公孫康,被其殺死獻于曹操。此戰后曹操收編了烏桓的騎兵,大大加強了曹軍騎兵部隊的戰斗力。
看了“曹操為什么北征烏桓”還想看:
1.曹操征烏桓的歷史事件
2.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接下一句
3.三國時期三大戰役是什么
4.曹操的觀滄海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