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歷史沿革 伊拉克發展歷史
伊拉克所在的地區在歷史上被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是人類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那么關于伊拉克的一些發展歷史大家知道嗎?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伊拉克歷史沿革
兩河平原的灌溉農業已有數千年歷史。中國古稱伊拉克為黑衣大食。屬于中東國家。
伊拉克有悠久的歷史,兩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家。公元前2000年先后建立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500年為波斯帝國所滅。公元前4世紀被馬其頓帝國侵占。公元7世紀時被阿拉伯帝國吞并并成為阿拉伯帝國的政治、文化中心。13、14世紀為蒙古族旭烈兀汗國地。16世紀受奧斯曼帝國統治。1920年淪為英國“委任統治區”。1921年8月宣布獨立,成立伊拉克王國,在英國保護下建立費薩爾王朝。1932年獲得完全獨立。1958年7月14日以阿卜杜勒·卡里姆·卡賽姆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費薩爾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國。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推翻卡賽姆,建立以該黨為主的政權,但由黨外人士阿里夫任總統。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邁德·哈桑·貝克爾為首的復興黨軍官集團聯合阿卜杜勒·拉扎克·納伊夫青年軍官集團推翻了阿里夫,復興黨再度掌權,推行阿拉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的綱領,貝克爾出任總統。1979年7月貝克爾因病辭職,復興黨人薩達姆·侯賽因接任總統。1980年伊拉克因同伊朗邊界糾紛發動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
1958年伊拉克發生政變,費薩爾二世、王儲阿布達拉及其他王室成員全部被殺,哈希姆家族費薩爾支系絕嗣,漢志國王侯賽因·伊本·阿里的四子賽義德(其時身為伊拉克陸軍軍官)遂自稱伊拉克國王。1970年賽義德去世后由其子拉阿德繼承“伊拉克國王”的頭銜。
伊拉克與中國的關系
伊拉克與中國于1958年8月25日建交 ,建交后兩國黨政、民間團體來往頻繁。1990年海灣危機后,中國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中止了與伊拉克的經貿、軍事往來。此后,隨著形勢的發展,中國與伊拉克逐漸恢復交往。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爆發后,中伊雙邊關系受到嚴重影響。戰后,隨著伊拉克政治重建的發展,中伊雙邊交往逐漸恢復。
2012年,中伊雙邊貿易額達175.69億美元,同比增長23.13%。2013年1至9月,雙邊貿易額為181.3億美元,其中出口48.1億美元,進口133.2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43.3%、32.7%和47.6%。從伊進口原油1755.7萬噸,同比增長58.3%。
伊拉克的風俗和禁忌
風俗
伊拉克人的餐桌上一般是看不見刀、叉、勺等餐具的,只有水杯、盤子等食具,他們慣以右手抓飯入口。他們習慣食用熟透的菜肴,略有生口就不吃。伊拉克不像其他阿拉伯國家那樣,在那里可以買到酒類飲料。伊拉克南部的什葉派穆斯林不吃兔肉。伊拉克人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視左手為骯臟之手,認為用骯臟之手來傳遞東西或食物,實際上是對人的一種污辱。他們忌諱客人赴宴餐畢不及時洗手告辭,認為飯店拖延或遲遲不走為貪吃和不禮貌的表現。
禁忌
伊拉克穆斯林生活全部繼承了伊斯蘭教的宗教傳統,但他們又遠比近鄰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開化得多。在伊拉克戴面紗的婦女已不多見,國家也逐步施行了一些開放政策,使之開始形成了現代化與宗教并存的局面。他們對赴約總習慣遲到,認為這是自己的一種禮節風度。伊拉克男子有“蓄須為美”的習俗,凡是成年男子都蓄髻須。伊拉克人偏愛玫瑰花,并視其為國花。他們最愛雄鷹。認為鷹是力量與智慧的象征。伊拉克人在與親朋好友見面時,男子習慣相互擁抱,把臉貼一貼,然后各自捫胸俯首,嘴里說著祝愿的話。他們在與客人告別時,一般都要施貼臉吻別禮。婦女之間施貼臉吻別禮時,其感情表現得極為豐富,她們“吻”得真摯、熱烈、并要發出“吧吧”的吻聲。他們認為這樣的“吻”才顯出互相間的尊重和愛戴。他們討厭藍色,視藍色為魔鬼的色彩。他們忌諱黑色,認為黑色是喪葬的色彩,并給人以不幸的印象。他們忌諱別人送給他們的禮物中帶有星星的圖案,因為他們與以色列懷有刻骨仇恨,以色列的國旗就是以星星為圖案的。
伊拉克國家名人
扎哈·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英籍伊拉克裔建筑師設計師,2004年普利茲克建筑獎獲獎者,她是世界上第一位普利茲克建筑獎的女性獲得者。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于巴格達,在黎巴嫩就讀過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筑聯盟學院AA學習建筑學,1977年畢業獲得倫敦建筑聯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碩士學位。此后加入大都會建筑事務所,與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亞·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執教于AA建筑學院,后來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1994年在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執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尤尼斯·馬哈茂德
出生于1983年2月3日,2002年3月第一次入選國家隊,2004年參加雅典奧運,奪得第四名。2006年,出戰多哈亞運會,尤尼斯射入三球并帶領球隊奪得了亞軍。2006年,尤尼斯奪得了亞洲年度最佳青年球員的稱號。
尤尼斯在2007年亞洲杯中大放光芒,他一共打進四球。并帶領伊拉克國家足球隊歷史性打入決賽。決賽中,尤尼斯射入唯一的入球助伊拉克以1-0擊敗對手,首奪冠軍。
艾哈邁德·拉迪
伊拉克足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射手之一,代表國家隊出場73次打進42球。拉迪年輕的時候就表現出了足球天賦,當選1987年亞洲足球先生,但是由于伊拉克國內局勢,他的職業生涯受到很大影響。不過,在一些歐洲媒體看來,拉迪依然是上世紀亞洲最佳球員之一。
Munir Bashir
政無論從哪方面來講伊拉克音樂家Munir Bashir是整個阿拉伯的驕傲,他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阿拉伯音樂家之一。1930年他出生在如今戰火紛飛的摩蘇爾(Mosul),四歲時隨家庭移居到巴格達,也就是在他還是幼童的時候被當時伊拉克著名音樂家Scharif Muhyi ad-Din Haydar Targan (1892 – 1967)收為入室弟子,21歲時他畢業于巴格達著名的Académie des Beaux-Arts 。在隨后的十幾年間他一直以他手中的Oud與Lute琴向美索不達平原的人民傳送傳統而美妙的阿拉伯音樂,同時也在民間收集了許多音樂素材,為他以后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約在上世紀60年代他以同樣的形式在黎巴嫩,及匈牙利的布達佩斯等地宣揚經典的阿拉伯音樂。直到1973年才回到闊別多年的祖國,那時他已是一個擁有巨大音樂素材寶庫的音樂家了,同時他也整理出一套Oud與Lute琴的標準彈奏及指法技巧與樂譜,這是他對阿拉伯傳統樂器最精準的貢獻。在隨后的二十多年中他不斷地發表作品,據有關方面統計類似上傳的這種專輯就有十多個,尤其是在1987年的兩伊戰爭及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都沒有停止過。1997年在他68歲時在布達佩斯去世,那時他的專輯"Mexican tour"已經準備就緒。
看過伊拉克歷史沿革的人還會看:
1.從嚴治黨的歷史沿革
2.美國國會大廈的歷史沿革
3.國際兒童節歷史沿革
4.中國共青團的組織簡介與歷史沿革
5.英國歷史沿革 英國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