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歷史上五大帝介紹
泰國歷史上王朝更迭,君主輩出,其中有五位大帝為泰國人視為心中偉大的英雄,被國人尊敬,這五位大帝分別是誰呢?
泰國歷史上五大帝介紹
馬古大帝即拉瑪四世(1804年10月18日-1868年10月18日)名為蒙固,是暹邏曼谷王朝國王,進貢稱鄭明,拉瑪二世兒子。拉瑪四世了解下層人民艱苦生活并致力于改革,使泰國于40年后廢除了奴隸制。此外還創建了小乘佛教的<正法派>,更嚴格佛教教義,去除民間宗教和迷信的成分。
朱拉隆功大帝(Chulalongkorn)--曼谷王朝(卻克里王朝), 拉瑪五世,名朱拉隆功,后世尊稱朱拉隆功大帝(1853年9月20日-1910年10月23日)是泰國曼谷王朝第五代君主。他被普遍認為是泰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現代泰國的締造者,在他執政的42年里,泰國迅速發展為一個近現代化的國家,并在英國和法國的強大壓力面前維持了國家獨立。在他的領導下.國家行政和經濟運作積極而有成效,堪稱后世的典范。時至今日,朱拉隆功大帝依然是泰國人民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國家每年以他去世的日子10月23日為法定節日(五世王紀念日)以緬懷他的功績,泰國最重要的大學朱拉隆功大學亦以他的名字命名。
蘭甘亨大帝(1239年-1317年)泰國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國王,中國史稱敢木丁.蘭甘亨的最大貢獻在于他將流行于素可泰地區的巴利文,吉蔑文加以改造,于1283年創制了泰文字母,后人稱他為坤蘭甘亨,是因為坤是素可泰時期對國王的稱呼,蘭是梵文[偉大"之意,坤蘭甘亨意即[勇敢而偉大的君主。
納臘萱大帝原名帕那萊,泰國阿瑜陀耶王朝國王(1590-1605),又稱黑帝,在位時東征柬埔寨,西抗緬甸。大城王朝形成了泰國歷史上空前絕后的最大版圖,納臘萱大帝之后的泰國歷代國王再也沒有重現其先祖的風光。此外,今天聞名世界的泰拳,就是當時納臘萱大帝首先開始提倡的。
達信大帝(鄭皇大帝(Taksin)又名鄭昭,是在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的華裔,泰國名字叫達信。其成就在于統一暹羅全國,1782年鄭信逝世。全泰朝野痛哀,灑淚京都山河。泰民尊其為達信大帝,也稱為鄭皇大帝。在泰國湄公河畔,除一所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鄭皇寺外,泰國還把國家長橋命名為達信大帝橋。在吞武里有一座鄭王紀念碑和鄭王躍馬揮刀的銅像,對他的登基紀念日(每年12月28日)作為全國性的隆重節日。泰民載歌載舞,開展豐富多采的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