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為什么看不起中國
編者按:首先,中國人對越南國情不了解,是越南人憎恨中國人的原因之一,中越雖是近鄰,文化傳統和習俗相近,但絕大多數中國人并不了解越南,越南國家弱小,政府財力不足,甚至政府的運作每年還需要國際上的援助,但是,政府的貧困不代表民眾的貧窮。
越南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云南接壤,西與老撾、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那么越南為什么看不起中國?
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后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并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中葉后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后,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作為社會主義國家,越南也曾經把中國當成老大哥,可以說,越南就是在中國的傾心打造下才自立門戶的。1945年5月,德國敗降以后,日本法西斯侵略勢力奄奄一息,越盟已控制全國大部分地區,在中國活動已久得到胡志明及時指出,總起義條件已經成熟,根據胡志明建議,8月13—15日黨的全國會議在宣光省新潮舉行,決定立即發動全國總起義越南革命取得了勝利,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胡志明就任臨時政府主席,并發表了越南人民的《獨立宣言》。
1946年3月,胡志明以自己在越南人民中的崇高威望和杰出貢獻,當選為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可是,國家建立了不等于就萬事大吉,很快,越南這新生兒就遭遇了法國殖民者的武裝干涉而危在旦夕,此時的中國,剛剛歡度完抗戰勝利,內戰的硝煙又起,一番砍砍殺殺,終于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新政權。
當“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在中國大地上響起來不久,胡志明仿佛看到了越南人民解放的希望,立即給毛澤東寫來祝賀信,并且希望中國新政府能伸來援助之手,并建立正式外交關系,這樣,中國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與越南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的國家。
建交當然是為了援助,沒有多久,胡志明秘密進入廣西請求援助,劉少奇則覺得“小二哥”畢竟不如“老大哥”,所以建議胡志明去蘇聯,拜會斯大林,利用周恩來、毛澤東在莫斯科之即,共同爭取蘇聯政府的援助。
可是斯大林卻別有用心,在莫斯科,斯大林征求了毛澤東的意見后會見了胡志明,聽取他關于越法戰爭的介紹,胡志明向斯大林當面提出了請求蘇聯派出軍事顧問援越,并且提供彈藥援助的要求,斯大林對胡志明的請求未置可否,其實此刻的斯大林自有他的打算,他對毛澤東說,他希望援助越南抗法戰爭這個職責,還是主要由中國來承擔,因為中國和越南在歷史和現實中有許多聯系,雙方比較了解,地理位置也接近。
就這樣,在莫斯科,中蘇兩國政府對援助越南抗法戰爭問題很快達成了一致意見:蘇聯援助中國的建設,越南抗法戰爭則由中國援助。
當時,新中國成立才4個月,困難重重,百廢待興,盡管中國面臨很多困難,中國仍然作出果斷決定,7月下旬,軍事顧問團正式建立,79名干部、250名隨員,在團長韋國清、副團長梅嘉生、鄧逸凡率領下,于8月12日拂曉到達越軍總部所在地廣淵。
隨后,中國援越物資開始運進越南北部根據地,第一批越軍主力部隊進入中國境內接受裝備、訓練;中國軍事顧問團也做好準備即將入越,為了打破法軍的封鎖,打通與中國的交通線,取得中國的直接援助,鞏固和擴大越北根據地,創造有利條件打好以后的戰役,越共中央在決定發起邊界戰役,越方除了要求中國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和軍事顧問團盡快入越外,還要求中國派一位高級軍事指揮員,協助整個戰役的組織指揮。
最后,此人選定為毛澤東愛將陳賡,陳賡不辱使命,在他的策劃和指揮下,胡志明的軍隊漸漸坐大,并最后將法國人趕出了越南。
可很快,美國人又來了,于是中國人再次出手,到1978年止,按當時的國際市場價格計算,中國對越南的援助總值達200億美元左右,其中包括:足夠裝備200萬陸海空軍隊的輕重武器彈藥和軍用品;450個成套設備項目(已完成339項);3.46億米棉布;3.5萬輛汽車;幾百公里鐵路的修建工程以及全部鐵軌、機車和車廂;500多萬噸糧食;200多萬噸汽油;3000多公里的油管和6.35億美元的現匯。
抗美援越時期,中國累計向越南派出專家、顧問兩萬余人、工程和防空部隊30多萬人,最高年份達17萬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在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戰場上傷亡達5000多人,其中1000多人的遺骨安葬在越南的國土上。
然而,中國這個本身也一清二白的“小二哥”扶持援助越南這個小兄弟的結果是什么呢?是雙方在1979年的大打出手,死傷慘重。
往事如煙,中國軍隊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那場戰爭成為中越兩國人民之間一道難以彌復的傷疤,事實上,在這些年來,越南媒體一直重復著對中國的仇恨,比如《胡志明青年報》就曾刊文說,“歷史與現實非常明確的證明,越中友好的提法是缺乏事實根據的自欺之談,綜觀越中兩千年的交往,越南與中國之間,越南人民與中國人民之間從來沒有過平等友好的關系;宋朝以前,越南一直被迫稱臣于中國,被漢人稱為南蠻之地,遭受長期的迫害和仇視,中國強盛時,中國人不斷派兵侵略越南,強迫越南人割地進貢,中國衰弱時,又假意求和安撫越南,至今越南的大片領土仍然被中國侵占不還,他們不僅無任何歸還之意,還打起侵占自古以來就一直屬于我國領土南沙群島的主意,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關于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現在中國官方極力淡化,也沒有舉行任何的官方紀念活動。
昔日舉國之力給予援助,如今沒有落好卻只遺留仇恨,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有網文介紹,越南人對中國人不友好主要有如下方面:
首先,中國人對越南國情不了解,是越南人憎恨中國人的原因之一,中越雖是近鄰,文化傳統和習俗相近,但絕大多數中國人并不了解越南,越南國家弱小,政府財力不足,甚至政府的運作每年還需要國際上的援助,但是,政府的貧困不代表民眾的貧窮。
其次,中國人優越高傲的心態,造成了越南人對中國的不友好,中國人自認為中國實力強于越南,大批的中國人去到越南后,對越南人缺乏應有的親和態度和謙卑的為人。
其三,中國投資者到越南,誠信問題頗受質疑,中國人一窩蜂的去,又一窩蜂的退,非法的撤資逃走,留下一大堆諸如欠薪、欠稅、欠合作伙伴資金等疑難雜癥,讓越南政府尤為頭疼,中國投資商的過度投機心理,造成越南人對中國人的商業誠信度不高。
其四,中國商人對越南消費市場的判斷失誤,不僅讓中國產品在越南滯銷,也嚴重損害中國人的形象和聲譽,2014年5月,越南發生的針對國外投資者和企業的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中國商人損失尤其慘重。
關鍵的是,越南民主改革的成功,也成為越南人看不起中國人的原因,越南潘文凱去年宣稱:越南將建設一個美國式國家,司法獨立,中央及各級黨委不干涉司法審判工作,認同司法獨立是普世原則,禁止政府官員兼職國會代表;最高法院可審理黨政高級領導腐敗案件;國會代表和政府官員必須申報個人財產。
其實,越南的民主改革始于1986年,經過20多年的努力,越南的民主改革已經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強化中央委員會對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的監督,對重大政策主張、重要干部任免、大型工程項目等都要在中央委員會集體民主討論基礎上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
二是越共在中央全會上實行質詢制度,開創了黨內民主的新形式,每位中央委員都可以對包括在內的其他委員提出質詢,也可以對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中央檢查委員會集體提出質詢,直到得到滿意答覆為止。
三是提前公布黨代會政治報告草案,廣泛吸收黨內外智慧。
四是實行中央委員和重要領導職務的差額選舉和信息公開化。
五是越南允許共產黨內有“內部派系競爭”,黨內可以發出不同聲音,也可容納不同人物進而實現利益的平衡。
在實現政治民主方面,越南也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一是越共“十大”前將《政治體制改革報告》交全民討論,政治體制改革步伐明顯加快;
二是國會代表實行差額選舉;
三是國會代表允許非黨參選;
四是國會代表允許自報候選人參選;
五是國會代表允許競選,候選人可以通過與選民會談、接觸或向選民報告自己如被選為國會代表后將怎樣履行職責等方式進行競選。
六是國會代表選舉實行社會監督;規定候選人、社會團體代表或被委任者有權見證、監督檢票和對檢票提出申訴,報刊記者,電影、電視、廣播電臺記者,攝影記者得見證監督檢票。
七是國會代表職業化,要求參選人要有履行國會代表職務、參加決定國家重大事項的能力和水平,有優良的道德品質,模范地執行憲法和法律,并得到人民的信賴。
八是國會甚至有權對由其選舉或任命的領導人(包括、國會主席、政府)進行 “信任投票”,國會代表可在國會會議上向包括在內的政府官員提出質詢,質詢場面向全國現場直播。
此外,越南還基本實現了依法治國:
一、司法基本獨立;
二、為避免“黨大于法”,越共規定,國會專職代表比例不得低于25%,排除兼職代表“既踢球,又吹哨”的弊端;
三、越共積極推動司法改革,最高法院可審理黨的高級領導干部的腐敗案件,越共中央完全不干預審判工作;
四、越南的國會代表、政府高官必須申報財產。
在國內出現較為成熟的政治反對黨,在越南銷聲匿跡很久的越南民主黨,2006年6月1日公開發表宣言,宣布該黨將復建并重現政壇,繼續高舉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旗幟,宣稱越南將要建設一個美國式的國家。
對此,原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周瑞金評價道,“越共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邁出了切切實實的步伐,特別在加強黨內民主和監督體制建設上,做得既積極又穩妥,既大膽又細致,值得改革先行者中國學習”,是的,在改革開放方面,中國要顯示出“老大哥”的風范,莫要被越南趕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