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的墓在哪里
在中國清代起,河南省新鄭有八大景觀,其中之一就是“歐墳煙雨”,指的就是宋代大文豪歐陽修的墳墓。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歐陽修的墓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歐陽修的墓在哪
歐陽修之墓位于河南省新鄭市西面的辛店鎮歐陽寺村內,該處是歐陽修的陵園和他家族的墓葬群,是歷代文人雅士吊唁大文豪的地方。
歐陽修去世于公元1072年,三年后,被皇帝賜葬于此。之后,歐陽修的祖母李氏和夫人薛氏,以及他的四個兒子和兩個孫子,都先后被葬了過來。所以,這里也逐漸成為了歐陽家族的墓葬群。到了清代,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為中國文學作出杰出貢獻的大文豪,又給他修建了祠堂。如今,在2000年9月25日,這里通過國務院審批,成為了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歐陽修墓地前,有祠堂的中殿和大殿,那里矗立著一尊歐陽修官服坐姿像,大殿上題額“一代文宗”,是對他一生貢獻最好的闡釋和概括。在大殿的周圍的壁畫和東西配殿內,陳列著許多歐陽修生前的事跡,以及歷代名人撰寫的神道碑,其中更不乏像蘇軾、蘇轍這樣的名士。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歐陽修親筆草書《醉翁亭記》就珍藏在東配殿之內。
歐陽修之墓高五米,周長達到15米,在他墳墓的右側,是他夫人薛氏的墳墓,另外還有他祖母和祖孫的墳墓。墓地周圍有歷代名人題寫的碑文和神道碑,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和書法史的一大奇觀。墓地前后,曾經種植著許多參天古柏,每當下雨天,這里霧氣繚繞,猶如江南煙雨,蔚為神奇。只可惜,這些古柏在1958年之后,中國的“大躍進”和“__”運動中遭到了破壞,古柏幾乎全部被砍伐殆盡。如今再到歐陽修的陵園,我們只能看到他的祠堂和享殿了。
歐陽修陵園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歐陽修的陵園,坐落于河南省新鄭境內,距離市區西面約13公里處的辛店鎮歐陽寺村內。
因為歐陽修去世后,謚號“文忠”,所以陵園又被稱為歐陽修陵園。忠公陵園的建筑結構是仿宋代風格修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超過一萬多平米。是歐陽修家族的墓葬群。陵園的主體結構分為山門、中殿、大殿、東西配殿,以及歐陽家族陵墓群。陵園的外圍,建有圍墻,將整個陵園包圍起來。陵園內的氣氛莊嚴,是無數文學愛好者憑吊大文豪歐陽修的去處。
歐陽修陵園的大門處,雕刻著兩只呈蹲立姿態的石獅,神態威嚴。大門的門楣上,是歐陽修的后人,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門匾,上書“歐陽文忠公祠”。
進入陵園的大門,首先到達的是中殿,那里立有明代的“宋太師歐陽文忠公之墓”的神道碑,另外還有歐陽修門下的弟子,同樣是大文豪的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等人撰寫的祭文石刻碑。
過了中殿,則是陵園的核心組成部分,陵園大殿。殿內塑有歐陽修官服坐姿像,四周墻壁上,畫有歐陽修生前事跡的壁畫。大殿之前,設有祭臺,祭臺兩側,有兩尊宋代文官形象的雕像。
大殿的兩側,則是配殿。東西配殿內陳列著歐陽修生前豐富的事。尤其是在東面的配殿里,陳列著著名的《醉翁亭記》的草書,以及之后歷代名人的22塊題跋。
最后是墓葬群。這里有歐陽修和他的夫人薛氏,以及子孫等人的墳墓。
陵園的四角,分別建有“醉翁亭”、“豐樂亭”、“牡丹亭”、“植梅亭”。也是歷代名人吊唁大文豪必到的地方。
歐陽修是什么家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首先,他作為政治家,在政治上頗有名望。他早年步入仕途,目睹了北宋王朝的積貧積弱,他和好友范仲淹一起,向皇帝上書要求推行改革。他認為,當時社會最嚴重的問題是因為腐敗。北宋王朝揚文抑武,造成長期冗官冗員的現象。他和范仲淹一起針對這些問題發起改革,結果改革失敗,兩人雙雙被貶。不久,歐陽修又被召回,和范仲淹,韓琦等人重新推行改革,史稱“慶歷新政”。但依舊被保守派擊敗,歐陽修再次被貶。之后,在皇佑元年,歐陽修被當時的皇帝重新任用,參與編寫史書。
歐陽修還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事實上,他在文學上的造詣遠遠超過他在政治上的。他和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并和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國二十五史之一的《新唐書》就是他主持修訂的。歐陽修在文風上,繼承和發揚了韓愈的古文運動,主張文章平易明了,言之有物。當時和他針鋒相對的學派是“太學體”,這種體裁的文章,都擅長玩弄古語,咬文嚼字,歐陽修最反對的就是這種文體。他認為,寫文章應該嚴謹平易,通俗點說,就是要讓人看得懂你在寫什么。所以即使是他的散文,歐陽修也幾乎都實實在在地寫了一些事情。
據說,唐宋八大家有五位都是出自他的門下,可見其在文學界地位的杰出。而正是因為他,為當時的大宋王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中國的文學史,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看了“歐陽修的墓在哪”還想看:
1.歐陽修的墓在哪
2.舜的陵墓在哪里
3.歐陽修的詞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