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是哪個朝代的人
司馬光這一名字,對于我們來說都不陌生。可能在小時候我們就已經聽過司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了,還知道司馬光編撰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那么,司馬光到底是哪一個朝代的人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司馬光是哪個朝代的人,歡迎大家閱讀。
司馬光是哪個朝代的人
根據史料的記載,司馬光生于公元1019年,是北宋時期的人。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家中世代在朝中擔任要職。司馬光在幼時便有神童之稱,他以七歲之齡全篇背誦了《左氏春秋》一書,并且能夠明白其中的深刻含義。公元1038年即仁宗寶元元年,年僅二十歲的司馬光高中進士,從此踏入了仕途。
司馬光在朝為官期間,一直盡心盡力輔佐皇帝,視國家興亡為己任。公元1067年,神宗趙頊繼位。年輕氣盛的神宗想要振興北宋王朝,他十分看好王安石的新政,便任命王安石為宰相。同時,神宗也認為司馬光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也十分重用他。但王安石與司馬光兩人的政見不同,經常在上朝的時候大聲爭吵。司馬光后來更是一怒之下辭官回鄉,一走便是十五年。在這十五年里,司馬光每日用心編撰《資治通鑒》。
等到公元1085年即宋神宗元豐八年,宋神宗因病去世,年僅十歲的宋哲宗趙煦繼位,朝政被皇太后把持。皇太后本來就是反對王安石新政的,于是她啟用已經六十七歲高齡的司馬光為副宰相。司馬光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新法,還原舊法。司馬光每天嘔心瀝血的工作,為北宋王朝耗盡了心血,于公元1086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歲。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
司馬光生于公元1019年,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和政治家。司馬光為人剛正不阿,清正廉潔是北宋時期少有的清官。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就是由司馬光主持編撰的,此書對后世而言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除此之外,司馬光在民間流傳最廣的莫過于他砸缸救人的故事了。
司馬光是陜州夏縣人,其父是被譽為一代名臣的司馬池。出生在書香門第的司馬光,從小就展露出了他不凡的智慧。幼年時的司馬光,有一日與其他眾多小朋友在自家的后院玩耍。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正是好動貪玩的時候,有一個小朋友爬到了院子中的一口大缸上面。大缸之中盛滿了水,看著就非常的危險。
忽然間,小朋友一個不小心,撲通一聲掉進了水缸里。水缸的水很深,個子小小的小孩掉在里面肯定是會被淹死的。周圍的小伙伴們都被這突然間發生的事情給嚇傻了,有的開始哭泣,有的邊哭邊跑向大人們求救。這些小朋友中,只有司馬光很鎮定,他知道水缸太深了,自己肯定是不能將小朋友拉出來的。司馬光環顧四周,發現不遠處有一塊大石頭,于是司馬光抬起大石頭,猛地向水缸砸去。水缸在大石頭的撞擊下,很快就出現了一個大洞,水缸里的水嘩嘩的流了出來。等到大人們聽到聲音趕過來時,掉進水缸里是小朋友已經被司馬光救了出來。司馬光砸缸救人的行為,獲得了大人們的一致夸贊。
遇事沉著鎮定,司馬光用他的智慧挽救了小伙伴的生命,值得所有人學習。
司馬光好學
南宋著名文學家朱熹曾寫過一本名為《三朝名臣言行錄》的書籍,里面記錄了兩宋時期王侯將相的相關故事。在該書中,有一篇名為《司馬光好學》的文章,講述的是關于北宋時期司馬光的故事。
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一生的成就非常的高。他生于公元1019年,是陜州夏縣人,共輔佐過四任皇帝,是四朝元老。而《司馬光好學》講的則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朱熹有寥寥幾句就勾勒出司馬光在幼時勤奮好學的形象。
司馬光在幼時跟自己的兄弟們一起在書院中學習,年幼的司馬光十分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如其他人。司馬光的兄弟已經完成了背誦,跑出去玩耍了,整個教室里只剩下司馬光一人。司馬光獨自一人做在窗邊苦讀,就像古人孔子和董仲舒那樣的刻苦認真,直到自己能夠流利的背誦出來為止。
由于司馬光在幼時便如此認真刻苦,所以到了晚年,司馬光還是記得自己曾經背誦過的文章,印象十分的深刻。司馬光曾經說過:“讀完一本書,就應該將它背誦下來,然后在各種時候都要想想自己背誦過的文章,想想這篇文章的內涵是什么,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這樣一來,就會發現自己又有關于這篇文章的新收獲。
正是司馬光這種好學的態度,才讓他堅持了十五年去編寫一本《資治通鑒》。司馬光好學的態度值得我們后人學習。
看了“司馬光是哪個朝代的人”還想看:
1.司馬光簡介資料
2.司馬光的簡介
3.司馬光的故事有哪些
4.司馬光的故事
5.司馬光的人物評價